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為文字記者
自三商美邦人壽於2015年10月6日推出清新形象廣告《原來你都在》至今,引起社會各界不少迴響與熱烈討論,特別是當男主角(石頭飾演)描述自己第一次成交業務時的興奮,有如在棒球場上揮擊出響亮全壘打時的喜悅,此舉更引起保險業務基層的普遍共鳴。但必須強調的是,在一個充滿感動、形象清新與公司團結的廣告行銷背後,卻同時深刻默許、反映出社會主流對勞動者與性別的種種壓迫。
從裹小腳到高跟鞋
《原來你都在》是一個高度具有爭議的文本,其不僅呈現出保險業務的種種辛勞之外,裡面更不時充斥著父權主義式的壓迫與默許,特別是女主角(叮噹飾演)因長期穿著高跟鞋而擔心磨傷腳跟時,隨手用OK繃貼在腳跟減緩磨損(影片1:03秒)。對於女性白領階層而言,類似的景象並不陌生,腳跟磨損的案例並非僅止於保險業務,同樣場景也時常發生在各個社會行業之中,不論是在高階的主管會議或在百貨公司的妝品專櫃場合。
當光鮮亮麗的女性勞工們穿著高跟鞋,就可能隨時面臨腳跟破皮的問題,或甚至是必須一邊流著血一邊工作,或是可能面臨因久站而靜脈曲張的病痛。而這些真實存在於社會中的問題,影片(1:19秒)卻選擇性的隱藏、挪用與誤置,僅以零碎的影像「片斷進行拼貼」,並且配合感人的音樂將一切的女性勞動的辛勞予以合理化、美化或甚至迪士尼化了(disneyization)。
對女性身體的控制與束縛,自東亞傳統文化的裹小腳以降,現代性的父權主義則以另一種更為高竿、隱晦的發明進而從事性別的身體壓迫,它同樣也是一種非人性化的設計,但是卻被主流社會文化包裝成充滿時尚、性感且高貴的設計。
在一個充滿壓迫的制度下,女性穿著高跟鞋被視為得體、性感且是正式場合中的(國際)禮儀或企業潛規則。或許有人會質疑:「愛美不就是女人的天性嗎?」雖然愛美究竟是不是女人的天性我並不清楚,但是「美感」本身難道不也是社會建構的產物?
此外,影片(1:27秒與3:17秒)中更不時強化了女性在家庭倫理中必須扮演照顧孩童的角色身分,女主角在拜訪客戶的同時,必須時時刻刻、溫柔且細心地照顧女孩,從高跟鞋到女主角對孩童的溫容體貼,以至於婦人對女主角的高度肯定,該影片似乎希望向社會傳達「一位成功的女性就必須成為兼顧事業與家庭的良妻賢母」的重要訊息,筆者在此不禁懷疑這究竟是廣告商的刻意安排,亦或是與護家盟有關?
情緒勞動、道德風險與孤獨的鬥爭
不論是小說、戲劇或是電影,業務充斥於社會各個領域之中,並且總是被賦予自信、衝勁、樂觀的身分想像;但是,這樣的想像不僅是一種被嚴謹篩選、訓練與包裝出來的過程,更是一種容易被忽視的勞動辛勞,影片短短的五分鐘內,我們可以看見女主角永遠保持著微笑,但是在現實中的業務,所要保持的微笑就不僅止短短的五分鐘,而是日復一日、重複地與客戶、同業甚至是與老闆的應酬、喝酒與交陪。
身為一個服務業的勞動者,所必須付出的辛勞除了銷售產品本身,更重要地是必須無時無刻偽裝自己的情緒與感情,而在這層偽裝之下,情緒的付出逐漸被社會視為理所當然的事情;僅管業務可能面對各種無理的要求,永遠的保持微笑則成為企業所期待的業務首要條件之一。
業務的表情並不是屬於勞動者自己的表情,而是公司所要求的表情。
不僅於此,業務更必須時時刻刻遭受道德風險的考驗,對於一個有良心的保險業務員來說,如何將適合的保險工具推薦給真正需要的人身上,並且與業績獎金兩者之間的平衡,這不僅考驗業務員的行銷技巧,更無時無刻考驗著自己的道德。
最後,當女主角(叮噹飾演)完成第一筆交易之後,影片(4:32秒)中所呈現是女主角不斷獲得同儕們的讚賞與鼓勵,但是對比於現實的社會生活,以及對比於影片中女主角做為一個業務新人請同事喝咖啡(0:29秒)的潛規則,影片中所傳達的美麗似乎顯得過於失真,因為在現實上,基層業務除了與市場鬥爭之外,也必須與自己的同行鬥爭,如何想盡辦法透過人脈的介紹、認識與推薦來認識潛力客戶,或是如何比其他同儕更早一步挖掘金主,以達到本月最佳模範員工的獎勵與利潤,對於保險業務而言,他們身處於極端個人主義式的獎金工作制度,而其中所真正承擔的是工作中那永無止盡的孤獨與寂寞。
簡短五分鐘的影片中,僅有一件事情是千真萬確的,那就是社會大多對於保險推銷員總是抱持著厭煩與拒絕的態度。
期望以人本為中心的社會與企業
回到現實,在政府大力推崇性別主流化與社會企業的官僚政策之下,《原來你都在》似乎是一個不合時宜的廣告行銷,因為影片中所呈現的內容與隱喻,紮實地將政府政策的空洞之處抨擊的體無完膚。
必須強調的是,筆者並非反對美感本身,而是希求社會的「美感」應該是建立在更符合人性的設計與需求之上。而所謂性別平權與社會企業,應該是更清楚地理解社會中的壓迫與現實中人的生活,並且改善現有的壓迫處境,並且將理念建立在以人本為中心的想像之中;否則不論是社會企業、兩性平權政策、又或是《原來你都在》等微電影式的溫馨行銷伎倆,其中不僅少了人味,對於真正在辛苦工作的業務員來說,ㄧ切更顯得矯情!
【註一】迪士尼化(disneyization):一種表演的勞動過程,勞動工作不僅止於生產,同時也包括情緒與表情的勞動,而在迪士尼樂園的美好想像之下,這些勞動過程與壓迫卻是隱晦且被視為理所當然的情況,詳情可參閱Alan Bryman的《The Disneyization of Society》
【註二】情緒/情感勞動:詳情可參閱國內學者藍佩嘉(1998)〈銷售女體,女體勞動:百貨專櫃化妝品 女銷售員的身體勞動〉一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