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旺中遊行速記

友善列印版本

9/1傍晚剛從「反旺中」遊行回來,匆匆寫下幾點觀察:

(1)人數多,主辦單位說5000人,應該有。(人數之多讓人意外。)
(2)參與者多是年輕人、學生,約佔八九成。隊伍充滿朝氣。
(3)到達定點,人數可能剩下不到1/3,或許走累了回家。(另一可能是NCC大樓前腹地太小。)

總之,參與這個遊行,讓人有empowered的感覺。

路上,分別和5-6個大學生、碩士研究生(有的是清大中國學程的畢業碩士)聊天討論。

(1)問一個今年上社會所的年輕朋友(他擔任糾察隊,經常搞校際串聯):

你們在反旺中內部討論時,會討論(評估)中國因素的效應嗎?」

他說:「大致不會... (國家)認同問題不太會談... 像最近的釣魚台事件,學生也不關心,若是以前,可能會變成另一個保釣愛國運動...」 

這段話轉述可能不夠精確,但我的理解是:

這位學生及其同儕,代表著「一定數量」的年輕運動者,他們對國家認同議題(包括兩岸問題、主權等等)不感興趣。他們對釣魚台問題的歷史性大概也不甚了了,甚至充滿誤解。他們似乎是把洗澡水(「令人疲倦或厭倦的藍綠認同紛爭」) 和裡頭的小孩們(「嚴肅的認同議題討論」)都一股腦兒倒掉了。

其實,這次運動中年輕組織者對於中國因素深思謀慮者也不少,但世代間,對於台灣的國家地位、主權、中國威脅(中國機會)等感受,存在著感受上或判斷上的差異。世代經驗如何互相inform? 互相傳遞?而不是單向傳輸,是個有趣而挑戰的議題。

(2)隊伍中的人群青年有活力,但感覺許多可能初次(或不常)上街頭。指揮群的「聲量強度」不高,指揮車少了點(可能沒料到人數這麼多),有些戲劇性、但不凸顯,沿路帶口號也不多。若能推論,這是一個正在興起中的新社會運動世代。

(3)隊伍最後是台聯、傳統台獨等團體。有一些團體發傳單,拿到一張「台灣國總部」傳單,號召群眾參加在凱道的「第八屆升旗」。這個團體會長是史明。這支殿後的隊伍、鑼鼓喧天、演講激昂、鏗鏘有力,多是中老年長者。從他們身上,彷彿看到幾十年來民主抗爭、國族運動的變化痕跡,引人沉吟,心裡既有微笑,也有心酸。

(4)她們大部分都不知道有個「台灣守護民主平台」,或者印象模糊。平台成員最近勤於寫文章,刊登於《蘋果》、《自由》等報論壇,《新新聞》和《財訊》更是每期至少一篇,都掛平台成員之名。我們這個「閱報讀雜誌世代」,和二十幾歲的「FB世代」,所使用的媒介,真的差異很大。有的學生讀到我們的文章,不是直接在報紙雜誌(包括其網路版)讀到,而是通過FB等social media 轉載。

把這份「速記」和朋友分享。

T(我的世代)問:
所以這些不要洗澡水和小孩的年輕人到底為何反旺中?

我回應:
反媒體怪獸壟斷,要新聞倫理,反旺中打壓學者、打壓學生(旺中阿林放聲要控告陳為廷,清大人社系學生,)。尤其最後一點觸動很多學生的神經吧(惹到「鄉民」啦)。

T又問:
但我真得不瞭解年輕一代,怎麼把「新聞倫理」這樣的普世價值,與他們關注的切身權益(學生被打壓)連在一起。假如你從台聯隊伍看到辛酸,那怎麼吸引年輕一代關切更大的議題?

我回應:
世代經驗如何互相inform? 互相傳遞?而不是單向傳輸。
我們「中老年人」很難用我們的思維架構吸引他們關切所謂更大的議題——
除非外部世界的突然斷裂,所謂 external shock,戰爭、大蕭條、被佔領併吞etc。當年輕世代覺得這個世界是「他們的」,未來命運好壞都要「他們自己承擔」,這樣,我們的擔心便會顯得多餘而老氣了。

M(年近六十的「老黨外」)寫道:
在中時門口整隊演講時,史明的車隊就到了。排在隊伍後面。(上次反核遊行則是插隊。)一面擊鼓一面用麥克風呼喊。剛好聽到前面指揮車廣播輪到娟芬演講,於是我走到史明的車隊前,叫車頂上拿麥克風的女人下來。她下來,我劈頭就說:現在是張娟芬在演講,請你不要講話,叫那個打鼓的停下。

K(年過三十博士生):
年長者們的遊行,像是愛國歌曲比賽。

我覺得年輕一代人的問題在於沒有歷史感,學校教的「符合憲法精神」,講的歷史卻好像是別人的,隨國民黨政權來台灣的那代和二代像是「失根的蘭花」,其實他們對個人在大歷史當中的位置,是清楚的。我覺得我們才衰,到現在還不能寫和讀自己的歷史,誰才是失根的蘭花?

有國族以前必須先要有一個國族的歷史,我們精神錯亂的歷史課本 is not helping at all。後殖民社會的國族從反抗的論述中而生,而我們過去殖民統治者還沒全盤檢討認錯之前,就搖身一變成為民選的本土執政黨。第一步是好好編歷史課本。

H(四十歲左右大學教師):
主辦單位宣稱6000人,不過,我估大概不是超過5000人。

學生站出來是很好,有一部分是傳科相關系所,他們的老師也來不少;另一部分是實在看不過去的。

我剛才與幾位帶頭的學生晚上有聚會。他們從731忙到現在,但是一些ngo就是想要來收割。... 有點太離譜。

你的中國因素觀察很好。年輕的學生可以算是自發的獨派,他們將台灣人的認同視為理所當然,更準確地講,與其說他們在意蔡衍明的親中立場,不如說,而是他的手法粗暴,傷害了台灣的民主。

S(音樂創作,參與人權運動):「台灣守護民主平台」,也有一種可能,對他們來說,文章字太多了。因為你問,他們不好意思說實話,勉強回答說看過轉貼,哈哈!(我猜啦!)

E嘲笑:
會覺得有被empowered,是你老了!

9/1大晴天,印象中,N年不見如此清一色青年、大學生為主的大遊行,據說M君還被太陽曬傷了。(更多好玩的討論,待續~)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