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編輯推薦
連絡我們
關於想想
版權聲明
Thinking-Taiwan
小英教育基金會
合作媒體
Toggle navigation
FB
contact
rss
簡體
小英教育基金會
合作媒體
關於想想
版權聲明
編輯推薦
熱門文章
政策想想
教育文化
環境經濟
財政金融
全球脈動
國防外交
司法人權
媒體觀察
休閒育樂
政黨政治
主權兩岸
中國問題
社會安全
時事想想
想想副刊
文化研究
書評書介
歷史書寫
運動休閒
電影戲劇
音樂藝術
漫談時事
專欄作家
公民平台
简
熱門
首頁
文章分類
國民黨
新一
12 月 26,2013
【週四想想】打狗吹水:為什麼國民黨不倒之「地方政治服務業」
小時候常聽阿公語重心長地說:「國民黨沒倒,台灣不會好」。原以為阿公跟長輩們偏激了,隨著年齡增長,益發覺得此說跟頗具俗諺式的應世智慧,是長輩們現實生活中所結晶出的智慧箴語。換言之,如果用社會科學的關係邏輯來解讀,則「中國國民黨從台灣蒸發」是台灣社會變好的「必要條件」,但不是「充分條件」。白話地講,國民黨滾出地球,台灣不一定會變好,但國民黨沒有從台灣蒸發,則台灣絕對不可能變好。長輩的話,...
林濁水
12 月 24,2013
【華山論劍】北市選情扣人心弦 民進黨天人交戰
雖然投票是明年底的事,但台北市的選情早已扣人心弦,而民進黨則陷入天人交戰之中。 早年台灣的藍綠分佈和今天完全相反,「黨外黨」是都市的黨,北部的黨,而國民黨則是南部的黨,鄉村的黨。在那様的大背景之下,台北市長三度由黨外人士當選。 最後一位黨外市長是高玉樹,1964年以52%的過半選票當選。此後近半個世紀,民進黨雖然也曾當選過一次市長,但選票只有43.67%,...
曾蕙逸
12 月 18,2013
經濟與政治交錯的東亞區域情勢 台灣的轉機?(下)
WTO的終點?區域經貿整合的起點? TPP就是美國重塑自己在亞太地區的經濟影響力的著力點。然而,在全球化已經進入第二個階段的同時,經濟規則的制定必須觸及橫跨經濟和社會事務的灰色地帶。TPP所含括的環境規則,勞工對待標準就是一例。TPP也包含了東亞經濟體普遍存在的一個敏感議題,國營企業的營運和盈利規則的透明化,市場化。這些橫跨經濟和社會治理結構的新時代貿易議題,規則制定難度特別高...
陳子瑜
12 月 16,2013
下一個百年追求
民主政治,雖然在學說上有許多不同的定義,然而共通之處是都承認國家實質的主權在人民手上,以及落實人權與法治精神。我根據這項原則,提出較通俗的民主定義並進行後續討論:民主,就是由人民決定自己想要的生活方式。 回顧台灣史,自從一九二零年代,受到當時民族自決的風潮,而於林獻堂等人創立的台灣文化協會中,喊出「台灣是台灣人的台灣」這項口號以來,台灣人這三個字,便以政治民族的雛形首度出現在歷史上...
教育文化
翁稷安
12 月 13,2013
不要再說「鬼島」
對於「鬼島」一詞,本來並不想多說什麼,流行詞彙自有其壽命週期,面對不喜愛的詞彙,最簡單的應對方式便是放任它自然死亡,發表太多見解,意義不大,因為流行浪潮本來就不是少數個人能夠阻擋,更何況也許在數年後,連該字詞本身都需經過一番學術考古才能被理解,附著過多議論,只是徒惹塵埃。另一方面,一樣事物要延續流行,最好的方式便是成為爭論的焦點,聚集的目光越多,就能讓那十五分鐘得到殘喘茍延,...
全球脈動
,
司法人權
,
政黨政治
賴天恆
12 月 10,2013
【時事想想】台灣缺少曼德拉式的轉型正義
這幾天台灣很流行追憶曼德拉。但或許我們更該做的,是瞭解曼德拉所做的,並且在台灣實現本島所一直欠缺的轉型正義。 曼德拉為了人權、平等獻上了自己的一切,包括在一生將近三分之一的時間的牢獄生活中所失去的自由。而他所實現的,是讓經歷將近半世紀之久種族隔離的南非,能夠走出歷史的傷痛與仇恨。 許多人說曼德拉提倡寬容與憐憫。確實,在南非追求轉型正義的過程中,在曼德拉的堅持之下,...
書評書介
李筱峰
11 月 25,2013
【書評書介】台灣民主化的推手─序《台灣,打拼—康寧祥回憶錄》
書名:台灣,打拼:康寧祥回憶錄 作者:康寧祥/口述、陳政農/撰稿 出版社:允晨 出版日期:2013/12/01 1969年11月,在台北市改為直轄市後的首屆市議員選舉中﹐一位年僅29歲的大學畢業的加油站工人,剛剛應徵考上華南銀行的工作卻沒去報到,而投入了這次選舉,很令人意外地在選舉中高票當選!康寧祥這個名字,在此之前,沒有多少人聽過,...
林濁水
11 月 22,2013
【華山論劍】從超完美憲政風暴到超無聊肥皂劇
9月馬王政爭轟轟烈烈爆發,口無遮攔的柯文哲諷刺得最傳神:「鬥爭一天比一天還精彩,比8點檔連續劇精采。」但是兩個月下來,醜態百出,愈演愈歹戲拖棚,成了令人厭倦到不想看下去的超無聊肥皂劇。 國民黨的黨之大老吳伯雄、連戰及徐立德等等心急如焚的黨內大老同樣看不下去,於是紛紛跳出來,希望兩人能化解干戈。居間穿梭斡旋「馬王和」,認真指點教訓,甚至搬祖宗孫中山出來哭給後生晚輩聽,...
政黨政治
硬風
11 月 20,2013
天龍國的遐想
柯文哲說藍軍在台北基本盤不應會過半,所以藍軍不一定會贏。我同意。藍緣是假議題,我也同意。但是單單這些還不夠。我建議他先回答一個很簡單的問題:為什麼前幾次綠軍會選輸? ...
Ko Tsì-jîn
11 月 15,2013
【週五想想】我看台語片:台灣次文化「台客」風(中)
上文提到兩篇「台灣文化宣言」,以及一篇評論。 《抓狂歌》的「新台語歌」宣言,和過去的「閨秀之氣和江湖酒色」台語歌劃清界線,誓言負起「反映時代、記錄人心」的任務。 然後伍佰的「台客」宣言,也來告別過去,宣示不再向新台語歌「致敬」,台客是「現在進行式」,是「當下一種自信的表現」,也是「未來的」。 最後是馬世芳的蓋棺論定,如今新台語歌只是學生論文裡的名詞,殘存於新生代作品裡的...
‹
…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