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編輯推薦
連絡我們
關於想想
版權聲明
Thinking-Taiwan
小英教育基金會
合作媒體
Toggle navigation
FB
contact
rss
簡體
Thinking-Taiwan
小英教育基金會
合作媒體
聯絡我們
關於想想
版權聲明
編輯推薦
熱門文章
政策想想
教育文化
環境經濟
財政金融
全球脈動
國防外交
司法人權
媒體觀察
休閒育樂
政黨政治
主權兩岸
中國問題
社會安全
時事想想
想想副刊
文化研究
書評書介
歷史書寫
運動休閒
電影戲劇
音樂藝術
漫談時事
專欄作家
公民平台
简
熱門
首頁
文章分類
大東亞戰爭
電影戲劇
李政亮
五月 25,2023
【影像內外】從戰前吳新榮對小津安二郎作品的評價談起
今年是小津安二郎誕生120周年、逝世60周年紀念,作為日本重要電影大師,日本與台灣都有相關紀念活動與影展。 今日台灣,喜愛小津安二郎電影的影迷不少,即使作品年代久遠,仍不斷在其作品當中咀嚼再三者,大有人在。值得提問的是,台灣對小津安二郎較全面的認識,基本上是從1980年代伴隨電影評論雜誌的介紹,外加盜版錄影帶乃至光碟為中介開始的。在小津安二郎的時代裡,是否有台灣人觀賞過他的作品...
李政亮
五月 17,2021
【影像內外】一隻小黑狗的台灣之旅
近年來,少年雜誌《王子》創辦人蔡焜霖的傳奇人生故事從文字化為漫畫,得到相當的回響。1930年出生的他,兒童時代便喜愛當時日本極為流行的漫畫野良犬黑吉(のらくろ)。不僅蔡焜霖如此,已逝的小說家鄭清文在《水庫的水源》的短文也提到,小時候愛看《少年俱樂部》連載的野良犬黑吉。 野良犬黑吉並非只是紙上的漫畫,1935年的始政式四十年台灣博覽會裡,設有兒童國一區,其中,有「巧克力上等兵」...
書評書介
王景弘
8 月 28,2018
【書摘】《台灣走過烽火邊緣》:二戰中影響台灣命運的關鍵計畫
書名:《台灣走過烽火邊緣》 作者:王景弘 出版社:玉山社 出版日期:2018年8月25日 自序 二戰中影響台灣命運的關鍵計畫 二戰之前在台灣出生的人,都有過「疏開」躲空襲的惡夢,以後年長者也常活靈活現的描述美國B-29空中堡壘轟炸機的可怕。我們在轟炸中倖存,在戰爭邊緣長大的一代,對當年台灣為什麼被轟炸,美國飛機從哪裡來轟炸,並沒有真正的探討與瞭解...
全球脈動
,
司法人權
Nam Quốc Văn
2 月 26,2018
【越南想想】越南二二八的啟示(上)
此刻正值台灣國殤日二二八之際,筆者在此先向所有受害的台灣英靈及其家屬表示萬分的悼念及感謝。其實,不止台灣有二二八事件/大屠殺,在越南也有二二八事件。雖然台灣和越南的二二八不完全一樣,卻都有共通的特質,就是與獨裁者蔣介石的藉機入侵有關。 公元1946年2月28日,以蔣介石為首的國民政府與法國臨時政府簽訂了「中法關於法國放棄在華治外法權及其有關特權條約」、「中法關於中越關係之協定」、「...
書評書介
盧世祥
11 月 24,2015
【書評書介】《多桑的世代》──台灣最偉大的世代(上)
書名:《多桑的世代》 作者:盧世祥 出版社:允晨文化 出版日期:2015年11月1日 X世代、Y世代、Z世代、千禧世代、網路世代⋯⋯。人有人格,不同世代也有各自的特色。同一時期出生的人群,經歷共同社會背景、政經變遷或歷史事件,產生集體生活經驗、意識及歷史記憶,人們慣常以各種詞語凸顯其特色。於是,有如近年各方所常聽聞的,從X、Y到Z⋯⋯各種世代名稱紛紛出籠。...
歷史書寫
文捷
6 月 03,2015
阿公阿嬤的新竹空襲記憶
2015年適逢二戰終戰70週年紀念,台灣除了1945下半年以後才正式來台的國民黨政府,正在進行所謂「抗戰勝利」70週年紀念活動外,近來民間也逐漸從二戰終戰前台灣本島角度,看待1943─1945年這段期間同盟國對當時屬軸心國日本正式國土台灣各地空襲事件的論述,除了網路上撰文省思,台灣教授協會等也從5月30日起,於台北二二八紀念館展出1945年發生在台北市的「台北大空襲資料特展」,...
歷史書寫
張幸真
五月 30,2015
烈焰與重生:臺灣大轟炸七十年紀念
如欲謀求和平,請先理解戰爭 Sir Basil Henry Liddell Hart 七十年前的臺灣大轟炸,改寫了臺灣歷史。當時臺灣是屬於日本殖民地,因為國際情勢和戰略位置,被迫捲入戰爭,付出慘烈代價。然而,戰後政權轉變,國民政府刻意宣揚「中國八年抗戰」的教育政策下,臺灣人記憶漸次有著認知上的迷惑:太平洋戰爭時,空襲臺灣造成家園損毀人民傷亡的飛機,到底是哪國的飛機...
書評書介
林唯莉
五月 30,2015
家/國是主體離返的永恆命題──評《三郎》
書名:三郎 作者:吳茗秀,譯者:劉泗翰 出版社:大塊文化 出版日期:2015年4月 1943年3月19日高千穗丸被美軍魚雷擊沉,意味著台、日航線為盟軍所控,同年,日本宣布殖民地台灣正式進入決戰非常時期。緊接著,年底,美軍開始佔領台灣領空,一連串在各地的猛烈轟炸讓台灣被迫捲進大東亞戰爭,一切的一切都是由日本偷襲珍珠港所引發的太平洋戰爭所啟動的。...
林瓊華
6 月 11,2014
諾曼地登陸七十週年,台灣看見甚麼?
在這諾曼地的海灘上,仍開展著激烈、命運未卜、決定性對決的記憶。在這諾曼地的海灘上,寧謐的海灘,依然漂流著為拯救歐洲而奉獻生命的戰士們的靈魂。 在這安靜的海灘上,任憑時光流逝,任憑季節流轉,吹拂著唯一的風,自由的風。這風今天依然吹著… ...
文化研究
蔡亦竹
1 月 05,2014
燃燒的聖堂(二)再論靖國神社與A級戰犯問題
靖國神社對日本人的影響,信仰部分遠大於政治的部分。就算在日本國內有政治作用,也是因為固有信仰被國際政治、尤其是戰後處置再次「內政干涉」的問題。很多人,包括中國和朝鮮半島,一直強調的是「因為靖國神社裡祭祀了A級戰犯」,所以他們才會認為首相參拜是對軍國主義的歌頌。很多人提出德國在戰後的反省,重點要講的就是日本「死性不改」。 好的,我們暫時用「A級戰犯是戰爭元凶」的前提來思考吧。回頭想想...
1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