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編輯推薦
連絡我們
關於想想
版權聲明
Thinking-Taiwan
小英教育基金會
合作媒體
Toggle navigation
FB
contact
rss
簡體
小英教育基金會
合作媒體
關於想想
版權聲明
編輯推薦
熱門文章
政策想想
教育文化
環境經濟
財政金融
全球脈動
國防外交
司法人權
媒體觀察
休閒育樂
政黨政治
主權兩岸
中國問題
社會安全
時事想想
想想副刊
文化研究
書評書介
歷史書寫
運動休閒
電影戲劇
音樂藝術
漫談時事
專欄作家
公民平台
简
熱門
首頁
想想副刊
No name
電影戲劇
Ko Tsì-jîn
9月 20,2013
【週五想想】我看台語片:南北台,歡喜心
號稱《海角七號》(2008)接班之作的《總鋪師》,票房邁向3億,在台片市場史上應可定泊於前5、6強之間。目前,5大票房台片依次為《海角七號》、《賽德克.巴萊》(2011)、《大尾鱸鰻》(2013)、《那些年,我們一起追的女孩》(2011)、《陣頭》(2012)。 這個票房排行榜再往下走,就是《色.戒》(2007)、《艋舺》(2010)、《雞排英雄》(2011)等片。...
歷史書寫
藍弋丰
9月 18,2013
【週三想想】 美國的誕生‧之四十四:等等,你們漏了什麼!
美國開國先賢們為了制憲,開了連門窗都得封死,真正密不透風的黑箱大會,他們本來認為這樣子比較快、比較有效率、比較完整,否則每一條要攤在陽光下經全民認可,那要吵到什麼時候? 終於黑箱大會開完了,這些便宜行事的想法馬上就要受到考驗。 果然,「出來混總有一天要還」,而且是「馬上還」,黑箱大會自以為比較快,但是結果一出爐,儘管這是美國最菁英的一群先賢們絞盡腦汁所想出來的結果,卻馬上也因為「...
文化研究
,
歷史書寫
藍弋丰
9月 11,2013
【週三想想】 美國的誕生‧之四十三:五分之三個人
前回我們談了幾位美國開國先賢與奴隸的關係,從他們個人的掙扎,可以知道解決奴隸問題的困難度。 而從巨觀的觀點來看,則是南北差異的問題,於1790年,北方-賓州與馬裡蘭州州界以北-有4萬名黑奴,他們大多如富蘭克林的家奴一樣,在各家庭中三三兩兩的零星分布,南方則有65萬名黑奴,大多數如華盛頓的家奴一樣,代代相傳,數量龐大,且是莊園的經濟命脈,又如傑佛遜的家奴,本身就是重要財產,還用來還債...
電影戲劇
Mattel
9月 09,2013
【週一想想】記錄台灣:拔一條河:與生命的拔河
媽媽說:抓住繩子,一定要抓緊、抓緊了、就會知道,那條河不能帶走一切… 2009年8月8日,莫拉克颱風帶來的惡水,沖毀了家園。甲仙鄉,一夕間成為了汪洋中的孤島;災情最慘重的甲仙鄉小林村,總共有169戶、398人遭活埋。災後的重建或許容易,但甲仙鄉民的心理重建艱辛困難。 一部紀錄片,「拔一條河」,記錄了甲仙社區心靈重建的過程,也記錄了他們與生命拔河的故事。...
教育文化
,
文化研究
賀陳旦
9月 09,2013
救救蘭嶼(下)
文化是力量的源頭 達悟人另一個和漢人不同的是對山林自然的財產權。除了靠近住居的田地有祖產可界定分割之外,大部分山林是共有的。有些樹木具船板或建材價值,自幼苗即可能被標誌認養,並在週遭補栽更多樹木。森林因而有局部砍伐利用,也有代代相傳、生生不息的培育。 在共同照顧的公共領域中就會促成許多部落合作的事項。最令人驚豔的是野銀部落在公共水源地颱風時被土石掩埋後的復建工程。深逾十公尺、...
教育文化
,
文化研究
蕭瑟寡人
9月 09,2013
想想台灣文化的本質與價值
過去近十年,筆者在美國進修資工與哲學,後由學術轉入創業。經歷哲學、學術與創業等台灣父母較難接受的人生規劃後,使我結交認識許多在台灣不易接觸的多元人群。回到台北走走,讓我有了很深的領悟。 台灣是個海島國家,但是卻有錯置的大陸國家世界觀。多數海島國家以貿易航海維生,對於跨國交流應是習以為常;然而台灣卻以民族中心思想為體,自許在文化與經濟上自給自足,是種價值化的閉關思維。...
文化研究
陳思墨
9月 08,2013
道德與權力
對於傳統知識觀的人們而言,傅柯的「知識即權力」或「知識/權力」的觀點是相當聳人聽聞的。傅柯的基進性在於他並不是主張知識可以帶來權力,也不是主張權力可以扭曲或壓迫知識,而是認為知識的本質即是權力、權力內在於知識,權力是生產性的,權力無所不在等等。即使這些觀點不易想像與理解,傅柯的論述在台灣的學術和文化界已經耳熟能詳。可是,道德與權力的關係是什麼?似乎很像知識與權力?在台灣還沒有很豐富的討論...
文化研究
李拓梓
9月 08,2013
【週日想想】條通食物踏查紀錄
新同事初來乍到,聽聞條通附近美食處處,遂決定午飯時間獨自前往冒險。但她回來後大失所望,抱怨走進招牌很多的巷子裡門口都很黑,沒有menu只有「徵女服務生」的告示。大家聞言大笑,你一定是走錯巷子了。 條通好吃的東西確實不少,霓虹初上的時候,剛下班的日本人會在附近尋找喜歡的故鄉味,那滿街的彩色招牌、料理標示和日本話,宛如日本都市的某個角落。四月前往京都,...
運動休閒
賀陳旦
9月 08,2013
救救蘭嶼(上)
半世紀前,老蔣總統夫人到蘭嶼視察時可憐蘭嶼人居然還住在地洞裡,急忙要求政府給他們蓋國宅,結果,漢人一廂情願所建設的家屋卻變成達悟人的豬圈。其後又因為該批建築泰半是海砂屋,最後不得不拆掉。這種不察文化差異,將漢人的思維硬加在蘭嶼土地上的作為,讓宋美齡女士完美形象蒙受瑕疵,此事也傳為歷史笑談。照說這件糗事應該足以警惕後來為政者要更加謹慎務實。那知道去年的天秤颱風過後,政府倉促救災的作為,...
電影戲劇
廖建華
9月 04,2013
記錄我的紀錄片《千甲》:觀看與練習(上)
很多人問我,為何要拍《千甲》這部紀錄片,裡頭涉及的議題是:社區協力農業(CSA)和都市原住民。一年多以前的我不僅沒聽過前者,對後者的印象仍是能歌善舞,喜歡飲酒作樂。居住新竹市多年,也不知有這麼多南部來的原住民。 在此問題之前,我更想從如何接觸紀錄片談起。 總想看/知道點甚麼 國中開始我就愛看所謂的「課外書」,多是一些經典文學,有家國記憶、兒時印象、親情友情,...
‹
…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