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編輯推薦
連絡我們
關於想想
版權聲明
Thinking-Taiwan
小英教育基金會
合作媒體
Toggle navigation
FB
contact
rss
簡體
小英教育基金會
合作媒體
關於想想
版權聲明
編輯推薦
熱門文章
政策想想
教育文化
環境經濟
財政金融
全球脈動
國防外交
司法人權
媒體觀察
休閒育樂
政黨政治
主權兩岸
中國問題
社會安全
時事想想
想想副刊
文化研究
書評書介
歷史書寫
運動休閒
電影戲劇
音樂藝術
漫談時事
專欄作家
公民平台
简
熱門
首頁
文章分類
No name熱門
政黨政治
蔡亦竹
10 月 29,2015
從蔡英文訪日看日本眼中的中華民國
蔡英文這次的訪日,看來像是打了漂亮的一仗。而從這次協辦的台灣青年社與其後繼團體台獨聯盟的歷史來看,的確這個曾經統治台灣五十年的國家,也與台灣的民主化進程息息相關。 安倍政權對台灣的友善,相信許多人都看得出來。不過這種友善除了立足於安倍個人對李登輝的景仰之外,有很大一部分是基於安倍取得政權背後所代表的反中感情及日本的右傾化──雖然「右傾化」這個說法本身就充滿爭議。...
教育文化
,
全球脈動
張桂禎
10 月 16,2015
十二年國教下,台灣的「寬鬆世代」?
台灣過去二十多年來,教育改革歷經多次的「天翻地覆」,近年最重大的,莫過於「十二年國教」了。然而十二年國教的上路,一波多折,即便到今日,社會仍存歧見;其衍生的爭議,舉凡會考成績標示,到志願序制度,都在在令學生家長疲於奔命。十二年國教的核心精神在於,全面免試以降低考試壓力,佐以翻修簡化教綱,讓學生能輕鬆學習,進而培養創造力,跳脫填鴨式—似曾相似,如同十年前日本曾轟動一時的「寬鬆教育」(ゆとり教育...
歷史書寫
曾明財
10 月 10,2015
【眷村想想】 曾夢想擊滅英美、報考神風特攻隊的航空修理廠工員老爸
日本為貫徹南進政策,1931年選定高雄岡山為海軍機場,1935年於屏東成立陸軍航空支廠,隨後擴編為第五野戰航空修理廠屏東分廠,包括機械、飛修、發動機和儀電四個廠。 1941年12月7日,日軍偷襲珍珠港,進攻菲律賓和馬來亞,太平洋戰爭一觸即發,美國加入同盟國陣營參戰,台灣人也被迫捲入戰爭。 1943年,老爸15歲,在新竹玻璃工廠當雜役。這一年,日本人力資源緊縮,從台灣招募八千多名少年工...
電影戲劇
邱懋景
9月 26,2015
涉世的抒情力量:談《太陽的孩子》
鄭有傑與勒嘎‧舒米合作的新作《太陽的孩子》,不同於鄭有傑先前作品《一年之初》(2006)、《陽陽》(2009)的風格,反而取徑於短片《潛規則》(2011)結合《野蓮香》(2012)的觀點,將視角進一步移向東台灣花蓮的現況,鄭有傑與勒嘎‧舒米的共同編劇,發揮一加一大於二的效果,讓我們知曉原來影像的抒情性是介入現世的力量。 《太陽的孩子》的劇情主軸改編於勒嘎‧舒米的母親舒米‧...
環境經濟
林柏寬
9月 23,2015
父母的收入能力會遺傳?!
大學開學的季節來到,有一份調查報告卻指出,為了還學貸,高達九成七的受訪學生準備在開學後繼續打工,半數以上的受訪學生坦承,打工將影響學業。無獨有偶,八月底也有一份調查報告指出,超過八成的台灣父母認為大學教育是子女達成人生目標的關鍵,近四成家長甚至認為取得碩士或更高學位是必要的。不過令人感傷的是,由於近年來台灣經濟發展停頓,許多父母常有阮囊羞澀之憾,光是家庭的基本開銷支出就已讓他們忙得捉襟見肘,...
文化研究
梅格
8 月 20,2015
【荷事生非】 我很醜可是我一樣好吃──醜食物在荷蘭
我原以為糧食浪費在台灣並不是個話題,我們這麼愛吃,網路上充斥著各地完整美食蒐集清單。和我同輩的朋友,可能都在不把飯粒吃完,以後會長滿臉雀斑、或娶麻臉老婆這樣的威脅中長大;再不然至少也都學過「誰知盤中飧,粒粒皆辛苦」的唐詩。直到看到引起各方討論的天下雜誌報導:台灣平均每人每年生產96公斤的廚餘、丟棄的食物價值高達30000元。報導說這樣的數量超越歐洲、亞洲地區,才想起我們也許會吃、懂吃、能吃,...
書評書介
朱宥勳
8 月 16,2015
再下去一定會有水源——讀吳明益《單車失竊記》
在《單車失竊記》的最後一章〈樹〉裡面,敘事者的朋友沙子帶著他去挖白蟻。小說描述白蟻為了尋找底下的水源,因此挖掘了形狀奇特的通道: 「白蟻的通道並非像懸了一個鉛墜子那般筆直朝下,而是有許多不必要的彎曲。…『再下去一定會有水源了。…就為了水。白蟻對失去水的耐受度很低,牠們一定要水,所以無論死掉多少白蟻、花費多少時間,牠們一定會不計代價地朝下挖,那是命定,那是本能。』…...
書評書介
晏山農
8 月 15,2015
演爛/濫了的《忠臣藏》──淺析《日本最漫長的一天》
書名:《日本最漫長的一天》 作者:半藤一利 譯者:楊慶慶、吳小萍、吳小敏 出版社:八旗文化 時間:2015年8月 1945年8月15日迫近正午,陽光如赤焰紋身,但幾乎全體日本國民都聚集於收音機前,耐心等候決定日本命運的「玉音放送」。十一點五十九分,播音員和田信賢劃破靜寂:「從現在開始,進行重要廣播,請全國的聽眾起立」。其後由情報局總裁下村宏宣布:「...
文化研究
陳威臣
8 月 10,2015
溫暖旅人心靈的月台蕎麥麵
很多到日本旅行的朋友們,應該都注意到日本很多車站的月台上,有一間小小的店面,裡頭販賣蕎麥麵或是烏龍麵等麵食的立食麵店吧,這些立食麵店也許在很多人看來,只是在便宜不過的東西,所以大部份的觀光客都把眼光放在種類多樣的鐵道便當(駅弁),但這些立食麵店卻遍佈日本全國各地的火車站,究竟這些立食麵店有何魅力跟有趣的地方呢? 最早這些立食麵店是從江戶時代的江戶屋台轉變而來的,由於麵類方便調理,...
中國問題
奉君山
8 月 09,2015
我們以為死亡離我們遠去,卻沒想到它從遠方款款而來 ─讀西藏自由文學獎現代詩首獎作品〈給無名者的情詩〉
這個夏天的台灣很不平靜。年輕的生命殞落了,換來一場運動的風起雲湧。在這個時候,重讀〈給無名者的情詩〉,是狂暴的自虐,也是不得不然的責任。身為台灣人,我有義務好好地去思索自己要如何面對他的死亡。 2008年的冬天,我和許多野草莓世代的夥伴一起,在自由廣場迎接了數十個早晨。當中最令人不敢忘卻的,恐怕還是11月11日。那天早上發生的事情,其實很單純,單純到令人難以忍受。...
‹
…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