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編輯推薦
連絡我們
關於想想
版權聲明
Thinking-Taiwan
小英教育基金會
合作媒體
Toggle navigation
FB
contact
rss
簡體
小英教育基金會
合作媒體
關於想想
版權聲明
編輯推薦
熱門文章
政策想想
教育文化
環境經濟
財政金融
全球脈動
國防外交
司法人權
媒體觀察
休閒育樂
政黨政治
主權兩岸
中國問題
社會安全
時事想想
想想副刊
文化研究
書評書介
歷史書寫
運動休閒
電影戲劇
音樂藝術
漫談時事
專欄作家
公民平台
简
熱門
首頁
文章分類
TPP
環境經濟
,
社會安全
詹慕實
12 月 18,2015
【政策想想】 蔡英文藥價政策──確保品質,切中核心
媒體報導蔡英文女士提議設置學名藥價下限,此議大概敲響了許多人心中對於管制的警鐘。由於蔡女士的藥價政策極可能成為未來的台灣政策,盼藉此文爬梳其可能的影響與理路。 據媒體所載,其具體內容為「第一 …… 藥品政策應該以藥品品質作為整個管理核心。…… 提升製藥品質的同時,也應保障藥廠獲得合理利潤。」[1]「學名藥的藥價政策涉及對外談判,會納入整體藥價考量,具體目標是讓藥廠有合理利潤,...
環境經濟
童子斌
12 月 02,2015
從頂新毒油案談台灣加入TPP的食安困境
今年11月5日公佈的TPP自由貿易區「架構性合意」條約中,將使未來的跨國食品業者受保護而與成員國政府處於平等地位,且成員國政府檢驗進口食品採取檢疫措施保護民眾健康時,必須有理由和有必要性,且須有合理相關的科學證據,如果發生爭議時,成員國必須提供業者對該決定申復的機會以及考量所有已提出用以輔助該申復的相關資訊。否則業者可以告上TPP的紛爭仲裁機構。 頂新案判決將會影響到未來TPP下的國人食安...
全球脈動
余承儒
11 月 30,2015
日本企業的中國夢──是好夢正甜,還是夢醒時分?
據報載台灣的製鞋業龍頭寶成,因受不了「五險一金」,裁撤了部分中國生產線,淡出當地市場[1]。曾經也大力投資中國的日本企業,似乎越來越多也對中國市場不再樂觀企盼。當中國夢不再金光閃閃,或許台灣人也可以省思,未來台灣應該加大對中國的經濟依存,還是可以思考其他的選項。 根據中國商務部最新公布的統計數據,日本對中國的直接投資,今年1月到10月對比去年同期,大幅滑落了25.1%。整體而言,...
環境經濟
,
全球脈動
林宏燦
11 月 15,2015
農業、冷鍊、六次化
不論是對中國的貨物貿易協定,對美國的TPP,或是東協各國的RECP,打從台灣加入WTO開始,貿易自由化的腳步不曾停歇過。許多農業從業人員一直注意日本在TPP的談判動態,以及日本國內農業的應對之道,希望能從他們的經歷中,找到我們未來的方向。 日本的農業和台灣一樣,同樣面臨生產成本過高、農村勞動人口下降,還有JA(農會)組織僵化的問題。安倍上台後,除了著手整頓JA、...
環境經濟
,
政黨政治
,
主權兩岸
,
中國問題
徐子軒
11 月 14,2015
習九會後台灣再探亞投行?
眾所注目的習九會裡,馬英九提到台灣參與國際活動常受到干擾,提醒習近平須注意台灣民心。他並以TPP和RCEP為例試探中方,毫無意外,中方仍然保持一貫的論調:歡迎台灣以「適當名義」參加亞投行與一帶一路。所謂適當名義,在台灣內部有著歧見:部份人士認為即使Taiwan China也無妨,只要能參與就好;當權者認為Chinese Taipei是底線,才有尊嚴平等。事實上,不管前者或後者,...
主權兩岸
陳明祺
11 月 05,2015
馬習會前風雲:強勢的中國與進擊的跛鴨
利用馬英九任期僅剩幾個月的時間創造框架來框住台灣,突破美日在東海與南海圍堵,鞏固集權領導,這是習近平的盤算;奪回中國利益在台灣的獨家代理地位,掌握綠營執政後的國民黨主導權以保個人身家安全,則是馬英九的利益。兩股利益的合流造就了「馬習會」。 就像「九二共識」不是出現在1993年的辜汪會談上頭,而是通過國共兩黨事後對於歷史的重新詮釋一樣,我們可以合理猜測馬習會後可能會出現一個沒有書面協議,...
環境經濟
,
國防外交
,
主權兩岸
,
中國問題
賴怡忠
11 月 05,2015
把一中框架國際化、助中突破美亞太再平衡政策的馬習會
在朱立倫訪美與歐巴馬來東協國家參加亞太經合會與東協峰會前,馬英九拋出馬習會的震撼彈,這個震撼彈不僅會影響2016後馬時代的台灣政局、框限新總統對中政策的自由度,也會對包括南海在內的亞太局勢產生重大影響。各國媒體雖多以這是自1949年後兩岸領導者首度碰面的方向下標,但因台灣處於亞太戰略棋局的關鍵位置,時值美中亞太戰略對弈的關鍵時刻,台灣的一舉一動不僅會讓原先優勢的一方全面翻盤,...
環境經濟
,
全球脈動
賴怡忠
10 月 19,2015
TPP改變亞太經濟格局,對台灣的機會與挑戰(下)
不少人將TPP視為是美國對中國新圍堵政策的一部份,因此TPP談成,但RCEP是否出現還是未知數時,就認為美國對中圍堵佈局展現勝利。當然事實不一定如此,但中國內部也有不少人是這樣在看TPP的。 當然中國也有一派人主張,TPP是中國經濟改革的機會,因為中國經濟發展進入一個不進則退的關卡,利用TPP的外在壓力,可以對困頓於內部各種利害關係導致無法向前改革的景象,有個新的刺激與誘因。...
環境經濟
,
全球脈動
賴怡忠
10 月 18,2015
TPP改變亞太經濟格局,對台灣的機會與挑戰(上)
十月五日在亞特蘭大經過五天的馬拉松會談後,TPP(泛太平洋經貿夥伴協議)取得協議。現在剩下TPP十二國內部的追認過程。雖然TPP的條件遠較一般的自由貿易協定嚴苛,預期在各國的內部追認上會有一番苦戰。但TPP過了就是過了,只有何時取得所有國家追認的問題,不存在無法施行的狀態。由於TPP是個全新的經貿協議,遠超過一般性的關稅減讓與人員流動,還將各國內與貿易相關的法規一體化,...
環境經濟
詹慕實
10 月 15,2015
台灣生技起飛 小心TPP資料專屬權流彈
報載TPP拍板五年資料專屬權。與台灣有何關係?以一句話含括,台灣暫時得以維持搭便車主義的國策。但觀其實質條文[1],隱憂浮動。 搭便車主義即使不是台灣的總體國策,至少已是台灣生醫政策變相鼓勵的圭臬。 醫藥發展本是一場患者權益與醫藥創新獲利之間的拔河。對內,台灣政策較側重患者權益,便難以大賺生技醫藥財;緣此限制,很難僅賴國內市場培養高水準,高獲利的生技醫藥產業。...
‹
1
2
3
4
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