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為獨立媒體工作者,相信學生團結起來就會有力量。
近來社會對於霸凌議題特別關注,在網路平台這一塊則是有著全新的理解,而靠北系列的匿名功能也引起大家的熱議,普遍認為匿名是不道德的歪風,說話就要堂堂正正,不要躲在網路背後暗地罵人又不負責任。因此本篇專訪到發明靠北系列粉絲頁的版主,一一探討靠北系列與網路平台的發展。
靠北系列創始版主簡稱K,他在去年五月底成立靠北系列的第一個粉絲頁,主要是利用「Anonymonkey」的臉書程式來匿名發文,Anonymonkey的發明原先是用在告白系列粉絲頁,K則認為既然可以用來告白,那轉換成靠北更是合情合理,告白背後無論是在現實或是網路都需要有一個主體要承認自身的告白,不過靠北則是相反,因為權力位階上的落差,才需要匿名來保護自身,讓人有勇氣在不被反追蹤的情況底下揭露出一些真相。
對於「網路霸凌」這個詞,K提出他的獨到見解,認為「網路」本身除了是中性之外,更只是媒介本身,既然不具有主體的樣態與思想,怎麼可能對他人欺凌呢?如果說網路會欺負人,就如同馬路會撞到人跟車一樣,無法藉著封鎖網路來讓世界更安全。
在「網路實名制」的看法上,K表示這是一個懸空的假議題,工讀生與口碑行銷人員以及黨工的工作狀態,通常是偽造出一個新的網路身分,來表達出不同的輿論風向,這就如同店家請人來排隊創造出人氣那般,如果真要帶起議題風向球,本身議題的強度才是關鍵,而實名的意涵如同當前臉書的強制實名,甚至是需要身分證才能取回自己帳號,其實是對隱私權的強大迫害,網路上虛擬人格並不與現實生活真正分離,一個ID背後也有其歷史,實際名字以及背後行使的行為本身不見得呈現正關聯,且當前網路並非匿名的環境,多數行動都還是能夠以IP進行軌跡追蹤。
筆者認為此次對於言論自由的討論,最重要的在於「Anonymonkey」這個來自美國某組織所開發的程式,給予了開放的程式,讓人可以簡易發文,版主也就無法得知發文者是誰,創造出近乎百分百的言論免責權,但是不是也造成諸多問題?對此K回應,在過去網路留言板盛行的年代,許多人紛紛成立自己的留言板,其中不乏各式謾罵與流言蜚語,甚至也有人在班級版上匿名抹黑他人等等,當年的技術也沒有給予每個人知道文章留言背後到底是誰,只能透過自行提供綽號、暱稱來了解可能的發話者是誰,或是藉著內容敘述的深入程度來判斷這個人是誰,網路是中立的媒介,只能提供載體供人瀏覽,但創造訊息者才是最主要的壓迫來源,真正有心要傷害人的人,無論在什麼樣的環境都會傷害他人,而網路作為一個通路,就如同過去的信件黑函、簡訊騷擾、無聲電話一樣,是科技變革當中多數人使用平台的抽換罷了。
K分享他經營靠北粉絲頁近一年來的心得,他認為版主的獨裁專斷是肯認的事實,因為匿名靠北的內容都必須經過版主之手才能發出,判斷這個言論是否過於偏激與指涉特定人物,都是版主的決策權,一個粉絲頁可以有很多個管理員,並非每個管理員都有判斷文本內容是否可以發出的同一性標準,因此多數版主的個人意志,將會決定發出的文章內容性質以及走向,K提出像是「靠北家樂福」、「靠北小姐」、「靠北警察」都有效的讓原本底層的群體有發聲的空間,藉此讓外界看到工作者內部的狀況,而經營粉絲頁的管理者,如果能夠有效篩選刪除特定會造成激化、對立、傷害他人的言論,靠北粉絲頁就具有公共性存在;反之,會成為管理員任意傷害他者的工具之一。
筆者再次詢問關於靠北平台當中許多針對公眾人物的批判,是不是也讓這些公眾人物寢食難安,深怕隔天又要被靠北粉絲頁給靠北了?K覺得靠北粉絲頁就是一個溝通平台,既然多數人都會看,那就具有大眾力量,而公眾人物如政治人物、大公司老闆、教授、校長、市長等等,平時對於自身形象也有一定的掌握,甚至如總統都會聘請專門人員來進行輿論的剪報彙整,來練習和媒體的應對進退。靠北平台就如同報紙新聞、電視新聞般,是公眾人物與他人對話的管道之一,知名公眾人物都難逃民眾的議論,而對於議論本身如何看待,則會回到對平台的重視程度。近來臉書受到多數人使用,因此也框構出一塊新的戰場,大家在這裡進行討論與批判,不見得就一定是謾罵與毀謗,真正毀謗與公然污辱需要在法庭上辯論,任何人都能用法律保護自己。
霸凌(欺負他人)是一個可怕的現象,集體性的迫害他人,言詞壓迫與肢體傷害都是不對的,只是回歸霸凌最常發生的場域,首先應該是家庭內、再者是學校、最後是職場等,顯而易見是權力不對等的空間。網路則是一個串接語言的溝通平台,實質上只是再現了家庭、學校、職場等空間的霸凌現象。
最後,K說明「Anonymonkey」的功用其實是提供不被追訴的匿名性,但有更簡易的方式就是利用Google表單進行傳送,「Anonymonkey」並不是什麼特別的發明,現在更有各式各樣的匿名APP軟體盛行,許多人也都在這當中述說自身的心情與想法,如果匿名的發文可以讓真實被看見,那麼力量恐怕會是更強悍。如同運作已久的「維基解密」平台,就提供了過去所被隱藏與機密化的各國政府秘辛,靠北系列在台灣的發展或許不像維基解密那樣的強悍,只是發展至今仍然可以繼續觀察,而惡意以及與公共性無關的謾罵,則須回到每個靠北粉絲頁的管理員身上去重新反省,希望「靠北」的力量可以被看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