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編輯推薦
連絡我們
關於想想
版權聲明
Thinking-Taiwan
小英教育基金會
合作媒體
Toggle navigation
FB
contact
rss
簡體
小英教育基金會
合作媒體
關於想想
版權聲明
編輯推薦
熱門文章
政策想想
教育文化
環境經濟
財政金融
全球脈動
國防外交
司法人權
媒體觀察
休閒育樂
政黨政治
主權兩岸
中國問題
社會安全
時事想想
想想副刊
文化研究
書評書介
歷史書寫
運動休閒
電影戲劇
音樂藝術
漫談時事
專欄作家
公民平台
简
熱門
首頁
想想副刊
No name
歷史書寫
馬非白
4 月 26,2020
【被遺忘的歷史】吳逸民案使吳三連遭政治勒索
中國國民黨政權在1950年代開始所實施的恐怖統治,造成很多台灣人家庭破碎的悲劇,當年從事政治者如不願成為中國國民黨政權的工具,就必須要有相當的覺悟,即使早年有過中國經驗的台灣人也是一樣。 已故的台南派大老、著名報人吳三連,1942年到1947年的五年期間曾經舉家住在中國華北,返台從政歷程中表現得非常溫和、圓融,可是,仍然不能使他的家庭免於被恐怖統治的風暴波及。 他在回憶錄(《...
書評書介
蘇珊.里登(Susan M. Rigdon)
4 月 26,2020
《桑切斯家的孩子們》:一個墨西哥家庭的自傳
本文為桑切斯家的孩子們:一個墨西哥家庭的自傳(新版)的導言。 《桑切斯家的孩子們》於一九六一年首次出版時,各界讚譽它直接又熱切地向世人傳達貧窮世界中極大的不公不義。美國人類學家瑪格麗特.米德稱其為「人類學有史以來極為出色的貢獻」;西班牙導演路易斯.布紐爾表示,將本書的真人真事拍成電影是他職業生涯的「顛峰」;古巴共和國領導人卡斯楚則稱本書為「革命之作」,其「價值遠勝於五萬冊政治文宣」。...
文化研究
,
全球脈動
咻子
4 月 22,2020
【日本想想】武漢肺炎疫情讓你倦怠了嗎?心靈健康也要顧!
每天打開日本的電視新聞,總跳出 2019冠狀病毒疾病(COVID-19,武漢肺炎)新確診病患的速報;為了避免感染蔓延,日本政府宣布的「緊急事態宣言」範圍擴增至全國,籲請讓人們避免的外出或旅行;口罩與殺菌消毒用品成為生活必需,卻供不應求。四面八方的疫情資訊與看不見的病毒恐懼,讓許多人的心跟著疲倦起來,形成「冠狀病毒倦怠」(コロナ疲れ),甚至出現「冠狀病毒憂鬱」(コロナうつ)的情況。...
歷史書寫
李政亮
4 月 22,2020
【日治時期電影史漫談】高松豐次郎的台灣時光:以電影進行文明宣傳
往前閱讀:【日治時期電影史漫談】高松豐次郎的台灣時光:他為何來台灣? 市川彩在〈台灣事業發達史稿〉當中提到,高松豐次郎受後藤新平進行文化宣傳的感召來到殖民地台灣。按市川彩的文章脈絡,應是在出版的1941年前後訪問過高松豐次郎。 值得追問的是,後藤新平文化宣傳的內涵是什麼?後藤新平1898年到1906年就任台灣總督府行政長官期間,留下的名言不少,例如生物學統治法的「...
文化研究
陳力綺
4 月 21,2020
【波蘭想想】波蘭不只有蕭邦,還有波蘭陶!
波蘭除了有蕭邦的心臟[1]、有史達林贈送的科學文化宮(Pałac Kultury i Nauki)、有超級下飯(可是波蘭人卻堅持一定要配麵包或馬鈴薯吃)的獵人燉肉(Bigos)外,其實還有波蘭手繪陶瓷。雖然我已經在波蘭生活了將近十年之久,卻也是在幾年前才第一次聽說到這個「波蘭國寶」,自此之後越陷越深、無法自拔。 波蘭手繪陶瓷,在台灣一般稱作「波蘭陶」,意指生產於波蘭的陶瓷。...
教育文化
,
電影戲劇
地瓜周
4 月 21,2020
我們在《性愛自修室》重修性教育
說出「我在看《性愛自修室》」本身就足以觸發一場社會實驗:測試談話對象是否露出驚訝或不正經的表情,若有,性愛可能被窄化到只剩色情;測試說出劇名時,是否經過百般猶豫、說得彆扭不安,若是,是道德迷思令人陷入自我審查。 《性愛自修室》英文片名為Sex Education,這部影集拋下性愛話題的沉重包袱,以校園喜劇風格攻佔Netflix熱門排行,播出兩季後Netflix又在今年宣佈續訂第三季...
音樂藝術
Join
4 月 20,2020
【聽那些女孩唱歌】洞見下個世紀的輝煌盛世──蘿莉.安德森Laurie Anderson
蘿莉.安德森(Laurie Anderson)是一個絕對適用於「偉大」一詞的藝術家。她不僅以前衛音樂家的身分為人熟知,更是表演藝術、裝置藝術、視覺藝術和電子藝術各方面的先驅;對人類文明的洞察、對科技發展的省思、對未來社會的關切,都是她如繁花盛開眾多創作中極為深刻、耐人尋味的主題,各種對性別、政治、反霸權的議題更是不曾在她的作品中缺席;作風前衛、批判消費主義,卻也擁抱流行、深入大眾文化核心,...
文化研究
邱振瑞
4 月 19,2020
【日晷之南】文學之神的安排——森鷗外
正如諸多研究者指出,當我們論述日本近代文學的發展史,必定要將森鷗外(1862-1922)的文學歷程置於日本近代史的視野裡,否則就不易找出這條主線。然而,要面面俱到評述森鷗外的思想作品,本身就是一種艱難的挑戰,因為不論對其語言(明治時期的文體)或者卷帙浩繁的存在,都足以讓好奇者望而卻步。 已故著名日本文學家唐納德.基恩在其《閱讀日本文學》評論集中,就曾提及他面對森鷗外文學的尷尬境地。...
歷史書寫
馬非白
4 月 19,2020
【被遺忘的歷史】手握屠刀的獨裁者與終極判官
「凡判處十二年以上徒刑者,一律改處死刑,林森田、蔡清山、周明鴻等三名判處徒刑十年,餘如擬。」 「本案被告呂阿立、魏德旺、洪振益等三名,既認定均屬匪幫下級幹部且有從事叛亂工作表現,犯情無可恕,應即改判死刑,餘悉准照簽擬辦理。」 以上兩則判刑的裁決,只是獨裁者蔣介石對政治案件審判下達終極審判,數不清實例之中的兩例。前者是發生在1952年,後者則是早一年的1951年。...
歷史書寫
,
全球脈動
吳尚書
4 月 16,2020
【南洋想想】假如歷史可以如果:荷蘭持續殖民台灣的推演
有時網路上會看到「若是鄭成功沒有擊敗荷蘭,今天台灣即可享受荷蘭治理的諸多好處…..」之類的論述,看似合理,但聯繫上荷蘭在東南亞的殖民歷程與亞太的歷史轉折,使得可能的結果最終與荷蘭的關連有限。 假如荷屬東印度公司在十七世紀時沒有失去對於台灣的控制,其在島上殖民的區域可能如同其東印度群島(印尼)的發展一樣,逐漸擴張,然後在1800年這些殖民地被荷蘭收歸國有,與荷蘭的關係轉為官方。然而,...
‹
…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