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編輯推薦
連絡我們
關於想想
版權聲明
Thinking-Taiwan
小英教育基金會
合作媒體
Toggle navigation
FB
contact
rss
簡體
小英教育基金會
合作媒體
關於想想
版權聲明
編輯推薦
熱門文章
政策想想
教育文化
環境經濟
財政金融
全球脈動
國防外交
司法人權
媒體觀察
休閒育樂
政黨政治
主權兩岸
中國問題
社會安全
時事想想
想想副刊
文化研究
書評書介
歷史書寫
運動休閒
電影戲劇
音樂藝術
漫談時事
專欄作家
公民平台
简
熱門
首頁
想想副刊
想想副刊
文化研究
文化研究
,
音樂藝術
林衡哲
10 月 07,2013
音樂革命家:何塞・愛博魯 (下)
南美洲最知名的二位革命家 和切・格瓦拉(Che Guevara)齊名,被喻為南美洲最知名的革命家:何塞・愛博魯(Jose Antonio Abreu),是如何用音樂改變人生的呢? 他曾透過TED講座,在超過全球五十萬網路聼眾面前,講述下面一段精彩的結論: 「El Sistema發揮的影響力主要在三個基礎層面: 一、就個人、社交方面:泰瑞莎修女在談到貧窮危機時說:『...
文化研究
廖貽得
10 月 06,2013
第三種部落想像─如何切實看待原住民的社會處境(三之三)
無論是「沒有想像」、「汙名化/浪漫化想像」,都無法開展原漢間真實的理解,也無法讓原漢關係的發展有所推進,更無助於促進台灣島內的族群正義。面對當代原住民和部落的社會處境,我們該採取什麼樣的立場、觀點跟態度?我認為,我們必須要有「第三種部落想像」,也就是切實面對原住民的社會處境,積極探求原漢間生活細節的連結,並留心原住民在怎樣的情境下詮釋自己的生活。 切實面對的條件之一,...
文化研究
,
音樂藝術
林衡哲
10 月 06,2013
音樂革命家:何塞・愛博魯 (上)
南美洲最知名的二位革命家 二十世紀,南美洲出現了二位最知名的革命家,一位是本世紀最富理想主義色彩與浪漫精神的——阿根廷醫師切・格瓦拉(Che Guevara),他不僅是主張武力革命的西方左派的偶像,也是全球最知名的革命家;另一位則是知名度沒那麼高、但對年輕人影響力與日俱増的——委內瑞拉音樂教育家何塞・愛博魯(Jose Antonio Abreu)。 他的革命武器不是槍砲和子彈...
教育文化
,
文化研究
廖貽得
10 月 05,2013
第三種部落想像─如何切實看待原住民的社會處境(三之二)
第二種部落想像:對原住民和部落的汙名化與浪漫 近年來,除了在教育內容上,越來越有多元文化的視角外,由於1990年代開始政府由上而下推動「社區營造」,在影響所及下,原鄉部落也開始進行各式各樣的「營造」工作,讓平地的漢人有越來越多機會,能夠認識部落、接觸部落。從「沒有想像」出發,延伸而來對部落可能有兩種不同的想像,這兩種想像可說是一體兩面,那就是對原住民和部落的「汙名化」與「浪漫化...
文化研究
,
音樂藝術
陳其澎
10 月 02,2013
音樂可以治理社會
不管是公民1985行動聯盟在2013年8月3日的25萬人凱道大會中,改編自歌舞劇悲慘世界的「你咁有聽到咱的歌」,以及日前五月天MTV「入陣曲」,都成為響應公民運動的重要音樂,說明音樂確實可以發生治理社會的力量。 學者Bey曾經舉證一個歷史事件來說明,音樂具有管理與制約城市空間的權力。在1919年九月義大利著名詩人 Gabriele D』Annuzino...
文化研究
,
音樂藝術
,
休閒育樂
陳子瑜
10 月 01,2013
政治,社會與音樂的三位一體
政治冷漠是台灣社會長期以來的特色之一,早年在威權體制的白色恐怖壓迫下,使得人民心中住著一個小警總,時時自我審查,並希望離政治越遠越好以明哲保身。解嚴與政黨輪替後,過去的既得利益政商階層便轉而藉由資本主義體制與大眾媒體的雙管齊下,讓新一代的台灣人民接受政治潔癖的邏輯,生活不僅以小確幸為核心,更將社會上所有事物都自動與政治分割,造就出「政治歸政治,XX歸XX」的經典修辭。 然而,...
文化研究
Ko Tsì-jîn
9月 27,2013
【週五想想】我看台語片:兩種台語,兩個台灣
日前,豬哥亮、陳亞蘭主持的電視綜藝節目《萬秀豬王》,因遭投訴有「性暗示」也就是開黃腔,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處以新台幣60萬元罰金。有評論指出,以公權力禁止別人公開談論性議題,代表政府對此議題的「保守落後」,也展現了封建時期的「家長心態」。 其實,「保守落後」的,「家長心態」的,不只是政府與公權力而已,而是整個主流社會,包括台語族群內部長期在「國語」規約訓令下成長的世代,...
文化研究
,
音樂藝術
,
休閒育樂
林勝韋
9月 25,2013
流行音樂可否傳達社會正義價值?──由五月天〈入陣曲〉談起(下)
以音樂作為思想武器,五月天想達到的目的有四: 1.讓最多人聽到、看到。 2.讓不關心這些議題的廣大歌迷能開始關心(這應該是最重要也最實際的目的)。 3.當被指控的時候,能夠在歌詞裡找到足以擺脫的解釋空間(也就是蝙蝠俠與蘭陵王的故事背景)。 4.為關心議題的人出一口怨氣,並由此擴大閱聽群,作為下階段傳播思想的群眾基礎。 為了讓更多人聽到、看到,「寄身」...
文化研究
,
音樂藝術
,
休閒育樂
林勝韋
9月 24,2013
流行音樂可否傳達社會正義價值?──由五月天〈入陣曲〉談起(上)
流行音樂可否反應社會現實、傳達社會正義的價值?基於流行音樂的商業取向考量、內容大多偏向一般的男女之情,本來我很難想像,可以看到近來風起雲湧的各類社會議題在流行音樂中出現,但五月天與主唱阿信近日的音樂運作模式,卻讓我相信這並不是不可能的事情;其重點在於──如何操作流行音樂的商業模式。 我所說的「流行音樂」,是以市場作為區隔,相對於非主流的「獨立音樂」而言的流行音樂。實則議題的表達、...
文化研究
楊虔豪
9月 21,2013
【首爾想想】韓國─追求比較與競爭的殘酷社會
還是大學生時,一位寒假來台學華語的韓國學生和我成為語言交換同伴。剛退伍的他先自學了四個月,所以已經會簡單地認字與對話。也因為比起其他韓國交換生,他已有些基礎,加上正式授課後,每晚我都帶他複習上課內容,一字一句帶他朗讀與模擬對話,要求像早期的三台主播一樣標準發音,他竟也能接受我的疲勞轟炸式練習,進步神速。 一天,經由朋友介紹,我們和一位在友系交換的韓國學生見面。...
‹
…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