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文化的共鳴

友善列印版本

長期以來,台灣國片的困境,除了眾所周知的「長年以來國片市場狹小」(註)因素之外,相較於歐美日等國的影視產業,台灣影視產業在電影生產上所挹注的資源也難與外國相較。以好萊塢為例,好萊塢每年生產數百部電影,假期強檔的商業片預算動輒百萬美金起跳;此外,日本常見的愛情電影,一部的預算也可能高達數十億日幣,例如2007年的「戀空」就耗資39億日圓。

除了投資環境的差距以外,相較於歐美日等成熟的電影產業,國片的故事內容取材普遍較為簡單,多半是來自導演自身的成長經歷、青春、愛情等簡單的元素主。例如,「那些年,我們一起追的女孩」、「聽說」、「最遙遠的距離」、「夏天的尾巴」等等。除了取材無法跨越這個故事元素藩籬外,台灣也缺乏像歐美日齊全的電影生產硬體與環境;因此,難以生產出類似「明天過後」(好萊塢)、「日本沉沒」(日本)、「大逃殺」(日本)、「寒戰」(香港)等等這類的影片。

雖然台灣製作電影的環境不好,但是近幾年國片開始呈現較為多元的發展,例如史詩鉅片「賽德克巴萊」與「痞子英雄:全面開戰」等等。此外,相較於其他國家,國片的發展歷史相對年輕,雖然較無經驗,但卻可以發展自己的風格、走出自己的路,例如,具有濃濃台灣味的「海角七號」、「總鋪師」、「父後七日」。觀眾除了從這些電影中的語言感受到濃濃台灣味以外,也可以看到台灣的人情味、鄉土和文化等刻痕。

當觀眾在觀看上述這些電影時,請不要著墨在「他怎麼可以罵髒話啊……」等等的批評,請試著把注意力放在劇情身上,試著去揣摩、了解導演與編劇究竟試圖透過演員的演技,讓觀眾看到什麼?「髒話」,也是語言的一部份,同時不可置否也是文化的一塊拼圖。除此之外,我們從「女朋友、男朋友」、「囧男孩」等國片裡,也可以看到台灣的軟實力。在每一部精采的國片骨子裡,或多或少都蘊藏著新銳導演對於這個社會的批判、看法與省思。觀眾可以藉由觀察導演如何賦予電影新風貌,透過電影處理敏感的社會議題,讓觀眾在看電影的同時,也能對我們的社會重新思考。

看電影不應該只是一種消遣或娛樂,更應該是一門藝術。不論是國片或外國電影,除了挑爽片看之外,偶爾也需要從電影裡得到一些不同的文化衝擊與省思。

或許對看慣好萊塢電影的台灣人來說,國片就是沒特效、沒場面;但是近年來的國片,卻導入了許多台灣文化的內涵與共同記憶。或許我們的電影產業還年輕,但實際上卻充滿生命力。

下一次,進戲院前,改變一下「在網路上看國片」的想法,試著走進戲院、挑部國片看看,或許你會發現一個不一樣的台灣。現在,且讓我們為見證國片發展的進程與歷史,一起努力吧!

註:這邊指的並非台灣人口數,而是「進電影院看國片的人數」。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