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編輯推薦
連絡我們
關於想想
版權聲明
Thinking-Taiwan
小英教育基金會
合作媒體
Toggle navigation
FB
contact
rss
簡體
小英教育基金會
合作媒體
關於想想
版權聲明
編輯推薦
熱門文章
政策想想
教育文化
環境經濟
財政金融
全球脈動
國防外交
司法人權
媒體觀察
休閒育樂
政黨政治
主權兩岸
中國問題
社會安全
時事想想
想想副刊
文化研究
書評書介
歷史書寫
運動休閒
電影戲劇
音樂藝術
漫談時事
專欄作家
公民平台
简
熱門
首頁
文章分類
熱門文章
歷史書寫
,
電影戲劇
李政亮
11 月 07,2022
【影像內外】台灣電影中的選舉
台灣從漫長的威權體制過渡到民主體制的過程中,選舉未曾缺席,只是從有限制的地方層級選舉,轉型為中央到地方的全面選舉。電影作為社會再現的媒介,不同年代的電影也留下選舉的印記。 近日,縣市長與議員選舉腳步逼近,激烈的選戰當中,更讓人回味光影所留下的選舉印記。 面目全非的《阿三哥出馬》 最早觸及選舉的作品,應該是林摶秋的台語電影《阿三哥出馬》。 林摶秋在戰前就從事戲劇活動,...
教育文化
,
社會安全
楊晴盛
11 月 10,2022
【勵馨想想】我也有話要說──在教育宣導中看見的男性情感與表達
勵馨基金會宜蘭分事務所除了受暴婦女及兒少的直接服務經驗外,也積極進入校園或社區演講、舉辦體驗活動等間接服務來進行教育宣導。在與大專院校的心理師接洽過程中,也曾提及多起校園性平事件,像是男學生的偷拍、跟蹤騷擾等不當行為。而入校宣導時,曾有男學生認為現在女權當道,男生權益卻常常被忽略。 我們除了看見校園對於性別暴力防治工作不足、缺乏談論情感/親密關係以及性別教育之外,...
電影戲劇
,
音樂藝術
李政亮
1 月 03,2023
【影像內外】看鳳飛飛的首部主演電影《春寒》
2012年1月3日,一代巨星鳳飛飛去世。她的形象與歌聲是台灣流行文化史當中的重要一章,也因此,儘管巨星隕落,關於鳳飛飛的各種記憶,仍不斷被建構與記憶當中。諸如2022年桃園大溪鳳飛飛故事館的成立,也例如關於鳳飛飛的記憶與研究的出版品持續出現。 2023年是鳳飛飛逝世十一周年,值此紀念時刻,正好是重新從大眾文化的視角檢視這位巨星的時刻。鳳飛飛以歌唱起家,而後主持綜藝節目。在她當紅之際...
教育文化
,
社會安全
林郁宸
1 月 08,2023
【勵馨想想】那些我想告訴你的事:溫柔而堅定的青少年父母
「現在為您插播一則新聞,一名17歲未成年少女懷孕,因腹痛前往廁所,於住家馬桶分娩下一子,經鄰居發現緊急送醫。」 「16歲少女與17歲少年,兩人交往三個月,多次發生性行為,經校方發現少女已懷孕,雙方家長憤怒不已。」 這些新聞資訊層出不窮,根據內政部統計,15-19歲未成年生育率自2009年的4/1000,於今(2022)年降低至3/1000。看似比例下降,但若再對照人口比例,...
運動休閒
阿宏叔叔
4 月 08,2023
【野球人生】棒球強權的起點:從強大的投手開始(三)
2023年世界棒球經典賽上個月剛剛結束,台灣由於失分率高(每個出局數平均0.295分),在A組五隊都是二勝二負的狀況下,不幸以排名墊底作收,2026年經典賽必須從資格賽打起。 另外沒有兩個晉級的球隊,荷蘭的失分率是0.186(共失19分),巴拿馬是0.200(共失21分),其他四隊之分率都在2.00以內,但台灣失分率接近3,失分31分比巴拿馬足足多了10分,雖然得分最高(26分),...
文化研究
邱振瑞
五月 31,2023
【日晷之南】理解激盪而喧囂的多重奏——大正時代
前言:每個新時代的興起都有它自身的故事,歷史研究者探析它的歷史邏輯,後世的普羅大眾回顧似曾相識的命運,以此作為與歷史和解的契機,就此而言,深度理解歷史有諸多好處,不僅能知興替,又可避免重蹈覆轍的尷尬。 各種社會動亂拉開時代序幕 大正元年伊始,整個時代的政治經濟社會格局出現了巨大變化。大正2年1913年1月21日,新年假期結束後,帝國議會準備再次召開,但因第3次桂太郎(1848...
社會安全
周志漁
6 月 05,2023
【勵馨想想】家事事件的難題:婚姻中的對與錯、諒與解
「我以前一直認為自己脾氣很好,後來才知道是因為我還沒結婚。」這是我自己在結婚兩週年時寫下的感想。維持婚姻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而且在法院看過太多的離婚案件,所以現在參加婚禮時,要寫下「百年好合」似乎變成一件困難的事...... 婚姻中總是有許多磨合,大概沒有一對伴侶是不吵架的,但如果問題持續擴大到無法修復的地步,甚至是發生一方背叛另一方的情形,那麼雙方若不是自行協議離婚,...
文化研究
,
歷史書寫
小野
8 月 04,2012
畫孔雀的阿娥
這個夏天讓整個台灣像是火燒島一樣。還沒變成蝴蝶的毛毛蟲都要被炙熱的陽光烤焦了,發出了一股濃濃的焦味。這正是我童年夏天的味道。 我滿臉汗水的從童年焦躁不安的氣息中轉醒,難得有個空閒的早上,該去將一頭亂髮剪掉,夏天都過一半了。我打了一通電話給和我同樣年齡的阿娥,問她是否有時間剪頭髮。她的口氣有點為難,後來聽出來是我找她後,就開朗的笑了起來說,可以,但是要快一點。我連忙騎著單車在灼灼烈日下飛奔,...
財政金融
,
政黨政治
林全
8 月 04,2012
政府是主角 配角或丑角
有人相信,小政府有利於經濟發展;也有人相信,大政府有利於經濟發展;但恐怕沒有人相信,無政府有利於經濟發展。故經濟學者對政府角色大小,雖然頗多爭議,但很少人會全盤否定它的經濟角色。關鍵應該在政府的效能如何?或者政府的競爭力如何? 理論上,政府的效能愈高,愈有機會在經濟發展中扮演主角,這時候主張大政府就是對的;否則,政府就只適合當配角;再等而下之,就可能成為丑角。 但實務上,...
媒體觀察
管中祥
8 月 07,2012
【時事想想】敗壞未止 奮起對抗
1989年5月19日,我還是個傳播科系的學生,那天,鄭南榕出殯,也是我第一次「參加」群眾運動。但,我不是要當群眾,只因為以為自己未來會當個記者,應該要接觸一下什麼是「群眾運動」。 送葬的隊伍從士林廢河道走到總統府,上千張肅穆的臉孔身著黑衫從面前經過,詹益樺焦黑的身體就在眼前,我既震驚,又疑惑,為什麼有人願意因為爭取言論自由燒掉自己?言論自由到底是什麼? 21年後,我受邀參加「跨世代談...
‹
…
207
208
209
210
211
212
213
214
215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