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編輯推薦
連絡我們
關於想想
版權聲明
Thinking-Taiwan
小英教育基金會
合作媒體
Toggle navigation
FB
contact
rss
簡體
小英教育基金會
合作媒體
關於想想
版權聲明
編輯推薦
熱門文章
政策想想
教育文化
環境經濟
財政金融
全球脈動
國防外交
司法人權
媒體觀察
休閒育樂
政黨政治
主權兩岸
中國問題
社會安全
時事想想
想想副刊
文化研究
書評書介
歷史書寫
運動休閒
電影戲劇
音樂藝術
漫談時事
專欄作家
公民平台
简
熱門
首頁
文章分類
TPP
環境經濟
,
全球脈動
徐子軒
10 月 14,2015
TPP影響的不僅於經濟……
就在一片下柱疑雲裡,跨太平洋夥伴協定(TPP)的創始國們締結了初步的條約,尚待各成員國國內通過。對台灣來說,這彷彿只是一件發生在異地的大事,雖然官方再度表示強烈渴望,但在面臨隨大選而來的政府換屆、台美中三邊的角力,都讓台灣參與TPP的可能性撲朔迷離,目前只能等待局勢明朗。不過,服貿和ECFA的殷鑑不遠,民眾是否該對TPP進行更多的了解與思考呢?一個很重要的關鍵是,...
全球脈動
郭永興
10 月 13,2015
迎戰TPP,安倍政權農業政策三部曲:夢想、棍子與紅蘿蔔(下)
三部曲:用紅蘿蔔引導日本農業到有競爭力的領域 在2014年度的農業預算,安倍政府持續2013年度預算的增加趨勢,並且重點增加稻田轉作飼料米的預算,而這個強化飼料米的推廣,可說是安倍政權在進攻農業的戰略思維下,以高補助金的紅蘿蔔式誘因,引導日本農業至有競爭力領域的重點政策。 大概在TPP談判結果出來之前,在美日雙邊談判期間,日本農政單位大概也知道,養豬業會是重災區。...
環境經濟
,
全球脈動
郭永興
10 月 12,2015
迎戰TPP,安倍政權農業政策三部曲:夢想、棍子與紅蘿蔔(上)
2015年10月上旬,TPP(「跨太平洋戰略經濟夥伴關係協議」, Trans-Pacific Strategic Economic Partnership Agreement,簡稱 TPP)12國談判,達成初步協議,佔全世界GDP約四成的全球最大自由經濟貿易區成立。消息傳出,國內不分朝野一致發聲,希望台灣盡快加入TPP,最好能成為第二輪加入國。 但國內許多人心裡也知道,...
政黨政治
林睿奇
10 月 10,2015
DPP,準備好TPP了嗎?
民進黨總統參選人蔡英文近期赴日訪問,她提及,期盼日本各界支持與協助,讓台灣順利加入TPP談判。台灣加入TPP看似一個正確的方向,但我們是否真的了解TPP對台灣的利與弊,政府和人民是否準備好了? TPP是一種更深化和高標準的自由貿易協議,為的是促進更多的貿易交流,突破或補充在WTO架構下的限制。TPP不僅只是著重在關稅的調降,還深入規定原產地、環保、勞工權益、以及法律保障等等。例如,...
中國問題
張智程
10 月 09,2015
【京都想想】中國為什麼注定跟TPP無緣?
隨著第一輪TPP談判在美國主導下通過,台灣社會對於應不應該加入TPP第二輪的討論也正式開啟,但幾天下來各種論點卻大多仍局限在關稅、或是對本土農業以及食安可能產生的影響,比較全盤式的戰略觀點卻相對缺乏。因此,本篇首先想換個角度看問題,從為什麼中國注定跟TPP無緣這點談起,來思考台灣加入與否的戰略布局。 中國沒加入當然是因為美國主導的結果,...
國防外交
張智程
7 月 09,2015
【京都想想】 訪日吧!小英。未來十年,日本會比美國更重要!
民進黨總統候選人在六月初的訪美行獲得外交上初步的成功,接下來是否會在選前再度出訪台灣第二大盟友日本,外界猜疑紛紛。作為旅日多年、關注日本與台日關係發展的台灣留學生,筆者將在本文提出「小英應該訪日」的主張。 中國武力與經濟的雙面攻勢是今日「台灣困境」 眾所皆知,今天以及未來台灣面臨的最大危機當然都是中國,中國在主權上不斷強化其影響力將台灣排除於國際社會之外,...
國防外交
賴怡忠
6 月 12,2015
蔡英文成功訪美對台灣的意義(一)四年苦工歡呼收割
訪美成功超乎預期 蔡英文此次訪美結果十分成功,不僅會面的規格夠高──進入白宮與國安會官員會面,進入國務院會見副國務卿,這都是開了台灣總統候選人的先例。美國務院官員也對記者表示會談本身具建設性,並對蔡英文願意來訪溝通意見表示感謝。與四年前蔡同樣是以總統候選人身分訪美,但會面的層級在前一天都無法確定,同時還發生國安會資深官員在結束談話後主動向《金融時報》放話,從背後給小英插一刀等作為比較,...
全球脈動
張智程
6 月 02,2015
【京都想想】 今後,南海成為美中爆發軍事衝突的「豬玀灣」?
數日以來,南海情勢的急劇演變,使得美中兩大強權可能爆發軍事衝突的臨界點突然間變得近在咫尺。 南海主權問題在戰後一直存在著爭議,包括中國、台灣、菲律賓、越南、馬來西亞、汶萊等國家分別對這個區域的不同島嶼或岩礁進行實效支配,各國也對於南海進行不同的主權主張。中國一直以來在明顯違反聯合國國際公約與國際海洋法原則下逕行所謂的「九段線」劃設,主張南海絕大部分的水域都是中國的主權範圍。...
社會安全
王思捷
五月 13,2015
【政策想想】 政府用心,民眾換思維,才有真食安 ──訪主婦聯盟秘書長賴曉芬
2011年迄今,食品安全事件不斷佔據台灣媒體版面,塑化劑、香精麵包、混米,再到食用油、茶葉農藥殘留、日本輻射食品,以及久久不去的美牛、美豬議題,民眾幾乎對廠商和政府同時失去信心。無怪乎在最近一份民調中,食品安全名列媽媽們對政府的三大不滿(其他兩項為長照和托育)之一。食安涉及層面既深且廣,在台灣更是長年沈疴,政府政策該如何降低民眾疑慮並解決問題?...
全球脈動
張智程
五月 02,2015
【京都想想】危機或是轉機?美日新同盟關係對台灣的意義
中國一連串在經濟與軍事大規模擴張、企圖取得亞洲霸權角色的行動,喚醒了美日同盟的焦慮,三月底中國在亞投行成立的外交戰場上成功拉攏美國最堅實的歐洲與亞太盟友對美國倒戈相向,使得感受邊緣化危機的美日關係加速進入「蜜月期」。 美日兩國近期內除了加速TPP的談判之外,睽違18年的「美日安保指針」---作為美日同盟軍事行動基礎的規範也修訂完成。本周安倍晉三首相訪美,...
‹
1
2
3
4
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