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編輯推薦
連絡我們
關於想想
版權聲明
Thinking-Taiwan
小英教育基金會
合作媒體
Toggle navigation
FB
contact
rss
簡體
小英教育基金會
合作媒體
關於想想
版權聲明
編輯推薦
熱門文章
政策想想
教育文化
環境經濟
財政金融
全球脈動
國防外交
司法人權
媒體觀察
休閒育樂
政黨政治
主權兩岸
中國問題
社會安全
時事想想
想想副刊
文化研究
書評書介
歷史書寫
運動休閒
電影戲劇
音樂藝術
漫談時事
專欄作家
公民平台
简
熱門
首頁
政策想想
文章分類
教育文化
教育文化
秦靖
12 月 29,2016
PISA優異很風光?十二年國教拔掉了優秀學生
世界各國進行教育改革時,莫不以拔尖扶弱、成就每一個孩子為最高指導原則。提拔頂尖學生、扶持學習弱勢學生,全面提升學生的學習效果。 2015年臺灣15歲學生(國三生或高一生)進行PISA國際評量施測,2016年成績出爐後,台灣學生在數學成績方面表現優異,排名全球72個國家中的第四名,好不風光。但是表面數據背後的內涵分析卻驗證了許多第一線教師對於十二年國教的擔憂,那就是,扶弱不明顯,『拔...
教育文化
陳怡秀
12 月 28,2016
【日本想想】選定地方觀光特色學問大:腳踏實地的納豆小姐和被打臉的哥吉拉
發展觀光產業,可以為地方帶來前所未有的巨大商機,也有可能讓在地人迷失方向而忘卻真正重要的事,可說是運用拿捏皆學問的兩面刃。結語似乎已經在一開頭就說完了,那麼先來問個問題好了:「納豆」跟「哥吉拉」,哪個當賣點比較吸引你呢? 茨城縣的水戶市,距離東京都約兩小時車程,最有名的莫過於「水戶黃門」這號人物。水戶黃門是水戶藩第二任藩主德川光圀,「退休」後到日本各地遊歷、懲奸除惡,...
教育文化
江河清
12 月 25,2016
「子女教育,父母決定」嗎?Think again
在婚姻平權辯論中,最詭異的現象就是反對者一直把不相干的性別平等教育拉來批判,他們最主要的口號是「子女教育,父母決定」。這個口號有好幾個問題,首先,它強調以「父母」身份為主體指導教育,而不是以孩子為主體。我國《國民教育法》和當代主要教育理論都強調教育的民主化,以學生為教育主體,所有其他人則是扮演協助學習的角色,但這個口號不但特別特別強調「父母」的身份,甚至是一個具有決定權的角色。...
教育文化
劉威良
12 月 21,2016
正面看待學校性教育
最近一位旅居德國多年的長輩好友,回台灣看到同性婚姻平權中提到學校的性教育。她擔憂地發訊息說,台灣越來越亂,婚姻平權促進者要求從幼稚園到高中的教育都要談性。她甚至聽說有幼稚園老師與幼童說,小孩是從母親下體生出來的,把小孩嚇到不敢上廁所。她覺得這樣會天下大亂。我安慰她說,我們過去不談,不見得就是對的。她覺得台灣這樣亂改不好,我說,台灣人學習力很強,我們要對自己有信心。...
教育文化
P’Ming
12 月 18,2016
淺談東南亞研究:誕生、成長、移轉、挑戰
台灣在地理上鄰近東南亞,但是在心理上卻距離東南亞相當遙遠。在課本有限的內容之外,台灣人對東南亞文化的認識,來自於充滿偏見的觀光節目;對東南亞政治的(不)了解,來自於枯燥難懂的國際新聞;對東南亞人民的印象,來自於被汙名化的逃跑外勞,以及講著陌生語言的外籍配偶。對於東南亞的無知,多少反映出東南亞研究長期以來在台灣不被重視的情形。東南亞研究,是一個伴隨東南亞歷史而發展出來的學術領域,...
教育文化
阿圖賽
12 月 12,2016
【縮影人間】孤獨的職人身影
日幣最近跌到2016年2月以來的新低,讓喜愛到日本遊玩的台灣人興奮不已。根據日本政府觀光局統計,2016年1月至10月,台灣人前往日本旅遊人數高達358.81萬人。前往日本旅遊的台灣觀光客,通常一定帶著不少戰利品回來,因為日本實在是採買的好地方,原因除了日本各種消費品樣式新穎外,主要還是因為台灣人肯定日本產品的品質。 談到日本的產品,不得不提及日本的職人文化,日本職人生產的日常生活器具,...
教育文化
,
歷史書寫
晏山農
12 月 06,2016
【山農說書】回到七○年代──陳映真眼中的台灣
2016已然走到尾聲,太多的板塊位移,太多的名人故去,總覺世界瞬間多了數不清的斷層帶,有些影像就此戛然而止,有些才剛展開扉頁,這其中王拓的猝逝以及陳映真的訃聞傳出,最是讓我傷逝,因為兩人都識得,更因自己的慘綠少年布幕逐漸落下而暗自歎氣。得尋蹤七〇年代──台灣再尋根與不斷提問的開始,當今政治、經濟、社會、文化的諸多轇轕都溯源於此。 由於白色恐怖,...
教育文化
萊拉/伊斯坦堡情旅日記
12 月 01,2016
【伊斯坦堡想想】一塊布的反思
古蘭經33章59節:「先知啊!你應當對你的妻子、女兒以及信士們的婦女說,她們應當用外衣遮蔽自己的身體,這樣最容易被人辨認而不受侵擾,安拉是至赦至慈的主。」 居住在公民有95%以上為穆斯林,在1930年代開始西化改革的土耳其,幾乎每天都擺盪在伊斯蘭文化與西方文化之間。以我居住的伊斯坦堡來說,崇尚伊斯蘭文化和西方文化的人各有比例,一條街上可以看見許多面貌。...
教育文化
洪聖斐
11 月 24,2016
教育不應淪為「雞生蛋、蛋生雞」問題
身心障礙在總人口數中有其一定比例,隨著少子女化趨勢,特教學生(如智障)自然也會逐漸減少,但98學年度至今國中小「學習障礙」學生人數卻呈急遽增加(達五成之多),104學年度已近1.7萬人之多。 因著這些新興特殊需求學生的增加,相關專家學者的領域研究和特教老師的編制也隨之茁壯。如以資源班師生比1:10(或1:8)為基礎,保守估算可陸續新聘570(或700)多位特教老師,...
教育文化
晏山農
11 月 22,2016
【山農說書】關於宗教,我們其實很無知
台北城剛經歷了一場熱鬧四天的青山王出巡盛事,鑼鼓喧天、煙火四射以及諸神將齊出的儀祭大演出,讓已然破敗灰暗的艋舺地區綻放它的另類生命,也確實吸引各地好奇者(特別是年輕人)的目光。 青山祭和大龍峒保安宮的大道公出巡、大稻埕霞海迎城隍,共組為台北三大廟會慶典,分別在春夏秋讓緊湊忙碌的台北滿布穿乎古今虛實的光影路徑,庶民文化得以厚實的鋪陳下去;但三大廟會集於西區,而號稱天龍高原的大安、...
‹
…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