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編輯推薦
連絡我們
關於想想
版權聲明
Thinking-Taiwan
小英教育基金會
合作媒體
Toggle navigation
FB
contact
rss
簡體
小英教育基金會
合作媒體
關於想想
版權聲明
編輯推薦
熱門文章
政策想想
教育文化
環境經濟
財政金融
全球脈動
國防外交
司法人權
媒體觀察
休閒育樂
政黨政治
主權兩岸
中國問題
社會安全
時事想想
想想副刊
文化研究
書評書介
歷史書寫
運動休閒
電影戲劇
音樂藝術
漫談時事
專欄作家
公民平台
简
熱門
首頁
文章分類
No name熱門
音樂藝術
Join
11 月 14,2021
【聽那些女孩唱歌】 不只是粉紅叛客,也是人生戰士──艾薇兒Avril Lavigne
2002年上旬,一個大家都沒聽過的名字──艾薇兒,發行了一張叫做《展翅高飛》(Let Go)的專輯。當時的音樂媒體編輯,心想這並不怎麼流行的叛客曲風,應該沒辦法讓人唱唱跳跳,而且相較於檯面上華麗性感的當紅女伶們,穿著垮褲和寬鬆外套、一臉叛逆又年輕無比的艾薇兒,應該終歸是只能走小眾路線的又一個另類搖滾女歌手,於是,這張專輯的撰文工作,就這樣交到了基本上不寫當紅流行音樂、以評薦小眾/...
電影戲劇
李政亮
9月 15,2021
【影像內外】1960年代電影裡的台灣
日前,筆者在日本網站購得1960年代台灣與日本合拍的《金門灣風雲》(1962,日文片名:金門島にかける橋)與《海陸空大決鬥》(1966,日文片名:かみかぜ野郎真昼の決闘)DVD。兩部電影分別是由當時的巨星石原裕次郎與千葉真一擔綱演出,前者內容是以八二三砲戰為背景的台日男女愛情故事,後者則是二戰結束前夕,有日本人將價值200億的鑽石埋藏在台南某處。戰後,有人打探寶藏的下落,...
全球脈動
,
國防外交
吳尚書
6 月 07,2021
【南洋想想】中國軍機逼近:馬來西亞空權發展的轉捩點?
近日解放軍空軍的十六架軍機飛越馬來西亞砂勞越(Sarawak)州外海的專屬經濟區,接近其領空,使得馬國空軍緊急起飛戰機攔截。此事件不僅影響雙邊關係與南海情勢,也可能讓馬來西亞疲弱的空軍有發展的轉機。 在冷戰結束後,隨著馬國戰略轉換與經濟起飛,採購戰機一度是重點項目。在1990年代引進18架Hawk Mk-208攻擊/輕型戰機,8架F/A-18D, 18架MiG-29N戰機,...
運動休閒
阿宏叔叔
4 月 05,2021
【野球人生】棒球的趴數及其秘辛
相信大部分的朋友都不知道,棒球是有分「趴數」的,所謂的趴數,並不是說哪一顆球比較大尾什麼的,正確來說,趴數說的是球的含毛量。 棒球的製造從一顆球心開始,外層用各種線一層一層纏起來,纏成一顆球的形狀,再包覆兩塊皮革,最後把皮革以108道縫線縫合在一起,這一顆顆皮包線包心的球,就是我們熱愛的棒球。 棒球的球心外層所纏的各種線,大部分是所謂的羊毛線,在這邊我們會說「所謂的」,...
文化研究
邱振瑞
11 月 25,2020
【日晷之南】神保町書肆街的方法與立場
從地理和文化親緣性而言,日本的出版文化一直是台灣出版界和文化人士引為學習和競爭的對象之一,這些事實顯現在進口或翻譯日文圖書的貿易上。從這個視角來看,台灣出版業者對於本國讀者的普遍需求非常敏銳,深知與時俱進的重要,適時有效地做出調整,如實力堅強的打擊手,每次上場都能揮出安打助攻得分。進言之,日本與台灣出版社的文化底蘊(軟實力),正反映在他們的企劃與編輯選書功夫中。...
