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編輯推薦
連絡我們
關於想想
版權聲明
Thinking-Taiwan
小英教育基金會
合作媒體
Toggle navigation
FB
contact
rss
簡體
小英教育基金會
合作媒體
關於想想
版權聲明
編輯推薦
熱門文章
政策想想
教育文化
環境經濟
財政金融
全球脈動
國防外交
司法人權
媒體觀察
休閒育樂
政黨政治
主權兩岸
中國問題
社會安全
時事想想
想想副刊
文化研究
書評書介
歷史書寫
運動休閒
電影戲劇
音樂藝術
漫談時事
專欄作家
公民平台
简
熱門
首頁
文章分類
No name熱門
全球脈動
吳秉霖
6 月 05,2020
【印度想想】隨著封城4.0進入尾聲,印度也迎來建國後第四次經濟蕭條
2020年3月24日晚間印度總理納蘭德拉‧穆迪(Narendra Modi)再度施展他的「四小時絕招」(戲稱穆迪習慣在四小時前宣布重大政策,如2016年的廢鈔改革)在一則長篇大論的電視演講中趁亂宣布隔天全印度立刻進入為期的21天的全境封鎖,而殊不知此一鎖就是至今未開 —— 在3月25日之後,人們已經逐漸習慣每兩、三週總理穆迪與內政部長阿密特‧沙哈(Amit Shah)...
歷史書寫
,
電影戲劇
李政亮
五月 14,2020
【日治時期電影史漫談】高松豐次郎的台灣時光:他為何離開?(上)
高松豐次郎年輕時,曾有遠赴海外發展的鴻鵠之志,然而,卻在工廠工作時斷了一隻手。面對逆風,他的人生越發堅毅,反而因此發現勞工與資方不對等,攻讀法律並從事勞工運動。受到伊藤博文的鼓勵,1904年開始來台灣發展。 他的角色起初是以電影放映協助後藤新平的文化宣傳,1906年後藤新平調任滿鐵總裁之後,1907年高松豐次郎在官方的協助下,將台灣的治績(一大部分是後藤新平之功)拍攝了紀錄片《台灣實況紹介...
文化研究
,
全球脈動
Nam Quốc Văn
五月 07,2020
【越南想想】越南有母親節嗎?
台灣和許多國家一樣均把五月的第二個禮拜日視為母親節。台灣政府雖沒有把母親節訂為正式假日,但民眾及商業活動卻也自然習慣慶祝母親節。在越南也有像台灣這般慶祝母親節的活動嗎?答案卻是沒有。難道越南人不重視母親的偉大嗎?也不是,而是越南以婦女節及「母道」信仰來表示對母親的重視。 越南的婦女節有兩個,分別是3月8日的國際婦女日及10月20日的越南婦女節。...
音樂藝術
Join
4 月 27,2020
【聽那些女孩唱歌】行走在泥濘的天堂與烈燄的地獄邊緣──Patti Smith
如果要說佩蒂.史密斯(Patti Smith)最令人印象深刻的是什麼,那就是,她所唱的每一首歌,彷彿都是用生命所有的力量在吶喊。每次聽她的歌聲,都彷彿看到那歷盡滄桑的女人,背負著許許多多沈重的十字架,卻仍挺直腰桿昂首向前;無所畏懼的表情混雜著額頭的青筋與汗水,臉上的微笑是一種穿越了許多荊棘叢之後,方能露出的表情。 1946 年的最後一天,佩蒂.史密斯在芝加哥出生,...
歷史書寫
馬非白
4 月 19,2020
【被遺忘的歷史】手握屠刀的獨裁者與終極判官
「凡判處十二年以上徒刑者,一律改處死刑,林森田、蔡清山、周明鴻等三名判處徒刑十年,餘如擬。」 「本案被告呂阿立、魏德旺、洪振益等三名,既認定均屬匪幫下級幹部且有從事叛亂工作表現,犯情無可恕,應即改判死刑,餘悉准照簽擬辦理。」 以上兩則判刑的裁決,只是獨裁者蔣介石對政治案件審判下達終極審判,數不清實例之中的兩例。前者是發生在1952年,後者則是早一年的1951年。...
歷史書寫
,
全球脈動
吳尚書
4 月 16,2020
【南洋想想】假如歷史可以如果:荷蘭持續殖民台灣的推演
有時網路上會看到「若是鄭成功沒有擊敗荷蘭,今天台灣即可享受荷蘭治理的諸多好處…..」之類的論述,看似合理,但聯繫上荷蘭在東南亞的殖民歷程與亞太的歷史轉折,使得可能的結果最終與荷蘭的關連有限。 假如荷屬東印度公司在十七世紀時沒有失去對於台灣的控制,其在島上殖民的區域可能如同其東印度群島(印尼)的發展一樣,逐漸擴張,然後在1800年這些殖民地被荷蘭收歸國有,與荷蘭的關係轉為官方。然而,...
環境經濟
吳尚書
3 月 24,2020
【南洋想想】遍佈全球的OFW:菲律賓海外移工
台灣自從開放外勞以來,來自菲律賓的勞動力一直佔有可觀的比率,也常成為部分政客、媒體口中的負面案例,導致社會存在刻板印象。然而,對於菲國而言,這只是一個務實且存在正負面因素的境外就業機會。 菲國成為勞務輸出國與其歷史有根本的關連。相較之前的西班牙殖民時期,從1898開始的美國殖民時期,國民教育大量推廣,使得英文為相當數目人口所使用。獨立之後,菲國的教育,除了本國泰加洛語(Tagalog)...
歷史書寫
Will Lu
3 月 19,2020
【戰地眺望】沉默的衛兵:戰地有刺植物的故事
自然環境對軍事部署的影響極為重大。一座防禦工事的興建,需要依據設施的不同需求,考量視野、火力、掩蔽能力等各種要素,在自然地景中再三尋覓適合的地點,才能取得制敵優勢。然而,軍事設施的興建卻也同時在改變自然環境,例如砍伐原有森林、挖掘山壁、興建硬體設施等等。其中,駐守的部隊也常會藉由自然的力量築起防禦工事──種植大量渾身帶刺的植物。這些植物在陣地中看似渺小、往往卻會繁衍出不容忽視的防禦力量...
書評書介
,
歷史書寫
鳳氣至純平
3 月 05,2020
《神國日本荒謬的愛國技法》: 文宣與雜誌如何為戰爭服務?
進階版的荒謬決戰生活 《神國日本荒謬的愛國技法》是《神國日本荒謬的決戰生活》(神國日本のトンデモ決戰生活,遠足文化,二○一八年八月)的續集。如書名所示,本書想告訴讀者,戰爭時期的日本政府如何讓民眾更加「愛國」,以及他們如何看待「愛國」這件事;換言之,他們認為哪些行為才算是「愛國」。這本書所介紹的內容,其實比上一本還要「荒謬」,甚至有許多內容不禁讓人產生這種感想:「這些宣傳、...
歷史書寫
馬非白
2 月 23,2020
【被遺忘的歷史】台灣男子簡阿淘:葉石濤冤案
2020年開年不久,一本二十年前出版的小說《台灣男子簡阿淘》,再度受到台灣文化界的矚目,不但由臺南市政府文化局與國立政治大學、日本法政大學出版局共同合作出版日文版,而且聽說有一家電視台要把它搬上螢光幕。 在此之前,《台灣男子簡阿淘》就曾由高雄的南風劇團改編成舞台劇,從2008年起連續數年在幾個主要都市公演,上演的劇名是《簡先生》。據葉石濤自述,這本小說是:「...
‹
…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