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編輯推薦
連絡我們
關於想想
版權聲明
Thinking-Taiwan
小英教育基金會
合作媒體
Toggle navigation
FB
contact
rss
簡體
Thinking-Taiwan
小英教育基金會
合作媒體
聯絡我們
關於想想
版權聲明
編輯推薦
熱門文章
政策想想
教育文化
環境經濟
財政金融
全球脈動
國防外交
司法人權
媒體觀察
休閒育樂
政黨政治
主權兩岸
中國問題
社會安全
時事想想
想想副刊
文化研究
書評書介
歷史書寫
運動休閒
電影戲劇
音樂藝術
漫談時事
專欄作家
公民平台
简
熱門
首頁
文章分類
媒體觀察熱門
教育文化
,
書評書介
,
媒體觀察
史英
11 月 02,2017
房思琪的國文課(上)
好多人告訴我,房思琪那本書他不敢看,說看了太難過;其實,我就是因為不敢看,才問他們書裡寫些什麼。如今,事情過了許久,陳星的不起訴也如預期定案了,再沒有逃避的藉口;而作者連生命都不顧還堅持要把事情寫出來,我們更不能假裝沒看到。 那麼,我看到了什麼呢?我看到的,無論怎麼說,就是一個「慘」字;關於這事情的慘,相關的評論、解析、言說已經有許多,或者,我就來談一個林奕含自己提出來的問題,...
全球脈動
,
媒體觀察
新一
4 月 12,2013
【時事想想】鐵娘子踢到中國鐵板
外號「鐵娘子」 (Iron Lady) 的柴契爾夫人日前逝世。她在擔任英國首相期間 (1979-1990) 以鐵腕手段叱吒英國政壇,上台後便在財政上緊縮開支、經濟上民營化、社會政策則大幅削減社福支出…等,並招徠英國強大的工會與工人的嚴重反彈。然而,強悍的柴契爾,依舊拋出那句經典的名言:「別無選擇」(There is No Alternative — TINA)。...
媒體觀察
賀陳旦
9月 01,2015
省思新媒體的產業策略:「黨政軍退出媒體」對民進黨的時代意義
一個月前,遠傳宣稱以債權方式,而非投資入股方式,取得中嘉經營權。手法新、手筆大,輿論譁然。天下人都知道,這個創新的財務架構是為了迴避「黨政軍退出媒體」(簡稱「三退」)的法條,只有主事的通訊傳播委員會裝作不知道這筆台灣最大有線電視網易主的交易。 事實上從十二年前此法條載入廣電三法以來,每兩三年,就發生大公司往媒體發展碰到「三退」障礙的事件。通傳會(NCC)也都一貫以愛莫能助的態度,...
媒體觀察
Mattel
五月 06,2013
【週一想想】數字台灣:台灣新聞自由度
兒子在中國有大筆投資事業的國民黨大老江丙坤,日前呼籲台灣引進中國官媒中央電台以及鳳凰衛視到台灣,「解決」台灣媒體亂象。外界對江丙坤的呼籲,當然是一片嘩然,批評聲浪不斷;不過,也去中國資助教育的王建煊對江丙坤此倡議則是讚不絕口。兩位國民黨一黨專政時期培養出來的政治官僚,其看法真是令人不知今夕是何夕。 表一:台灣新聞自由資料圖表。(作者製圖,整理自Freedom House資料)(註:...
媒體觀察
阿圖賽
1 月 23,2017
【縮影人間】為什麼台灣人會仇視韓國人?
不知道從何時開始,台灣人遇到「韓國」,就有一股怨氣甚至仇恨湧上心頭;然而,在韓流文化之下,韓國影視音樂卻又席捲台灣,台灣哈韓的聲勢早已經超過當年的哈日風潮。 最近,韓國人來台旅遊的風氣盛行,台灣街頭到處可見韓國人的身影。然而,韓國觀光客來台遭到Jerry計程車隊司機性侵的新聞,不僅震驚台灣也影響台灣的觀光形象。只不過,這則新聞卻被台灣媒體以假新聞渲染成韓國痛批台灣治安差。...
媒體觀察
劉彥甫
11 月 19,2018
迎戰假新聞:揪出帶風向的機器人
隨著國安局坦承中國及境外敵對勢力,主動介入及引導網路輿論發展方向,干擾國家機制有效運作,美國在臺協會主席莫健亦指證,臺灣是受假新聞衝擊最嚴重的地方,都是導致本月底公投與地方大選的結果,動靜觀瞻備受國際矚目。儘管臺灣公民社會努力查核假新聞,並檢舉PTT帳號在網路上不停轉賣,但如果影響臺灣選情的是「機器人」,臺灣在不能遏止的情形下,如何從他國的經驗中學習,揪出查找這些帶有惡意的機器人,就是本文的核心...
媒體觀察
林琮盛
12 月 06,2014
得網路社群者,得天下?
2011年,「茉莉花革命」狂風暴雨地從北非席捲到阿拉伯地區,導致突尼西亞、埃及、利比亞、敘利亞的威權政府崩解,也在幾個阿拉伯國家引起社會動盪。 這波革命的起因,源自於一個失業多年的青年,為了謀生,擺設水果攤,竟被警察以無照攤販為由,沒收水果攤。隨後,這名年輕人憤而自焚。 自焚的畫面透過臉書(Facebook)、推特(twitter)等社群網站和手機快速傳播,...
媒體觀察
呂東熹
3 月 27,2013
素描黎智英三之一:不處危牆、又在危牆下
我跟黎智英不熟,因為只有工作三個月,見過幾次面、開過幾次會、吃過兩頓飯,那是2002年9月至12月之間的事,所以對他並不算了解。這篇文章,主要是在《蘋果日報》三個月的文化洗腦,以及觀察他在台灣10幾年來辦報的淺見,算為自己人生一段經歷,做個註腳。 算起來,應該是30年前的故事。這是黎智英說過的,一個「不處危牆下」的故事,以下我用第一人稱來敘述:「20年前,我曾經與人合夥做生意,當時,...
媒體觀察
,
主權兩岸
,
中國問題
許建榮
9月 27,2012
中國的那道防火牆(上)
2012年中國「維持穩定」的預算高達7,017億元人民幣超越國防預算的6,702億元人民幣,據此,反共者的評論皆認為中國政府最大的敵人是自己的人民,而非有領土紛爭的外國與其競爭對手美國。 為了維持政權穩定,中國除了試圖維持既有的社會秩序外,思想控制是更重要的一環。由於網路提供了「異議」存在的空間,從1994年開始,中國為控制網路言論,官方至少已經實施了37項法令加以限制。...
媒體觀察
黃又嘉 Uga Huang
7 月 29,2015
【荷事生非】 時事懶人包?荷蘭新聞做給你
在荷蘭這個高度「英語化」的社會待久了,做為外來者可能會開始習慣「講英語就欸通啦」這件事,漸漸忘了荷蘭人是講荷蘭文的。不過還是有以下情況提醒著人,這兒不是個英語系國家:政府公文、電話帳單、和荷蘭新聞。一次意外收看了荷蘭新聞台後(即便隔著一大片荷語屏障),我對荷蘭新聞的好奇心大開:究竟荷蘭新聞都報些什麼?又和台灣有什麼不同?幾個月隔著翻譯收看荷蘭新聞後,認為有些值得分享的觀察,故為此文。...
1
2
3
4
5
6
7
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