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編輯推薦
連絡我們
關於想想
版權聲明
Thinking-Taiwan
小英教育基金會
合作媒體
Toggle navigation
FB
contact
rss
簡體
Thinking-Taiwan
小英教育基金會
合作媒體
聯絡我們
關於想想
版權聲明
編輯推薦
熱門文章
政策想想
教育文化
環境經濟
財政金融
全球脈動
國防外交
司法人權
媒體觀察
休閒育樂
政黨政治
主權兩岸
中國問題
社會安全
時事想想
想想副刊
文化研究
書評書介
歷史書寫
運動休閒
電影戲劇
音樂藝術
漫談時事
專欄作家
公民平台
简
熱門
首頁
政策想想
文章分類
媒體觀察
媒體觀察
阿圖賽
1 月 23,2017
【縮影人間】為什麼台灣人會仇視韓國人?
不知道從何時開始,台灣人遇到「韓國」,就有一股怨氣甚至仇恨湧上心頭;然而,在韓流文化之下,韓國影視音樂卻又席捲台灣,台灣哈韓的聲勢早已經超過當年的哈日風潮。 最近,韓國人來台旅遊的風氣盛行,台灣街頭到處可見韓國人的身影。然而,韓國觀光客來台遭到Jerry計程車隊司機性侵的新聞,不僅震驚台灣也影響台灣的觀光形象。只不過,這則新聞卻被台灣媒體以假新聞渲染成韓國痛批台灣治安差。...
媒體觀察
,
休閒育樂
劉彥甫
1 月 17,2017
新臺灣之光:遊戲〈返校〉的熱銷內涵
(本文內容涉及遊戲劇情,請斟酌閱讀) 「完美的恐怖氛圍,創造出緊張的遊戲經驗,合理流暢的劇情發人省思以及令人印象深刻的遊戲配樂,讓我想起來了經典遊戲〈沉默之丘Silent Hill〉。」臺灣遊戲〈Detention返校〉近日襲捲遊戲平台Steam,並引發國內外玩家好評如潮。若細究這款原汁原味臺灣製造的驚悚推理遊戲,其熱銷背後對歷史知識的斟酌,...
媒體觀察
吳傳立
10 月 20,2016
你侵害綜藝天王或大記者的言論自由了嗎?
言論自由的核心意義 綜藝天王在頒獎典禮上引起重大爭議的言論,以及報社大記者的爭議言論是否屬於「言論自由」?該不該予以尊重?要回答這些問題,必須先釐清言論自由的意義。 言論自由的第一層意義,在於「我們不應該摀著誰的嘴巴」。人人都必須能夠說想講的話,才能避免有誰有理無處說、有冤無處伸。 言論自由的第二層意義,在於「人人都可以反駁」。你有說話的自由,我當然也有反駁的自由。少了這層意義...
全球脈動
,
媒體觀察
楊虔豪
8 月 17,2016
【首爾想想】看看南韓「媒體人從政」 想想新聞的初衷與價值
筆名「司馬文武」的資深媒體人江春男,在赴任新加坡代表前,因酒駕而辭職,成為眾人熱議對象。酒駕及適任與否,已被談論多時,但有人藉司馬之例子拋出疑問,值得細加探討:「媒體人該不該從政?」近來,甚至台灣的前輩前來詢問南韓的例子。 放眼司馬之經歷,從報社記者、主管,到2000年陳水扁總統上任時,成為就職演說撰稿人之一,隨後獲任國安會副秘書長;二次政權輪替後,返回報業,擔任全職顧問與專欄作家,...
媒體觀察
江雅綺
1 月 28,2016
遠傳併中嘉案的三大疑點
中嘉案的交易,上周五(1/22)NCC舉辦公聽會,筆者全程在現場,在場發言的人士有支持者、也有反對者。沒想到過了一個極寒的周末,前天(1/27)NCC已宣布通過本案,對於這樣的結果,筆者心中有三大疑點: 公聽會當天,支持者最常見的理由是:「有線電視已高度競爭、低利化,需要整併。」但在申請人的營運計畫書中,我們發現本投資案的資金來源,可分為股本投資:(含外資資金注入約33億元台幣、...
媒體觀察
楊虔豪
12 月 31,2015
【首爾想想】 台灣主播「女人天下」20年,南韓現在才出第一人
「我們不倒向任何一方,只想將真相傳遞給各位。具公正性、信賴感與品格的新聞,我們在MBN《8點新聞》相見。」 最近,南韓出現電視史上第一位單獨播報晚間新聞的女主播。被譽為近代知名度最高的南韓女記者金柱夏,自本月起擔任有線電視台MBN《8點新聞》的主持工作。 在南韓女大學生心目中,金柱夏具「女神」般的地位。她的低沉嗓音與穩重形象出眾,往年雜誌所實施的調查中,向來是南韓年輕人的標竿,被選作...
媒體觀察
江雅綺
12 月 08,2015
內容OTT,資金OTT,法律呢?
據媒體報導,具解放軍色彩的外資、即將買進台灣的東森電視集團,同時間,對比著攸關媒體產業發展的《廣電三法》仍困在立院協商中寸步難行,外資進擊,內資卡關,充分映照出台灣媒體內容產業的困境。 所謂的OTT(Over the Top),一般是指透過網路提供影音內容與服務應用,例如youtube 和line,都是OTT的典型。 除了上述原本就興起於網路上的服務與應用,OTT也包括傳統媒體的數位化,...
全球脈動
,
媒體觀察
,
主權兩岸
,
中國問題
林育立
11 月 07,2015
歐洲比馬英九更關心台灣民心向背
德國媒體今天在第一時間以顯著篇幅,報導兩岸領導人在新加坡的「歷史性」會晤,但也指出台灣民意並不支持兩岸走太近,馬習會對國民黨的選情可能會造成傷害。 影響力廣大的《明鏡週刊》(Der Spiegel)和《時代週報》(Die Zeit),下的標題都是「我們都是一家人」,馬上讓讀者聯想到統一前的東德和西德。 德國媒體在過去的報導中,常引述中方的說法,指台灣是「叛亂的省份」,...
媒體觀察
囁
10 月 22,2015
《原來你都在》沒有說的事──從裹小腳到高跟鞋
自三商美邦人壽於2015年10月6日推出清新形象廣告《原來你都在》至今,引起社會各界不少迴響與熱烈討論,特別是當男主角(石頭飾演)描述自己第一次成交業務時的興奮,有如在棒球場上揮擊出響亮全壘打時的喜悅,此舉更引起保險業務基層的普遍共鳴。但必須強調的是,在一個充滿感動、形象清新與公司團結的廣告行銷背後,卻同時深刻默許、反映出社會主流對勞動者與性別的種種壓迫。 從裹小腳到高跟鞋...
媒體觀察
曹家榮
10 月 02,2015
「起鬨」造神的年代,得社群者得天下?
2016年的總統大選即將到來。引人注目的不僅是各政黨內部的整合情況,或是候選人們陸續端出的政策牛肉。對於某些人來說,2016大選的另一個關注重點是:社群媒體將在此次選舉中帶來什麼樣的影響? 其實對於社群媒體力量的關注,早在去年九合一大選中表露無遺。例如,有不少的評論都指出,柯文哲之所以能夠以素人之姿當選台北市長,除去對手因素之外,其競選團隊針對社群媒體的經營乃是重要助力。也因此,...
‹
1
2
3
4
5
6
7
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