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編輯推薦
連絡我們
關於想想
版權聲明
Thinking-Taiwan
小英教育基金會
合作媒體
Toggle navigation
FB
contact
rss
簡體
小英教育基金會
合作媒體
關於想想
版權聲明
編輯推薦
熱門文章
政策想想
教育文化
環境經濟
財政金融
全球脈動
國防外交
司法人權
媒體觀察
休閒育樂
政黨政治
主權兩岸
中國問題
社會安全
時事想想
想想副刊
文化研究
書評書介
歷史書寫
運動休閒
電影戲劇
音樂藝術
漫談時事
專欄作家
公民平台
简
熱門
首頁
文章分類
No name熱門
寇謐將(J Michael Cole)
8 月 05,2015
讓我們來談談理性
台灣的政治再一次被決心對政府採取直接行動的年輕人撼動,這一次針對的是「微調」的高中課綱。如同近年另一個反抗政府黑箱作業的青年運動,參加者完全粉碎了傳統的規範,他們大聲呼喊、翻牆和佔領。對此,備受挑戰的政府當局、校方和執政黨已經將這些抗議青年視為「不理性」。 這個形容詞早已被反覆地使用在2013年抗議土地強制徵收的事件,以及隔年太陽花學運佔領立法院時。每一次,政府和站在同一陣線的媒體...
全球脈動
林彥瑜
8 月 05,2015
日本年輕人為什麼反對安保法制?(上) ──從「憲法九條論爭」談起
在台灣高中生進行反課綱運動的炙熱夏天,在同樣悶熱難耐的日本街頭,8月2日星期天下午,在東京涉谷街頭也聚集了一群穿著高中制服的日本高中生。影片中,甜美的高中制服女孩在鏡頭前舉著「WAR IS OVER」標語,遊行的高中生們喊著「不要隨便決定!(勝手に決めんな)」、高舉「戰爭法案絕對反對!」的標語,在戰車上的高中女孩跟著明快的音樂節奏,用rap的形式反覆高喊著「守護未來!(未来を守れ...
教育文化
吳逸駿
8 月 05,2015
請不要用淚水和生命獻祭
青少年學生反課綱的行動,在失去了一個寶貴生命之後,青少年對執政當局的殷望仍未放棄,和教育部長進行面對面的座談。不到三個小時,國民黨政務官毫不手軟的一場暴力展演,讓已經佔領教育部數天的學生殺個措手不及!期待幻滅的淚水奪眶而出,學生代表折腰喊喚著:「對不起社會以及大林」。 學生們,你們沒有能力在政治上「負責」,自然不需要道歉!能為此負責的,只有這些「大人」!更直接地說,想要保護又想要利用學生的...
8 月 05,2015
吳逸駿
作者為獨立音樂工作者
教育文化
海東青
8 月 05,2015
「中華文化」不可以嗎?──淺論歷史課綱中的「中華文化」問題
微調後的歷史課綱,將臺灣史最後一項說明,從「說明臺灣文化的多元發展及其與世界文化的交流」,改為「說明中華文化在臺灣的保存與創新,以及文化的多元發展」。這也被列入國教院所謂「17項爭議」之中。[1]同樣的中華文化,也出現在國文科、公民與社會科之中。然而「中華文化」究竟是什麼,在公聽會手冊,乃至公佈的檢核工作小組歷次會議紀錄中,都未見精確的定義與說明。 官方並未給出說明,...
教育文化
趙弘毅
8 月 04,2015
搶救國文課綱為時已晚?──談103微調以前的國文課綱修訂
微調課綱吵得轟轟烈烈,如今連高中生都走上街頭,抗議程序黑箱、課綱洗腦。然而,在這場論爭中,論者多將火力集中在歷史、公民科上,同樣遭到黑箱篡改的國文科,激起的漣漪卻小上許多。 與歷史科一樣,國文教育從來都是國家打造人民國族與文化認同的重要手段。後者往往透過難以察覺的選文內容,對莘莘學子強輸執政者的政治與文化意識形態。以退出市場已久的部編本為例:〈失根的蘭花〉是對中國母土的念茲在茲,〈...
謝宇程
8 月 04,2015
【學與業壯遊】 拜樂高和跑車為師──英美名校組織制度的變革──《大學的藝術》之三
曾經有學生家長和我抱怨,想送孩子出國讀大學,但是研究網站半天,連主修什麼、讀什麼系、什麼學院⋯⋯都看不懂,摸不著頭緒。那時候我還心裡想:不就是國外大學嗎?你英文能力也太差了吧? 後來自己深入了解,才發現歐美大學的組織經營形態,和台灣的大學(即使是台清交成等名校)差別不只一個世代。 台灣的大學,下分學院,再分為科系,如公司或軍隊的科層架構。學生從入學就被編進科系(少數例外),...
TAIWAN HISTORY
8 月 04,2015
以人為本 以土地為本的歷史書寫
很多人說這一次課綱微調不就是「差那幾個字而已」,有這麼嚴重嗎?姑且不論課綱本身事實上調整了至少60%,若是再想想市面上的教科書依據課綱所撰寫的內容,整個調整的比例可能更高,如果真的就只是「差那幾個字而已」,那國民黨政府為何需要這樣大費周章,甘冒「黑箱」罵名,得罪青年學子、老師、家長,也要「改幾個字」?顯然微調課綱並非只是「改幾個字」這麼簡單。 長久以來,台灣的歷史教科書沒有「台灣史」,...
8 月 04,2015
TAIWAN HISTORY
作者為台灣史研究者,興趣是解讀史料,分析黨國體制的統治手法。
主權兩岸
,
中國問題
Peter Enav 溫逸德
8 月 04,2015
中國對台策略的崩壞
2010年4月,我參與了一場由港資的大型澳洲銀行所贊助的活動。在一整天的會議中,大家討論台灣與中國逐漸緊密經濟關係所創造的商機。而我主講的是在這過程中牽涉到的政治層面,特別是與台灣相關的部分。我試著提醒在座的銀行業者、避險基金經理人和股票分析師,即使許多台灣人對於與中國作生意很感興趣,但只有很小部份的人對台灣和中國的政治深化有意願。我引用行政院陸委會與學術單位共同進行的最新調查告訴他們,...
‹
…
458
459
460
461
462
463
464
465
466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