【時事想想】倫敦奧運為何成功?

友善列印版本

三週前,沒有人相信倫敦奧運會是近二、三十年來,最成功、最快樂的奧運會。左派埋怨奧運精神已被商業資本主義玷污,右派則認為交通系統會超出負荷,觀光客會減少、零售業會不振,經濟前景更雪上加霜。

左派還說,這只不過是另一個粗鄙的民族主義秀場;右派則懷疑,公共經費又被浪費在一個沒有效益的龐大計畫之中。

然而三個星期後,即使最不愛運動、最挑剔的評論人,也都不得不同意,倫敦奧運是一次成功的盛事。體育場地不但準時完成,而且還有助創造世界紀錄;大不列顛運動團隊裡菁英輩出。

除了比賽中創造佳績外,謙虛有禮的年輕人更令人印象深刻;七萬名奧會義工,來自全英國各地,在會場門口、在地鐵車站幫助陌生人,友善熱情又具幽默感。這樣的氣氛感染下,倫敦也不倫敦了:公車上陌生人彼此交談,而當地鐵司機宣布獎牌佳績時,全車乘客都鼓掌。

讚美倫奧的人來自四面八方:國際奧會主席賈克‧羅格(Jacques Rogge)說:「英國為賽事注入了新生命。」美國大使路易‧蘇斯曼(Louis Susman)說:「倫敦提升了奧運會的標準。」巴西人則希望四年後的裡約,也能跟倫敦一樣有聲有色。

倫敦成功的密訣是什麼?不屈不撓的決心、縝密的策劃以及巧妙的設計,應該是主要原因。

故事若要從頭說起,必須回溯到十年前:2002年執政的工黨文化部長泰莎‧喬爾(Tessa Jowell)收到部屬報告,建議不要申辦奧運,因為經費龐大,籌組複雜,更何況國際奧會(IOC)似乎已經屬意巴黎。

喬爾女士否決了這份報告,決定申奧。然而她不想浪費英國的時間與公帑,親自飛到瑞士去詢問羅格,IOC是否已經內定了巴黎為2012奧會的主辦城市。羅格告訴她,確實有委員中意巴黎,然而尚未決定誰出線。

喬爾女士認為英國還有機會,於是開始找申奧委員先行規劃倫敦奧會的架構。一開始就決定:皇家騎兵衛隊閱兵場上要舉行沙灘排球賽、馬術比賽在格林威治舉行、倫敦市中心要多處設立大型的螢幕,讓群眾可以看到賽事的即時轉播。

接下來,則是2005年7月新加坡的競標會,IOC將表決哪一國家申奧成功。倫敦的主題是激勵年輕的一代,倫敦申奧會主席,寇男爵(Lord Coe)告訴IOC:「要打造成功的運動員,我們必須鼓舞全世界兒童,當他們得到感動與啟發,他們才會選擇走上體育這條路。」

這主題獲得極大回響,因為委員們當時已經知道,北京奧運宣揚的是「成者為王,敗者為寇」,張牙舞爪的國族主義,所以極想避免2012年再看到一樣的東西。

接下來的挑戰,就是興建體育館與場地。奧運場地興建局(Olympic Delivery Authority, ODA)當時的執行長,大衛‧希金斯爵士(Sir David Higgins),回憶道,所有的諮詢專家都告訴他,場地不可能及時完成,因為建地的污染太過嚴重。然而希金斯卻不茍同。

「我們認為:只要一開始兩年裡,我們先做好完整的規劃與設計,興建時不再變動,那麼我們就可能成功。」這是記取2004年雅典奧運的教訓,因為希臘主辦單位在場地興建的過程之中,多次變更了設計,甚至地點也遭到更動,導致工程進度嚴重落後。

這些新的比賽場地都經過縝密的設計,對於細節極為注意,這也是此次奧會成功的重大關鍵之一。而所有場地設計都是以幫助運動員創下紀錄為目標。比方說,游泳池被設計成無邊界泳池(infinity pool),所以游泳池的水會溢出其週邊,而波浪不會反射回池內,因此,水面可以維持平坦而穩定。

另外,自由車館(velodrome)內的幾何形狀、空調以及氣壓,都是為了幫助選手達到世界上最快的自由車環圈紀錄。而這些小地方果然一一發揮了作用,許多新的世界紀錄被創造出來,而單單自由車館裡,選手們就創下十項全新的世界紀錄。

