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智庫執行委員,念物理卻誤打誤撞進入國際政治領域,希望協助打造一個有公義、自信、尊嚴、獨立與繁榮的台灣,讓下一代可以專心實現自己的夢想。
訪美成功超乎預期
蔡英文此次訪美結果十分成功,不僅會面的規格夠高──進入白宮與國安會官員會面,進入國務院會見副國務卿,這都是開了台灣總統候選人的先例。美國務院官員也對記者表示會談本身具建設性,並對蔡英文願意來訪溝通意見表示感謝。與四年前蔡同樣是以總統候選人身分訪美,但會面的層級在前一天都無法確定,同時還發生國安會資深官員在結束談話後主動向《金融時報》放話,從背後給小英插一刀等作為比較,這次的待遇有天壤之別。小英雖在媒體面前維持低調,但掩不住嘴角的盈盈笑意。訪美可說超乎預期,也被外界普遍認為十分成功。
出現這樣的結果,有一種說法認為這是美中在南海問題摩擦日烈,因此美國有意透過對蔡的高調歡迎以向北京釋出美方的不滿。意即意美方此舉警告中國的味道,比肯定台灣要高出許多,因此台灣與民進黨不要洋洋得意,山姆大叔什麼時後翻臉沒人知道,如果哪天山姆大叔與中國又達成某種戰略合作關係,台灣屆時可能又會被華府當成落水狗蹧蹋。這些人特別告誡台灣應注意習近平的九月訪美行。
但仔細將美國這段期間的動作表列與比對,可以發現這應非美國對中國的一時不快情緒,想在習大大九月訪美前增加對中索價的籌碼。美方作為更像是來自結構性的政策調整結果;另一方面,民進黨與蔡英文的主動作為難道什麼都不算數,沒有任何影響嗎?蔡英文與民進黨固然沒那麼厲害,但也不是那麼肉腳。
訊息溝通具節奏感
為了準備蔡主席此次訪美,民進黨用盡心思進行事前的準備與溝通工作。不僅主要幕僚在今年已多次訪美溝通細節,蔡英文更是從年初就對兩岸議題逐步釋出重要訊息。在今年一月蔡英文回任黨主席首度主持中國事務委員會時,就先拋出對兩岸交流須「有利於國家自由民主發展、區域和平安全穩定、兩岸互惠互利交往」的「三個有利」,以及「堅持政府決策須充分民主和自由化、交流過程需多元參與和機會平等、交流成果需維護公益和社會共享」的「三個堅持」。當習近平在三月四日胡四點十周年時提出對台政策的「四個堅定不移」時,民進黨是把這「三個堅持、三個有利」再說一次作為回應,定下對中國政策的基調。
而蔡訪美期間的訊息放送過程,也呈現一定的節奏感。首站到洛杉磯對台僑與在場的美國眾院外委會主席演講時,針對統媒與親馬學者將其抹黑為「赴美面試」的調性,蔡英文直接說「我不是來面試的,我是來傳達兩項堅定的訊息給支持台灣的國際友人」,說明了此趟赴美的目的,也直接否定了「面試說」。
兩天後當蔡英文前往華府時,同時刊出了蔡在《華爾街日報》的投書。文章中提到要有個「擴大與美國多面向交往、找出台灣可以餐與其中並有利於國際社會的國際性計畫、貿易多元化保護台灣的經濟自主性、增進與中國有原則的互動」等所謂「四管齊下」的新政策。並在隔天於華府主要智庫「戰略暨國際研究中心(CSIS)」發表「台灣迎向挑戰——打造亞洲新價值的典範」之演說。這個投書語演說成為與美方官員私下會面的討論題材,有助於對議題進行實質與深入的討論。
最後在返台前與媒體茶敘,針對「九二共識」提出應重視當時雙方都有相互諒解的精神以持續進行交流,而針對事實的解釋與名詞的使用就繼續「求同存異」吧的講法。蔡也提到「維持現狀」是在中華民國憲政體制底下,在兩岸20多年來協商與交流成果的基礎上,維持台灣兩千三百萬人所擁有自由與民主的現狀,同時也維持區域和平安全與兩岸關係穩定與發展的現狀。蔡英文在這個媒體茶敘上把「維持現狀」的判準與內容,以及對「九二共識」的態度都做了總結。
這些重要演說與文章的時間安排:第一天對洛杉磯台僑的演說有著對蔡英文訪美行定調的作用,之後的《華爾街日報》投書,則是為了蔡前往華府與美國政府高層對話,以及為其CSIS公開演說進行鋪陳。眾所矚目的CSIS演說則是針對國際社會,提到蔡英文如果擔任總統後對台灣發展的重點與經營方向的宣誓,並在演說中降低兩岸議題所佔的比重,使其回歸正常化。
對於中國駐美大使崔天凱的不當言論,則是選在華府台僑的短暫演說上予以回應,最後在返國前,提出蔡對於「現狀」的看法以及對「九二共識」的態度。這可以看出發佈訊息所選取的場合與時間,是經過仔細的推敲與計算。加上美方的高度配合,使得這些訊息出場的節奏感很清晰,沒有因突發狀況使其被淹沒。
群策群力的幕後功臣們
蔡英文此次出訪的幕僚作業非常龐大,特別是兼任駐美代表的秘書長吳釗燮,在蔡英文五月底出發前,光在今年就去了美國不下三次,與美方的溝通次數更不可勝數。這個努力成果呈現在大家面前。此外,民進黨駐美代表處也將其戰力發揮到極致,要知道這可是一個只有三人兩間,還需要與別人分享咖啡機、廚房、廁所、會議室、影印機的小小辦公室,因此會有這個戰果更是難能可貴。
蔡英文此次訪美也用了幾個建議,包括華府行程不要排得太滿,以便讓蔡主席與美方官員有更充裕的時間對話,表示出溝通的誠意。由於時間充裕,使得一些其他安排的可能性也充滿了想像空間。親馬的美國學者包道格說國家安全顧問萊斯(Susan Rice)可能會與蔡見面,雖然美方與民進黨都未證實,但至今也都沒有否定。以蔡在白宮待了90分鐘來看,有可能就是在這段期間與萊斯「不期而遇」,甚至蔡與更高層級的會面也不是不可能。
蔡的訪美行程還包括到訪其他城市與僑界會面。感覺這個安排有參照日相安倍以及更早印度總理莫迪的訪美行程。此外,蔡也花時間與台美人第二代政治菁英對話,並參訪重要的新興產業總部,對外界釋出蔡英文對於經濟合作與台美互動的不同思考,使得這趟訪美行有更多台美與台灣發展的正向話題,而不被困在「台灣不要做什麼」、「如何不成為美中關係的麻煩製造者」等負面主張。
其實就在小英訪美前一個月,剛好民進黨立委林岱樺也訪美,也同樣受邀在CSIS舉辦的研討會報告,也參訪了華府智庫,以及與台美人第二代有密切的溝通,回國後也在第一時間將其成果與注意事項稟告黨中央。類似這樣的訊息都在蔡出訪前進入黨中央,協助進行最全面的判斷。
這個成果是來自這四年的累積。蔡用「憲政體制」而不是「憲法體制」,根據的就是民進黨華山會議結論,而民進黨駐美代表處在此次發揮的作用更是無可估量。民進黨華山會議結論彙整,以及駐美代表處成立,都是在蘇貞昌任主席時完成,民進黨與美國互信的重建,也是在蘇主席任內就積極展開。蔡英文在個基礎下做了有效發揮,使其效益擴張極大。今天的豐碩果實是來自民進黨過去三年的整體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