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編輯推薦
連絡我們
關於想想
版權聲明
Thinking-Taiwan
小英教育基金會
合作媒體
Toggle navigation
FB
contact
rss
簡體
Thinking-Taiwan
小英教育基金會
合作媒體
關於想想
版權聲明
編輯推薦
熱門文章
政策想想
教育文化
環境經濟
財政金融
全球脈動
國防外交
司法人權
媒體觀察
休閒育樂
政黨政治
主權兩岸
中國問題
社會安全
時事想想
想想副刊
文化研究
書評書介
歷史書寫
運動休閒
電影戲劇
音樂藝術
漫談時事
專欄作家
公民平台
简
熱門
首頁
政策想想
文章分類
媒體觀察
媒體觀察
廖偉翔
12 月 05,2012
面對媒體巨獸,我們應奮起抵抗
這幾天媒體製造出來的「禮貌」喧囂,千萬不要模糊了媒體壟斷的真正問題焦點。 壹傳媒股權交易案的買家浮上檯面之後,由青年學子發起的「反媒體巨獸青年聯盟」,在行政院外冒雨靜坐,要求陳沖院長出面說明。這些行動在不被主流媒體所報導的艱困情況下、外媒如BBC卻詳實記錄,在在顯示媒體巨獸即將到來,已產生了寒蟬效應。 難能可貴的是,...
媒體觀察
羅毓嘉
12 月 03,2012
抗爭要有禮貌,與一句髒話
近日鬧得沸沸揚揚的壹傳媒易手案,中研院人社中心研究員施俊吉先生一語道破:「併購壹傳媒的動機,不在經濟,而在政治利益。」因此,反對壹傳媒易手,重點在捍衛全民的政治利益,不讓單一媒體集團主導國內言論市場流通自由度的戰鬥。是捍衛兩岸繼續維持現狀的戰鬥。是捍衛多元化主張傳播權的戰鬥,更是捍衛言論自由,使之不隨著一家媒體巨獸的獨大而化為烏有的問題。施俊吉先生說,這是台灣的民主社會能否續存的問題。一句話--...
媒體觀察
許建榮
10 月 26,2012
台灣媒體「香港化」:現在進行式
中國國民黨政府自1949年遷移到台灣以後,就嚴厲控制傳播媒體,一直到1988年解除報禁,台灣新聞自由才算是跨出一大步。新聞自由是對極權政府的最大威脅,也正是如此,國民黨能在1986年允許反對黨民主進步黨的成立,接著在1987年解除戒嚴,但遲至1988年才解除報禁。1992年,被稱為「思想叛亂罪」的刑法100條修正案通過後,台灣才得以享有完全的言論自由。至此,台灣的新聞自由才真正的落實...
媒體觀察
劉夏如
10 月 20,2012
日本媒體改革進行式:報紙與電視的數位大革命(上)
如果說,福島核災是一場現代版的「關原之戰」,讓日本反核與擁核勢力逆轉,這場史無前例的災變也對傳統媒體與新興媒體的角力,產生決定性的影響。 紐約時報東京支局長馬丁.法克勒(Martin Fackler)七月初出版《說不出真相的日本報紙》,至九月中已經再版四次,該書峻烈批評日本獨特的「記者俱樂部(Kisha Club)」傳統,只能配合官僚公關稿,無能探究核災真相,扮演權力監督角色。...
媒體觀察
劉夏如
10 月 20,2012
日本媒體改革進行式:報紙與電視的數位大革命(下)
2007年1月問世的「niconico動畫」(日語:ニコニコ動画,乃正式登錄的商標名號,一般暱稱「NICO動」)是一個類似YouTube, USTREAM的影片分享網站,由NIWANGO公司經營,該公司董事即為日本最大BBS「2ch」的創辦人西村博之。 「NICO動」網站內容實際分「動畫(自製影片分享)」、「生放送(NICO動團隊製作的網路直播)」、「靜畫(漫畫插圖電子書)」、「...
媒體觀察
,
主權兩岸
許建榮
10 月 17,2012
蘋果的美麗與哀愁
2001年,壹週刊進入台灣,香港狗仔文化正式入侵台灣(台媒說法),政商名流人人自危。2003年,蘋果日報更衝擊台灣報業生態。2012年,黎智英決定出售壹週刊、蘋果日報、壹電視,退出台灣市場。 戒嚴時期,老闆身兼國民黨中常委的聯合報與中國時報幾乎壟斷全國性報紙市場。1979年8月,中國時報宣布該報發行量超過100萬份,在1986年9月1日則宣布達到120萬份;聯合報不甘示弱,...
媒體觀察
佛國喬
10 月 04,2012
台灣媒體裏的中國幽魂
戰後以來,除了少許敢與中國國民黨對立的媒體之外,中國民族認同一直是台灣媒體界最核心的工作宗旨,余紀忠、蔡衍明都不諱言對於台灣被中國併吞的期待,王效蘭則直說「別叫我台灣人」、「你們台灣人真可惡」(後者指尖閣諸島爭議);認同本身無可厚非,但支撐該認同的權力機制如何運作,就值得大大檢討了。 《戒嚴遺產》 在兩蔣時期,這類媒體一直與國民教育洗腦工程互相支援,並且憑著「...
媒體觀察
呂東熹
10 月 02,2012
記者更加沉默 媒體工會更加式微
近月來,因為旺旺《中時》併購中嘉事件相關效應,引發新聞界在9月1日記者節發起大規模遊行。這是繼18年前,因《自立》經營權移轉之後,新聞界再次走上街頭,而且規模更甚18年前。 緊接著,香港《壹傳媒》集團在9月3日宣佈,正與第三方洽談台灣壹傳媒集團灣三家平面印刷之購買事宜。10月1日下午,壹電視宣布易主,由有線電視系統台三大霸主之一,年代電視董事長練台生接手。這兩起事件,...
媒體觀察
,
主權兩岸
,
中國問題
許建榮
9月 28,2012
中國的那道防火牆(下)
如前文所述,中國不昔鉅資投入網路監控,目的就是打壓任何有可能讓人民發表異議聲音的網路空間。就以與我們生活息息相關的臉書(FACEBOOK)為例,你很難想像,當我們每天在臉書上瀏覽朋友動態時,中國的網友無法登上臉書,只能透過自由門繞境進入臉書。通常中國網友使用山寨版臉書但採「實名制」的「人人網」,實名制度也正代表著中國對網路的嚴格監控。 或許,台灣人對於中國封鎖其國內網路言論應該不會感到意外...
媒體觀察
,
主權兩岸
,
中國問題
許建榮
9月 27,2012
中國的那道防火牆(上)
2012年中國「維持穩定」的預算高達7,017億元人民幣超越國防預算的6,702億元人民幣,據此,反共者的評論皆認為中國政府最大的敵人是自己的人民,而非有領土紛爭的外國與其競爭對手美國。 為了維持政權穩定,中國除了試圖維持既有的社會秩序外,思想控制是更重要的一環。由於網路提供了「異議」存在的空間,從1994年開始,中國為控制網路言論,官方至少已經實施了37項法令加以限制。...
‹
1
2
3
4
5
6
7
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