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編輯推薦
投稿
連絡我們
關於想想
版權聲明
Thinking-Taiwan
小英教育基金會
合作媒體
Toggle navigation
FB
contact
rss
簡體
Thinking-Taiwan
小英教育基金會
合作媒體
投稿
聯絡我們
關於想想
版權聲明
編輯推薦
熱門文章
政策想想
教育文化
環境經濟
財政金融
全球脈動
國防外交
司法人權
媒體觀察
休閒育樂
政黨政治
主權兩岸
中國問題
社會安全
時事想想
想想副刊
文化研究
書評書介
歷史書寫
運動休閒
電影戲劇
音樂藝術
漫談時事
專欄作家
公民平台
简
熱門
首頁
文章分類
一帶一路
主權兩岸
,
中國問題
Chenglap
11 月 19,2019
香港抗爭者的「攬炒」之戰
何謂攬炒? 先理解香港抗爭的大戰略,香港抗爭者的戰略叫作「攬炒」,可以理解成「同歸於盡」或「玉石俱焚」的意思。 可能很多人以為,香港抗爭者的目標,是要與政府和解、或者是像臺灣一樣的政黨輪替、或者香港民主化、或者在軍事上全滅警方與解放軍、或在議會宣告獨立等等……這些都不是正確的,也不需要那樣做,如果做到,當然好,但抗爭者的戰略並沒有建基於此。 「攬炒」戰略的核心,在於經濟...
全球脈動
,
中國問題
邱陽
6 月 13,2019
「這不是我們的戰爭」 中國與俄羅斯的貌合神離
六四事件後隔天,習近平主席6月5日搭乘專機離開中國北京,對俄羅斯進行為期3天的國事訪問並出席「第二十三屆聖彼得堡國際經濟論壇」,其中包括一系列的俄中商業合作計畫。在美中貿易戰不斷升溫之際,中國做出此舉動值得令人玩味,而且是否有要「鞏固後防」意味,避免在貿易戰中遭受腹背受敵,及為窮途末路的華為找尋出路? 自從5月美國重啟經濟戰後,中國股市經濟出現斷崖的下滑並讓中國人行緊急信心喊話,...
全球脈動
徐子軒
3 月 28,2019
火中取栗 義大利與中國簽署一帶一路能得到什麼?
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於上周末出訪歐洲,首站前往義大利,在義中高峰會上,兩國領袖簽署了一帶一路倡議,及其他貿易合作備忘錄。雖然義大利孔蒂政府不斷對外強調,備忘錄並非具約束性的正式協議,但義大利做為第一個加入帶路倡議的G7國家,仍是受到外界注目。 說起義大利的現狀,可謂既老又窮。在G7國家裡,義大利老年化僅次日本,全國將近二成是65歲以上老人,而這個數字還會繼續遞增;若論人年均GDP,...
全球脈動
吳尚書
2 月 14,2019
【南洋想想】緬甸:日中鐵道外交的分庭抗禮
緬甸老舊的鐵道系統成為該國現代化的重要挑戰,而日本與中國分別提供的改善方案顯示其不同的政經考量。 自從1947年獨立以來,英國遺留在緬甸的米軌(一公尺軌距,與泰馬越等國相同)鐵道並未接受充分的投資。儘管開闢多條路線,緬甸國鐵不僅缺乏現代化的號誌與閉塞系統,甚至連基本的車輛與路線維護都有困難。根據亞洲開發銀行(Asia Development Bank, ADB)...
紹沖
9月 12,2018
中國「一帶一路」接連受挫 台灣應把握新南向契機
一帶一路,是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在2013年提出的大戰略,以「絲綢之路經濟帶」(簡稱「一帶」)與「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簡稱「一路」)組建容納多國,廣及歐亞非的跨國經濟帶。一帶一路能讓中國以發展他國基礎建設之姿消化改革開放後過剩的產能與勞動力,確保中國的能源、糧食供給量與補給線,可以視為「西部大開發」政策的加強版。 自習近平倡議五年以來,...
全球脈動
張詩珈
4 月 22,2018
美國拿中興通訊開刀,只是因為中興違反制裁令?
3月下旬以降,美國和中國的貿易衝突愈演愈烈,似有升溫的跡象。近日,美國商務部以中興通訊違反美國制裁伊朗令為由,停止對該廠商銷售晶片,引起全球的嘩然。中興的前途命懸一線,岌岌可危。 當眾人把目光投射在美中所謂的「貿易戰」或「經濟戰爭」時,卻忽略了美中兩國更核心的地緣政治矛盾上。這個結構性矛盾將在未來10至15年影響東亞權力格局,東亞任何一個國家都無法做壁上觀。 自尼克森總統以降,...
全球脈動
劉彥甫
11 月 17,2017
走過十月革命百年──俄羅斯強權的凋零
一九一七年十一月,列寧掀起十月革命的滔天巨浪,導致社會主義蔓延至世界的角落薪傳至今。曾為掌舵者的俄羅斯,歷經衛國戰爭、美蘇冷戰及蘇聯解體後步步艱辛。今年恰逢十月革命一百週年,善於宣傳的「新沙皇」普丁,不僅態度消極與批判十月革命,還必須面對無法償還中國債務的未來。普丁即使持續提煉原油、原物料出口、拋售國企股份,亦無法遏止俄羅斯與中國的人均國內生產總值GDP (nominal) per capita...
全球脈動
劉彥甫
6 月 04,2017
新瓶裝舊酒的一帶一路
首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的舉辦,不僅聚集了多國政府領導人與國家代表,在缺席的臺灣內部亦掀起了正反意見交織的滔天浪潮。擁抱人民幣貨幣一體化與透過貿易制定成為霸主的主調,一再受到環境汙染、資本空間修復與地緣政治衝突等論述挑戰,再加上西方主要國家領導的缺席與拒絕背書,給予在觀望的臺灣,暫時無法參與的既視感與正當性,一再地透過媒體不停放送。確實,一帶一路是新瓶裝舊酒,然而,...
晏山農
五月 23,2017
【山農說書】 一帶一路造就了豬哥亮
近日因著兩個人的肉體化塵,掀起漫天蓋地的烽火。一是林奕含,如今是戰場愈開愈多,真相逸散於迷霧中;一是本名謝新達的綜藝天王豬哥亮,終因不敵癌細胞的流竄,告別人間,享壽70歲。 豬哥亮死訊方傳出,總統蔡英文臉書即刻貼文追悼「喜劇天王」,並「祝福豬大哥在天堂的首場演出,轟動成功。」至於電子傳媒更是鎮日播放豬哥亮的相關訊息,一如國家領導人已然哀逝般,網路臉書上也是滿滿的哀思情緒;當然,質疑...
全球脈動
吳尚書
4 月 12,2016
泰國:中國高鐵外交的瓶頸
上個月(三月底)泰國在無法從中國取得期望的融資條件後,宣布放棄雙方合資興建高鐵的計畫,改採獨資且截短路線。此舉成為北京的高鐵外交與背後一帶一路外交戰略的難關。 在目前三個一帶一路計畫中,對於東南亞的方案,從昆明到新加坡的高鐵路線是最可行的。其他的中亞線(連結歐洲)因為距離遠高於高鐵的理想營運範圍(200-1000公里),加上經過傳統俄羅斯勢力範圍,高鐵能發揮的空間有限。南亞線通過緬甸、...
1
2
3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