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編輯推薦
連絡我們
關於想想
版權聲明
Thinking-Taiwan
小英教育基金會
合作媒體
Toggle navigation
FB
contact
rss
簡體
小英教育基金會
合作媒體
關於想想
版權聲明
編輯推薦
熱門文章
政策想想
教育文化
環境經濟
財政金融
全球脈動
國防外交
司法人權
媒體觀察
休閒育樂
政黨政治
主權兩岸
中國問題
社會安全
時事想想
想想副刊
文化研究
書評書介
歷史書寫
運動休閒
電影戲劇
音樂藝術
漫談時事
專欄作家
公民平台
简
熱門
首頁
想想副刊
No name
音樂藝術
CHIU MEi
10 月 24,2013
艾麗絲‧孟若:文學與生命的曖曖光影
今年的諾貝爾文學獎最終頒給了艾麗絲‧孟若,自1901年起110人獲此桂冠,孟若是第13位獲獎的女性作家,被譽為「加拿大的安東.契可夫」。 她與呼聲極高的日本作家村上春樹、韓國詩人高銀、加拿大作家瑪格麗特‧阿特伍一同競逐,評審委員認為孟若的小說透視了複雜的人性,稱她為「現代短篇小說大師」(Master of the contemporary short story)。瑞典文學院常任秘書彼得‧...
歷史書寫
,
主權兩岸
陳韋辰
10 月 22,2013
兩岸同屬中華民族?
馬英九在國慶演說中,指出「兩岸人民同屬中華民族」,就這句話而言,有必要進行討論與釐清。 首先必須就「中華民族」這個意義不明的政治詞彙進行闡釋。「中華民族」原是梁啟超提出,指涉對象不明,有時指稱漢族,有時指中國境內所有民族。然在〈歷史上中國民族之觀察〉(1905)一文中,確切表示「中華民族自始本非一族,實由多民族混合而成」。這代表:所謂「中華民族」,是國族(nation)而非民族(...
歷史書寫
藍弋丰
10 月 22,2013
【週三想想】美國的誕生:之四十九: 換了位置就換了腦袋
前回提到聯邦黨執政搞得天怒民怨,亞當斯跟漢彌爾頓還黨內惡鬥,終於政黨輪替,傑佛遜上台了,主張維護人權、州權者獲勝,主張中央集權還侵害言論自由者落敗,這是民主獲勝,獨裁下台,可以這樣說嗎? 有這麼簡單就好了。 傑佛遜主張解放黑奴,等他當到州長,卻施行迫害黑人的政策,這回他當總統,很不幸的,一樣是換了位置就換了腦袋。 反聯邦黨原本主張小政府,政府沒有必要盡量不抽稅,...
文化研究
劉夏如
10 月 21,2013
昭和世代的遺言與戰書 (下)
山崎年過70所發表的《不沈的太陽》(1999),以1985年日航墜機事件為背景描繪半官方航空公司與工會的內幕,讓日本人重新意識到昭和60年代的那場慘劇背後所代表的意涵,官僚腐敗與真相隱瞞的作風,從未因昭和的結束而告終。 在最後完筆之作《命運之人》(2009)裡,年逾80高齡的山崎,繼續挑戰近現代日本最大的隱痛:沖繩問題。國內譯介這本書時,通常僅著重介紹該書係以日本新聞史上著名的「...
電影戲劇
Ko Tsì-jîn
10 月 18,2013
【週五想想】我看台語片:台語人的分裂認同
覺得台灣最大在野黨近來台語講得少。黨主席和黨籍公職人員即使台語流利,上媒體也不太講台語。不知道,這是否和目前普遍認為的在野氣勢低迷不振有沒有關係。 可以對比的是,台片舉起語言大旗,氣勢高張(詳見本系列之5〈台灣電影的語言大旗〉)。從1980年代以降「半調子台灣情懷」的新電影(詳見本專欄之10〈光陰的故事,心事誰人知〉),推進到新世紀洋溢台灣風情的新台語片,在較為完整俐落的台語表現當中,...
歷史書寫
藍弋丰
10 月 16,2013
【週三想想】 美國的誕生‧之四十八: 結黨、政黨、政黨惡鬥
就某方面來說,漢彌爾頓其實是個揹黑鍋的箭靶,美國聯邦成立的主要目的之一,正是要解決財政問題,但是錢不管從哪裡來,都會有人不滿,正如馬基維利所說的「殺父之仇易忘,奪財之恨難消」,當漢彌爾頓為了空空如也的國庫開徵酒稅,這下對他的不滿可不只是反聯邦黨人的高知識份子,連一般農民也怨聲載道。 賓州許多主要收入來自釀酒的農民,因此發起抗稅暴動,他們模彷美國獨立戰爭初期麻州抗稅行動的每一步,...
書評書介
余杰
10 月 15,2013
【書評書介】《漂泊》推薦序:我看青山多嫵媚,料青山看我亦如是
作者: 阮銘 出版社:前衛 出版日期:2013/10/31 如果社會制度把某一群體、某一階級或某一民族的自由建立在其他人的苦難上,那麽,這種制度就不合理、不道德。 以賽亞•伯林 阮銘先生離開中國24年之後,我也選擇了離開。我離開的2012年的中國,比阮銘離開的1988年的中國更加不堪——大國崛起的表象下,山河汙染,人性敗壞,官逼民反,...
書評書介
丁允恭
10 月 15,2013
【週二想想】沒有得獎的村上春樹與他的巡禮之年
是的,像是一種宿命一樣,今年的諾貝爾文學獎,村上春樹又再度槓龜了。在從高雄前往台南的火車途中,透過手機看到了這個消息,接著就接到了友人的簡訊: 「之前你就說他不會得獎了,怎麼能夠如此篤定覺得?」 「因為看不到會得獎的理由呀。」我回說。 為什麼會下這麼篤定的斷言?其實是來自一些沒什麼文學理論深度的直覺。在我來看,他廣受大眾歡迎,卻也是某種失卻藝術表現上先驅性的表徵,...
電影戲劇
Milk
10 月 14,2013
電影:文化的共鳴
長期以來,台灣國片的困境,除了眾所周知的「長年以來國片市場狹小」(註)因素之外,相較於歐美日等國的影視產業,台灣影視產業在電影生產上所挹注的資源也難與外國相較。以好萊塢為例,好萊塢每年生產數百部電影,假期強檔的商業片預算動輒百萬美金起跳;此外,日本常見的愛情電影,一部的預算也可能高達數十億日幣,例如2007年的「戀空」就耗資39億日圓。 除了投資環境的差距以外,...
書評書介
陳宗延
10 月 13,2013
解析洪蘭現象:《恐懼之邦》的《奈米獵殺》
近日,知名認知神經心理學者洪蘭教授翻譯的《快思慢想》(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Daniel Kahneman著作),被學者王偉雄抓出諸多誤譯之處,並以「不要臉的劣譯」稱之,引起網友熱議,也迫使誠品書店以「瑕疵商品」名義接受顧客憑發票退貨。實際上,洪蘭女士的翻譯作品在本本熱銷的同時,多年來一直受到不少檢視和批評,從《揭開老化之謎》、《腦內乾坤》、《天生愛學樣》到《語言本能》...
‹
…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