運動選手在這些場地上精采的表現,也幫助創造收視率。數場重大賽事,打破了英國國內的收視紀錄,連外國電視台,如美國的NBC,本來認為轉播倫奧會賠錢,沒想到收視佳績反而讓他們有盈餘。

倫敦奧會的委員們也想出幾個極為成功的點子,比方說,拿火炬的跑者,不再像以往一樣,由贊助廠商選擇,而是由每個社區推選出自己的成員,如此凝聚了全國的向心力。還有人建議,在體育館裡為觀眾舉行美式的娛樂活動,結果大受歡迎:在自由車館,觀眾們配合著藍色多瑙河的音樂,做出緩慢的墨西哥波浪;籃球場上有烏克蘭女子加油隊的表演;射箭比賽的場地上,軍樂隊在賽事間隔中,演奏007的電影音樂。這些,都讓賽事充滿了嘉年華會的喜悅氣氛。

為了舒緩倫敦市的交通問題,倫敦奧會一開始就決定,來看比賽的觀眾必須利用大眾運輸系統,所以門票也包含了免費捷運套票,而這些費用,一開始就涵括在預算之中。

市長波裡斯‧江森(Boris Johnson)對解決交通問題,也很有貢獻。他親自錄製警語說,奧運期間交通會非常擁擠,嚇得許多人事先安排度假,不敢進城。他又鼓勵各大公司讓員工在家工作,根據倫敦商業局的統計,倫敦五百萬上班族中,有一百五十萬人採用「彈性上班」方式。

無法提供會場足夠保全人員的G4S保全公司,本來是美國總統候選人羅姆尼說嘴的話題,反而對賽事造成一大利多:因為被請來幫忙的英國士兵們,顯然比任何保全公司人員都更加專業,沒有任何大驚小怪、如臨大敵的樣子。

這些士兵態度輕鬆友善,民眾大大歡迎,士兵們也很高興能夠來奧運會幫忙。會後,G4S為了感謝軍隊幫忙,決定捐出兩百五十萬英鎊給英軍福利基金(Armed Forces welfare funds)。

其實,來看比賽的觀眾,可能是倫奧最成功的一環。國際奧會所有的委員,對於比賽場地的「美妙」氣氛都留下深刻印象。其中一位說:「在北京,中國運動員比完離場後,觀眾就走人了。可是在倫敦,觀眾們都留到比賽結束以後。」

觀眾的熱情不只出現在必須買門票才能進入的體育館內,更出現在免費的倫敦街頭賽事中:最後一天的男子馬拉松賽裡,雖然沒有一個英國選手,然而成千上萬的民眾從英國各地湧至,為肯亞、烏干達、厄立垂亞的選手加油,一位來自艾塞克斯郡(Essex)的民眾說:「這是我們為運動選手們做點事的最後機會,他們這麼努力,我們最起碼應該為他們鼓鼓掌。」

曾經採訪過六屆奧運的《澳洲人報》(The Australian)駐歐記者彼得‧威爾森(Peter Wilson)在泰晤士報上撰文,也認為此次英國民眾著實居功厥偉。他說,雖然2000年雪梨奧運中,澳洲人因為本來就容易跟陌生人交談,自然營造出友善歡迎的氣氛,可是英國這次也不遑多讓,即使是最冷門的賽事,英國觀眾都真心為選手加油,為他們的勝利而雀躍。義工與工作人員一開始時雖然有些拘束生分,可是很快就跟其他人打成一片,最後連英國警察也擺出尤森‧柏特(Usain Bolt)的射箭姿勢跟遊客拍照。

作為一個堂堂體育大國的澳洲人,威爾森頗為痛苦地承認,倫敦奧運確實是他所看過最成功的一次,他認為原因在於英國自由開放傳統,願意授權最好的人才,放手讓他們去做,才會有這樣的成就。

而這些人才包括負責開幕式的藝術總監,丹尼‧波伊爾(Danny Boyle),也包括曾經籌辦雪黎奧運的數位澳洲人,他們不只幫忙體育館的設計,還擔任倫敦奧會的成員,甚至負責九個比賽場館的經營組織。因為倫敦願意向最好學習,結果是倫敦成為最優秀傑出的主辦單位。

作為一個資深的體育記者,威爾森最後宣布他的奧運主辦城市得獎名單:

銅牌:巴賽隆納,

銀牌:雪梨,

金牌:倫敦!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