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編輯推薦
連絡我們
關於想想
版權聲明
Thinking-Taiwan
小英教育基金會
合作媒體
Toggle navigation
FB
contact
rss
簡體
小英教育基金會
合作媒體
關於想想
版權聲明
編輯推薦
熱門文章
政策想想
教育文化
環境經濟
財政金融
全球脈動
國防外交
司法人權
媒體觀察
休閒育樂
政黨政治
主權兩岸
中國問題
社會安全
時事想想
想想副刊
文化研究
書評書介
歷史書寫
運動休閒
電影戲劇
音樂藝術
漫談時事
專欄作家
公民平台
简
熱門
首頁
文章分類
熱門文章
運動休閒
阿宏叔叔
8 月 14,2018
【野球人生】全國16強賽將王牌投手禁賽!紀律第一的美國大學棒球
阿宏母校之一的加州州立富樂頓大學(Cal State Fullerton)是美國非常知名的棒球名校,目前為止已經累積18度問鼎全國冠軍賽(College World Series,由全國最後八強進行雙淘汰賽),其中有四度榮獲全國冠軍以及一次亞軍。這些輝煌的年度中,讓阿宏印象最深刻的一年並不是任何一個奪冠年,而是1999年,那一年雖然打進全國冠軍賽,但冠軍賽的前哨戰:16強分組賽(Super...
全球脈動
楊虔豪
8 月 16,2018
【首爾想想】南韓基本時薪上調背後:被忽略的「商店過密」問題
我曾在7月中專欄討論過,明年南韓基本時薪將從現行7530韓元(新台幣215元),調漲為8350韓元(新台幣239元),卻引發不少自營業、零售業與中小企業主的抱怨,認為連續兩年薪資都以10%幅度上調,會引發便利店倒閉潮。 特別是加盟便利商店的老闆們,在近來南韓內需不振下,面臨營收年年減少,這些業者已是掙扎苦撐,如今人事成本又不斷增加,他們可能被迫削減人力,自己承擔更多工作時間,賺到的錢,...
教育文化
林志都
9月 02,2018
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包」子:從短片「包」談起
“Mama, Oooh, (any way the wind blows) I don’t wanna die. I sometimes I wish I would’ve never been born at all.” 「媽媽,嗚嗚(風還是照樣吹) 我並不想死 有時我希望,你們根本沒把我生出來。」 ...
教育文化
李知非
9月 02,2018
大學退場怎麼退?市場機制不是唯一解
近日大學入學相關新聞陸續見諸報端,這些報導看似年復一年,但如果關心教育議題,會發現「招生缺口」、「高教105大限」、「大學退場」等等的新聞越來越多。即便對大學是菁英教育或普及教育仍有爭議,但生源大幅減少,大學面臨嚴峻的退場壓力卻是普遍的共識。然而該怎麼退卻沒有被認真地討論過,一種尊重市場機制的說法隱約成為不證自明的道理,但這樣決定哪些學校退場真的好嗎? 台灣的高等教育歷經了「...
書評書介
李筱峰
10 月 03,2018
《台灣之「國」》:台灣島上插過幾面「國旗」?
原本屬於南島語族的台灣,在近世開始受到更迭輪替的外來政權統治,自1624年荷蘭入台開始, 歷經荷蘭(1624〜1662)、西班牙(1626〜1642)、鄭氏(1662〜1683)、滿清(1684〜1895)、台灣民主國(1895)、日本(1894〜1945),到中國國民黨等政權,總共換過7面國旗(或說「代表統治者的旗幟」)。 世上稀有的「國旗」 二次大戰後,台灣被中華民國代表盟軍接管...
教育文化
李坤融
10 月 04,2018
特教宣導不該「由下而上」
每學期初期,各教育階段(國小至大學)的資源教室老師,都需因應特殊教育法,定期召開IEP或ISP會議,除了認識轉銜(國小至國中、國中至高中、高中至大學)特殊生的特教需求之外,也要去追蹤已經入學的學生這段時間的學習計畫及學習進度如何。 除此之外,特教老師還被賦予相當重要的任務,則是對於轉銜之學生,進行入班對普通生進行特教宣導,依循轉銜學生於IEP或者ISP會議中提出之狀況,...
教育文化
紹沖
10 月 11,2018
從掃垃圾到「梓桑文化祭」:看基隆青年的迢迢歸鄉路
基隆是座很特別的城市,由於天然良港的緣故,成為台灣早期對外的門戶。洋里洋氣酒吧內青年男女燈紅酒綠與豔陽四射下港口工人赤膊散發的閃耀汗水,都讓基隆繁華一時。 成也港口,敗也港口,由於基隆港的腹地狹小,一入港後能置放轉運的貨櫃有限,及東亞貨運航線的變遷,導致基隆港快速衰退,失去過往的榮光,猶如《紅樓夢》中破敗的賈府,子孫更是流離失所。 這樣的情形尤其反應在青年身上,...
張肇烜
10 月 23,2018
【人心人術】「我以台灣人為榮!」在最困難的時刻 台灣人更團結
普悠瑪(Puyuma)是卑南語「團結」的意思,在最困難的時刻,台灣人更團結,台灣社會團結起來,盡自己所能,想盡各種方法幫忙,盡一切的力量,來幫助受到影響的家庭,祈願傷者早日康復,罹難者安息! 普悠瑪列車(Puyuma)的名稱源自卑南語,是「集合團結」的意思。 普悠瑪列車翻覆造成嚴重死傷,在最困難的時刻,台灣人也恰如「普悠瑪」原意,台灣社會更加的團結!...
文化研究
李公元
10 月 29,2018
【春風化雨】重現江湖的趕鴨棍
在百年前的百年,突然冒出一隻「大鰗鰡」(泥鰍),牠不斷地在溪流衝撞,每撞一次就形成一個大彎道,已經撞了九十多彎,天上雷公看到了,大感不妙,打起雷來,想要劈死這隻快要變成妖精的大鰗鰡,據說只要撞出一百道彎,就能成妖精變妖怪,恐怕會為非作歹、危害人間。但雷公卻怎麼劈打,都無法把大鰗鰡劈死。 就在這時,一位養鴨人,拿著一支「鴨箠」(趕鴨棍)趕著鴨群,因為雷聲轟轟作響,鴨子急得四處亂竄,...
歷史書寫
江昺崙
10 月 31,2018
【半線想想】百年小鎮的故事(上)
在彰化做社區營造的時候,有時候會聽到地方鄉親說:「我們這裡就是鄉下地方,沒什麼特色,發展不起來。」 因為長期城鄉發展不均,加上一些媒體傳播的歧視言論(例如「某某地區又老又窮」等等),所以地方鄉親都有一種原生的自卑感,認為城市就是比鄉下「高級」。但這就是地方創生第一步要去進行的——找出地方原創的、有趣的人事物產及天然環境,變造成可以交換的產品,...
‹
…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