音樂藝術
Join
10 月 13,2020
【聽那些女孩唱歌】在氤氳夢境中擷取歲月的吉光片羽──蘇菲.珊曼妮Sophie Zelmani
聆聽瑞典創作女伶蘇菲.珊曼妮(Sophie Zelmani)的音樂,永遠是讓人能暫時拋卻繁瑣塵囂、沈澱心緒的一帖良方;她自1995年出道以來,一貫的純粹、輕柔、簡約、憂傷,清新民謠曲風永遠帶著如夢似幻的詩意與藝術感,音樂創作與生命軌跡合而為一,一路走來始終未曾改變;時序入秋之際,聆聽她的淺斟吟唱,正適合不過。 Sophie Zelmani - September Tears...
音樂藝術
Join
8 月 27,2020
【聽那些女孩唱歌】從他到她,用生命唱出最深沈的憤怒與哀傷──安諾尼Anohni
本名Antony Hegarty的安諾尼(Anohni),絕對是流行樂壇宇宙中一團極為獨特的詭秘星雲;她那充滿深邃哀愁、蕩氣迴腸、彷彿注入了亙古孤寂的獨特嗓音,一開口便彷彿能抓住靈魂最細微的末梢,強力吸引所有感官;而她歌唱的主題,從闃闇的私密內心,乃至性別正義、氣候變遷、政治家國的龐然議題,範圍之廣袤令人震攝,而在她的書寫與吟唱之下,也無不鏗鏘有力,撼動人心。 ANOHNI...
歷史書寫
,
電影戲劇
李政亮
8 月 20,2020
【日治時期電影史漫談】1930年代洋畫至上主義之年輕世代的觀影品味變化(下)
往前閱讀:【日治時期電影史漫談】1930年代洋畫至上主義之年輕世代的觀影品味變化(上) 按高橋正雄所述,台北映畫聯盟創立之時不過五十名左右的會員,四年的經營下來已有九百多名的會員,可以說快速增加。這樣喜愛歐美電影群體的增加,跟台灣電影環境的變化也有直接的關聯。 法國的有聲電影《巴黎屋簷下》與美國的《摩洛哥》分別於1931年11月與1932年3月在台灣上映,根據井出季和太的《...
歷史書寫
,
司法人權
馬非白
8 月 13,2020
【被遺忘的歷史】李登輝與台大法學院葉城松案
「台灣民主先生」李登輝前總統,二○二○年七月三十日逝世,耆壽九十七歲。他一生對台灣的貢獻,是自承接蔣家王朝極權體制後,擘劃終結極權體制並帶領台灣邁向民主化,最為厥偉,其過程的驚滔駭浪,及他年輕時數次險涉劫難,都令人回顧時增添不少懷思。 其中以被疑牽涉一九五四年的〈台灣省工作委員會學委會台大法學院支部〉案(簡稱「台大法學院葉城松案」),最為驚險,該案是從一九五○年李水井〈...
文化研究
,
全球脈動
陳威臣
五月 29,2020
【鐵份補給】為了拍攝火車,肺炎也不怕的日本鐵道迷
5月20日,朝日電視台上午的新聞情報節目「羽鳥慎一早晨秀」(羽鳥慎一モーニングショー),罕見地由該電視台的主播齋藤千春(斎藤ちはる),向視聽大眾道歉並更正新聞報導內容。 事件的起因,是該節目在前一天,報導了JR東日本在5月18日進行只見線的KIHA40型柴油客車,回送至千葉縣轉讓給當地的小私鐵小湊鐵道,報導中並稱車輛組合稀有,因此吸引了大量的鐵道迷集結沿線拍攝,還稱不少鐵道迷都沒有配戴口罩...
‹
…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