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編輯推薦
連絡我們
關於想想
版權聲明
Thinking-Taiwan
小英教育基金會
合作媒體
Toggle navigation
FB
contact
rss
簡體
小英教育基金會
合作媒體
關於想想
版權聲明
編輯推薦
熱門文章
政策想想
教育文化
環境經濟
財政金融
全球脈動
國防外交
司法人權
媒體觀察
休閒育樂
政黨政治
主權兩岸
中國問題
社會安全
時事想想
想想副刊
文化研究
書評書介
歷史書寫
運動休閒
電影戲劇
音樂藝術
漫談時事
專欄作家
公民平台
简
熱門
首頁
文章分類
熱門文章
歷史書寫
Will Lu
11 月 03,2019
【戰地眺望】小心炸彈!那些二戰未爆彈的故事
2019-07-17據中央社報導,淡水發現一枚未爆彈,新聞描述如下: 新北市淡水區中正路一戶住家後院發現疑似未爆彈,冒出陣陣白煙及火花,警消不敢大意急劃出警戒區,軍方晚間到場確認二戰期間黃磷彈,初估無爆炸危險,已載回軍營處理。[1] 無獨有偶,該月底又發現了炸彈,這次鏡頭轉移到了宜蘭: 宜蘭縣三星鄉蘭陽溪床大洲段香瓜田,今天傍晚5點多發現2顆未爆彈,...
媒體觀察
李昀蔚
11 月 11,2019
為什麼看起來特別好吃?《街頭美食鬥士》給予臺灣的反思
10月27日,韓國tvN電視台《街頭美食鬥士》節目播出臺北特輯,主持人白種元穿梭在大街小巷,總共品嘗十五樣臺北小吃。節目結束後,不僅讓「臺北」在韓國網站的熱門搜尋榜上奪冠,也在臺灣颳起一陣旋風,吸引眾人呼朋引伴,走進巷弄探尋這些味道的來源。節目播出至今,許多觀眾紛紛在網路寫下「製作單位如何找到這些在地的店?」、「住在臺北這麼久我都不知道有這些美食」、「白種元的吃相讓食物看起來更好吃!」等評論,...
電影戲劇
丹青
11 月 24,2019
被沉默遮蔽的太陽:《陽光普照》中的家庭關係
《陽光普照》片名確如導演本人所言,十分精準,「陽光普照」這樣溫暖明亮的意象既勾勒我們對於家的永恆一致的期待:「家」是我們受傷時可以尋求庇護找回力量的所在,同時反諷現實往往事與願違,家可能暗藏秘密、傷痛、憎惡與無法理解,片名因此更近弔詭;值得一提的是英文片名《A Sun》,除了弔詭、反諷又多了另一層意義,A Sun與A son諧音,劇中父親為屢屢闖禍的次子心死,宣稱他只有一個兒子,...
音樂藝術
Join
11 月 25,2019
【聽那些女孩唱歌】狂亂、喧囂、夢幻而美麗的瞪鞋浪潮——Lush
走過將近40個年頭的英國著名獨立廠牌4AD,在百花齊放的1980年代,以令人難忘的天籟飄渺美聲與前衛的搖滾樂風奠定不朽經典的基礎,其品味之高卓,更讓能在這個廠牌裡打下一片天地的樂團,幾乎都成為後世典範。所謂「4AD之聲」中極高比例的女性樂人/主唱,也為女性在搖滾樂界的表現增添了更多、更寬廣的可能性,讓傳統觀點中的陰性特質與搖滾精神毫不牴觸,進一步帶動了搖滾樂更多采多姿的新時代樣貌...
陳佩儀
11 月 28,2019
【男人想想】一位女跨男的自敘:我的「pass」之路
2019年10月25日,同志遊行的前夕,一場夜間的遊行點亮了台北街道──一群跨性別朋友、支持跨性別的朋友們走上街頭。跨性別者渴望被「看見」,不再隱身於LGBT的歸類中,而是將自己顯現出來,讓粉藍旗飄揚的夜晚,越夜越美麗。 台灣第一屆跨性別遊行:你認識他們了嗎? 台灣同志諮詢熱線協會於今年舉辦第一屆跨性別遊行,期待社會能夠理解跨性別者不平凡的生命;同性戀者、...
歷史書寫
馬非白
12 月 01,2019
【被遺忘的歷史】檢肅匪諜與反共自覺運動(一):紅色恐怖
匪諜要不要、應不應該檢肅?當然要、而且應該!世界各國都有諜報機構,對內作為國家體內抵抗病菌的白血球,對外作為國家的千里眼、順風耳。各國對於諜報的運用不盡相同,運用得當是保障國家安全,運用不當或過當就會成為統治者整肅異己的工具,後者幾乎是發生在毫無民主自由的極權政權。 中國國民黨政權蔣家王朝時期以「檢肅匪諜」、「肅清內奸」,對外克制中共的滲透,對內整肅異議分子,...
歷史書寫
馬非白
1 月 12,2020
【被遺忘的歷史】台獨聯盟陳深景案的遺憾
2020年台灣大選前半個月,一生從事台灣獨立建國運動的陳深景,在安寧病房時不斷告訴探訪的友人,他不但要努力撐到投完票,而且還要看到台灣成為新而獨立的國家後才要瞑目,結果卻敵不過病魔的摧殘而抱憾過世,無法親眼看到台派在大選中的勝利。 陳深景是在1974年期間,中國國民黨政權展開大肆撲殺台獨運動人士之際,因為積極推動台灣國內台獨運動而受難,受盡各種沒有人道的酷刑,初判無期徒刑,...
書評書介
,
歷史書寫
游永福
1 月 16,2020
尋找湯姆生:1871臺灣文化遺產大發現
1856年第二次鴉片戰爭之後,中英簽訂《天津條約》,隨著1860年臺灣開埠,眾多西方人相繼來到亞洲,有官員、牧師、軍人、商人、探險家……。在這股熱潮中,英國攝影家湯姆生開始了亞洲漫遊。 1862年到1866年,他以新加坡為基地,遊歷了馬來亞、蘇門答臘、麻六甲海峽、斯里蘭卡、印度、泰國、老撾、柬埔寨和越南。1870年到1871年4月,他又進行第二次亞洲旅行,...
歷史書寫
邱振瑞
2 月 02,2020
【日晷之南】柳田國男的政治戰爭觀
一個普遍的共識是,要創立一種學說體系,深入前人未竟之地,開拓嶄新的領域,絕非輕易之事。這需要遠大的抱負毅力和不斷努力,才可能接近這光輝的頂點。日本民俗學家柳田國男(1875-1962)在這方面的成就,堪稱為最佳的例證。早在他赴歐洲之前,他就具體了歐洲民俗學和人類文化學的知識,尤其是閱讀泰勒(Edward Burnett Tylor)弗雷澤(James George Frazer)、...
運動休閒
陳怡秀
2 月 13,2020
【日本想想】月見草、ID棒球:關於傳奇野球人「野村克也」的5件事
2020年2月11日,日本職棒界的傳奇教練野村克也被發現在家中昏倒,送醫後不治,享壽84歲。 選手生涯裡,野村克也曾在太平洋聯盟獲得9次、連續8年的全壘打王頭銜,以及獲得7次、連續6年的打點王紀錄,1965年作為打擊王,也在同年成就了打擊三冠王的佳績,還獲得過5次洋聯年度MVP。作為總教練,他先後帶過南海鷹(福岡軟銀鷹隊的前身)、養樂多燕子、阪神虎與東北樂天金鷲隊,...
‹
…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