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編輯推薦
連絡我們
關於想想
版權聲明
Thinking-Taiwan
小英教育基金會
合作媒體
Toggle navigation
FB
contact
rss
簡體
小英教育基金會
合作媒體
關於想想
版權聲明
編輯推薦
熱門文章
政策想想
教育文化
環境經濟
財政金融
全球脈動
國防外交
司法人權
媒體觀察
休閒育樂
政黨政治
主權兩岸
中國問題
社會安全
時事想想
想想副刊
文化研究
書評書介
歷史書寫
運動休閒
電影戲劇
音樂藝術
漫談時事
專欄作家
公民平台
简
熱門
首頁
想想副刊
No name
歷史書寫
Will Lu
3 月 19,2020
【戰地眺望】沉默的衛兵:戰地有刺植物的故事
自然環境對軍事部署的影響極為重大。一座防禦工事的興建,需要依據設施的不同需求,考量視野、火力、掩蔽能力等各種要素,在自然地景中再三尋覓適合的地點,才能取得制敵優勢。然而,軍事設施的興建卻也同時在改變自然環境,例如砍伐原有森林、挖掘山壁、興建硬體設施等等。其中,駐守的部隊也常會藉由自然的力量築起防禦工事──種植大量渾身帶刺的植物。這些植物在陣地中看似渺小、往往卻會繁衍出不容忽視的防禦力量...
書評書介
李雅容
3 月 17,2020
《西螺大橋:我的父親李應鏜》:「犯人保犯人」
一九五三年一月二十八日,當時人口只有三萬七千人的雲林西螺鎮,湧進了八萬名遊客,都是為了見證西螺大橋的開通! 這座橫跨濁水溪嶄新綠色大橋,是當時遠東最長(1939.03公尺),也是世界第二長的公路大橋,僅次於美國舊金山的金門大橋,從續建到完工,都是臺灣交通史上值得喝采的記錄,也是臺灣、美國、日本和菲律賓四國合作的宏偉工程。 為興建西螺大橋而辛勤奔走的李應鏜,出生於雲林西螺的書香世家...
文化研究
廖翊如
3 月 17,2020
【楊逵逝世三十五周年】重讀楊翠《永不放棄:楊逵的抵抗、勞動與寫作》:看楊逵與葉陶
楊逵逝世三十五周年,令人感傷一個時代的結束,總是那麼的倉促,也令人不捨。時光一瞬,楊逵精神是那堅毅的孤狼形象,以及永不放棄的壓不扁的玫瑰,他的生命故事,也是台灣反殖民運動的歷史。雖說現下中學教育已收錄了楊逵的作品,但黨國體制遺緒的幽靈依然壟罩於教育體制,讓楊逵的身影依然在台灣社會缺席。而與他併肩面對強權壓迫的葉陶,更鮮為台人所認識。 楊逵的生命路徑與台中有深厚淵源,...
音樂藝術
Join
3 月 16,2020
【聽那些女孩唱歌】如履薄冰,卻始終昂首闊步──小野洋子Yoko Ono
其實最搖滾的就是小野洋子(Yoko Ono)了。 說她的音樂太實驗太小眾?是其它藝術型態的附屬而已?她和搖滾的關係僅存於與一位搖滾巨星的婚姻?其實,這些問題都脫離了搖滾的真正意義。大家都能朗朗上口:搖滾不只是一種音樂,而是一種意識型態、一種生活態度。這位如今已85歲,終其一生用身體、意志、藝術創作追求愛與和平的女子,2015年在自己創立的「想像和平」網站(...
書評書介
邱振瑞
3 月 15,2020
【日晷之南】超越學派的勇氣——中村元
對多數日本知識人而言,戰爭時期的言論箝制、二戰後社會的混亂局面,以及被美軍占領的殖民經驗,都給予他們精神層面深刻的打擊。然而,這段苦悶的歷史並沒有隨著時間的流逝而淡忘,反而成為一種內傷外癒的宿疾,一種刺激和省思,甚至是一種批判的新起點。 知名印度思想研究者中村元(1912-1999),即是這群清醒的聲音之一。我們透過其自述和治學過程,嚴肅解讀相關的訪談內容,似乎都能找到那個時代遺漏的記述。...
歷史書寫
馬非白
3 月 15,2020
【被遺忘的歷史】二二八事變的高雄屠夫:彭孟緝(續)
往前閱讀 : 【被遺忘的歷史】二二八事變的高雄屠夫:彭孟緝(上) 【被遺忘的歷史】二二八事變的高雄屠夫:彭孟緝(下) 在二二八事變發生之後的高雄「三六慘案」中,高雄要塞司令兼台灣南部防衛司令部司令的彭孟緝,設計高雄和平談判代表二度上去壽山要塞的機會,藉口代表之一的凃光明企圖行刺,除了將包括凃光明在內的三位代表當場逮捕之外,還隨即命令他的部隊依計畫下山進行大屠殺。...
文化研究
陳威臣
3 月 12,2020
【鐵份補給】一代名車,東海道新幹線700系引退
今年(2020年)二月開始,武漢肺炎不斷肆虐日本,不但造成全境高達574例確診(3月11日下午五點為止,另有鑽石公主號696例、撤僑專機14例),許多活動也被迫取消。 其中最讓鐵道迷難過的,就是原本將在3月8日舉辦,由東京出發前往新大阪的東海道新幹線700系的引退Last Run活動。當3月1日行駛完團體列車之後,東海道新幹線的700系就將在3月8日執行最後一趟任務,由於是告別之旅,...
書評書介
,
歷史書寫
竹村公太郎
3 月 11,2020
《藏在地形裡的日本史》地形如何創造性格:日本人為何總覺得「好浪費」?
不移動的民族 人們在浮現於遠東汪洋的日本列島上,創造出獨特的文明。 日本列島與歐亞大陸相隔著約兩百公里寬的海峽,此處海流相當激烈。歐亞大陸的震盪大移動,從未觸及這座日本列島,也從未有人征服此地。 背脊山脈於日本列島中央蔓延開來,山脈上無數河川紛紛流向日本海與太平洋,在出海口形成小小的濕地。日本列島上的狹小土地因被眾多海峽、山巒阻隔而更顯零碎。 大約三千年前,...
文化研究
陳怡秀
3 月 11,2020
【日本想想】武漢疫情的5個新聞日語單字課:瀨戶際、自肅是什麼?
武漢肺炎持續影響日本,將日本國內、大型郵輪鑽石公主號上的乘客船員、撤僑專機的乘客等確診人數加起來,已超過千人。而佔據新聞大部分版面的,當然也是武漢肺炎的疫情現況與政府對策了。以下就介紹五個近期在日本新聞上常見的日語單字「瀨戶際」、「水際對策」、「不急不要」、「自肅」與「デマ」,各是什麼意思,以及這些單字背後隱藏的文化意義。 #瀬戸際(せとぎわ,se-do-gi-wa)...
歷史書寫
李筱峰
3 月 09,2020
《二二八前後 中國知識人的見證》:中國作家蕭乾眼中的台灣
著名的中國作家蕭乾,曾經在二二八事件前來到台灣遊歷,立刻感覺出台灣較諸中國的進步。他在來台之後所寫的一篇文章〈冷眼看台灣〉(天津《大公報》,一九四六年一月十五日),一開頭就這樣說: 作為今日中國一個國民的厄運,莫慘於這個赤裸裸的事實:除了足跡未涉過的非洲莽叢,出了中國門檻,舉目莫非烏托邦。不說恍如隔世的歐美,一片被殖民者奴役著的南洋正用安定與繁榮吸引著中國的闊佬,...
‹
…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