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週五想想】我看台語片:南北台,歡喜心

友善列印版本

號稱《海角七號》(2008)接班之作的《總鋪師》,票房邁向3億,在台片市場史上應可定泊於前5、6強之間。目前,5大票房台片依次為《海角七號》、《賽德克.巴萊》(2011)、《大尾鱸鰻》(2013)、《那些年,我們一起追的女孩》(2011)、《陣頭》(2012)。

這個票房排行榜再往下走,就是《色.戒》(2007)、《艋舺》(2010)、《雞排英雄》(2011)等片。記得海角熱潮high翻全台時,迷哥迷姐的一個熱血標的,就是一舉超越《色.戒》的2億多票房,結果不但順利勝出,還停泊於遠遠超出一倍票房的深邃港灣。

相對於跨國製作的中國風《色.戒》,在地製造的海角台灣風一吐台片長期龜縮的鳥氣。為了衝票房贏過《色.戒》,連平常時有耳聞的盜版下載據說都有志一同自廢武功,像跨年派對一樣為台片出頭天倒數記時。

就兩片上映反應來看,《色.戒》裡滿滿的張愛玲上海情結,挾威尼斯金獅光環由上而下的藝術訓令,2個月間在台北締造了1億3千餘萬票房;而《海角七號》裡滿滿的新台語片台灣情懷,起初未被看好,但在全台影迷從下而上口耳相傳網路街巷狂推下,相較於《色.戒》上映第6天即締造台北單日1千餘萬最高票房,《海角七號》於上映1個月後才創造出台北單日1千餘萬高峰,並持續推升。

海角現象全台發燒的效應之一,是像這樣一部不同於《色.戒》「北熱南冷」的作品,傳統以台北票房乘以2做為全台票房的計算方式難以概括。當時,《海角七號》官方網站還特地就此提出說明,並引學者報告為佐證,指出傳統票房數字認定憑藉的是主觀的產業慣例,與真實狀況可能有所出入。換句話說,海角現象就是個顯著的「出入」案例。

當時,面對全台海角現象的洶湧熱情,前一年2007年對《色.戒》讚譽有加推崇備至的台北主流文藝界,似乎是腦筋卡住了,不太知道如何反應,且一直延續到現在。日前,馬09政府文化部長龍應台在中央研究院演講,疾言台灣文化產業不振,舉一例是台片僅佔台灣電影市場16%票房,然而龍太後應台不台有所不知,其實這已經是台灣電影文藝復興的標竿成績。

2007年之前10年,台片佔全台影院總票房大都低於2%,其中有5年甚至不到1%,直到2008年因《海角七號》大潮跳到12%。今年由於《總鋪師》和《大尾鱸鰻》等票房大片,台片市場勢將再創新局。

馬09文化部長所代表的台北主流文藝觀點,看不到新世紀台片的新台語片潛力,也呼應了海角片頭的預言式咒罵,有時會覺得,評論這部電影會不會太簡單了一點啊!會不會全片就是男主角回恆春之前在台北巷弄裡狠狠摔爛吉他時那句「X你媽的台北」的延伸演繹呢?

《海角七號》一開始,載著外國模特兒的小巴士開不進恆春舊城門,這個隱喻活脫展現出本片的企圖心。小巴裡受台北公司指揮的女主角公關想說服司機:「可以的,開得過去」,司機卻說:「卡住就卡住了,還開得過去?」

是啊,卡住就卡住了,就開不進去啊!觀眾也只知道阿嘉在台北發展不順,卡住了,然後回家,除此之外並無其他細節,不知道他在台北受了什麼深刻的挫折與創傷。同樣的,《總鋪師》的女主角回到台南投靠媽媽前,除了若干流水帳的不如意包括水腳AB的意外恫嚇,觀眾也不知道她受了什麼深刻的委屈與哀愁。

可以說,《海角七號》和《總鋪師》品味風格傳承的,是台灣的南北對比格局,這不是主旨內容的對立,不是條舉明列的對立,不是激動吶喊的對立,而是整體情懷的對立,感覺氛圍的對立,敘事抒情的對立;全台影迷爭相傳誦的台灣人的「台灣味」、「台灣生活」、「台灣土地」、「台灣精神」聲中,沒有內容、沒有細節、沒有解說的「台北」,常常就自然模糊掉了,或成了一個附帶的美食比賽舞台了。

其實,天龍國裡的台灣質素,也沒有那麼模糊。中國城裡長期遭到壓抑的台派民意,隱微而欲顯,總說是「中南客」捧場的《總鋪師》、《大尾鱸鰻》、《陣頭》等新台語片,「台北客」也都貢獻了億萬票房。

台北人,總還有一個地下大師,憨人師的,「心若歡喜,菜著好食」,台北人從來不缺歡喜心的。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