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是淡江大學國際事務與戰略研究所博士
眾所注目的習九會裡,馬英九提到台灣參與國際活動常受到干擾,提醒習近平須注意台灣民心。他並以TPP和RCEP為例試探中方,毫無意外,中方仍然保持一貫的論調:歡迎台灣以「適當名義」參加亞投行與一帶一路。所謂適當名義,在台灣內部有著歧見:部份人士認為即使Taiwan China也無妨,只要能參與就好;當權者認為Chinese Taipei是底線,才有尊嚴平等。事實上,不管前者或後者,都是程度高低不等的一廂情願。做為國家間組織定位的亞投行早就大局底定,並不會給台灣任何的名義參與。這並不是說台灣已被完全排除在北京設定的金融霸圖之外,而是要以該有的方式加入兩岸一家親的行列裡。
這個該有的方式,可以從今年三月中國國發委、外交部、商務部共同發表的《推動共建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願景與行動》理解,內容便提到要為「台灣地區」參與一帶一路做出妥善安排,而此安排將會讓台灣完全融入中國。如筆者先前指出,亞投行只是中投行的幌子。就北京而言,真正重要的乃是對內籌募資金、對外輸出產能的一帶一路。根據北京的規劃,一帶一路有兩個核心:新疆是絲綢之路經濟帶的核心,福建則是海上絲綢之路的核心,發展後者的一個重點目標,即在於台灣。就如同廣東自貿區瞄準港澳,福建也負有吸收台灣的重責。此類思維台灣並不陌生,早在過去便有福建海西計畫、平潭特區,但效果都極為有限。
如今趁著一帶一路之威,北京又把過去擱淺的《福建海峽藍色經濟試驗區發展規劃》拿出來重新兜售。同時不忘記取平潭的教訓,以更為成熟的手段來處理兩岸議題,例如在陸域方面,這個試驗區以福州、廈門等6 處及平潭綜合實驗區,面積5萬多平方公里,人口約為兩千九百多萬,正好相對於台灣的3萬多平方公里與兩千三百萬人。進而聯繫台灣與福建的歷史淵源,深化閩台各種合作,像是供水金馬、建造閩台海底光纖電纜、股市閩台通、探索台灣海峽盆地油氣等計畫,結合台灣的力量壯大福建,均為北京對於台灣的妥善安排。換言之,「台灣地區」雖不能直接參與亞投行的運作,卻可用福建省戰略夥伴的適當名義,為中國基礎建設作出貢獻。
話說回來,無論馬政府或國民黨,都自詡在兩岸政策上人才濟濟,對於北京的盤算應該瞭然於胸。那麼為何還徒勞無功的爭取加入亞投行?難道真像是台灣財長所言,投資亞投行若失利,頂多就像買了22億台幣的壁紙?答案其實很簡單,加入亞投行是國民黨升級版的綏靖政策,等於承認中國領導的經濟霸權體系,希望換取些許生存空間,討好中國以獲得國家利益才是目的。如台灣財長在前述失言遭受外界撻伐下,終於說出背後的政治意義: 一則為增加台灣在國際上的能見度,二則給美國壓力,以求放寬加入TPP的條件。問題是,當北京不再韜光養晦而打算有所作為,馬政府與國民黨的這些舉動,從歷史經驗或現實局面來看,均顯得蒼白無力,亦不再吸引國人支持。甚至可說,隨著國際、中國與台灣內部局勢的變化,台灣,正在等候調整對中政策的時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