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編輯推薦
連絡我們
關於想想
版權聲明
Thinking-Taiwan
小英教育基金會
合作媒體
Toggle navigation
FB
contact
rss
簡體
Thinking-Taiwan
小英教育基金會
合作媒體
聯絡我們
關於想想
版權聲明
編輯推薦
熱門文章
政策想想
教育文化
環境經濟
財政金融
全球脈動
國防外交
司法人權
媒體觀察
休閒育樂
政黨政治
主權兩岸
中國問題
社會安全
時事想想
想想副刊
文化研究
書評書介
歷史書寫
運動休閒
電影戲劇
音樂藝術
漫談時事
專欄作家
公民平台
简
熱門
首頁
文章分類
政黨輪替
政黨政治
王柏皓
12 月 17,2018
為何台灣人追求拚經濟多於自由?一個鄂蘭式的回答
政黨輪替在正常的民主國家似乎是彰顯民主發展的穩定性,但在台灣脈絡下恰恰是一個警訊,因為台灣的民主體制不僅意味著社會內部的翻轉,還夾帶政治外部傾向的選擇。如果我們沒有及早意識到政治傾向以及社會內部選擇的差異,那麼我們就只能受困於「兩黨一樣爛」的窘境當中。長久以往,難保下次我們連最基本的、自我決定的權利都將一併獻祭給了梅菲斯特(Mephisto,歌德小說《浮士德》裡的惡魔)。 政治人與社會人...
主權兩岸
許又方
10 月 03,2016
蔡英文的正當性
自從蔡英文當選總統後,中共就不斷祭出政商手段試圖孤立台灣──大幅限縮中客來台規模,逼得專接中客團的觀光業者幾乎倒閉,以致走上街頭向政府施壓;蠻橫阻撓台灣參加國際民航組織(ICAO)年會等,都是顯例。而面對國際輿論指責其無視全球飛航安全,國台辦仍大言不慚地說這是蔡政府一手造成,因為蔡英文不願承認「九二共識」。 面對中共的強勢作為,近日有消息傳出,蔡英文可能會在雙十國慶時針對「九二共識...
教育文化
,
政黨政治
洪七七
2 月 25,2016
從祖先牌位談國民黨的權力運作邏輯
2016大選,民進黨不僅取回中央執政權,在國會選舉上也首次取得過半多數。在這情境下,過去陳水扁執政時期難以推行的轉型正義,在此次勝選後都有機會開始推行。日前,民進黨籍立委高志鵬便順著這風潮,提議討論是否該拿掉國父遺像,以除政治偶像崇拜的陋習。 未料,但其實也不意外地,這倡議引起了包括國民黨代主席黃敏惠、黨主席參選人洪秀柱、以及多位國民黨立委的反彈。值得玩味的是,他們抨擊的用語中,...
政黨政治
,
主權兩岸
,
中國問題
楊雨亭
2 月 23,2016
論新台灣主體意識與新中國主體意識── 一個外省人看台灣與中國時代的轉折(下)
不過,如毛澤東常常說的:「事情正在起變化」。我和許多藍營朋友的看法不同,這些朋友們相信民進黨和中共的關係會鬧崩,台灣今後的處境會非常糟。我則認為今後中共會盡力和綠營執政者與支持者磨合,我也認為,綠營執政者與支持者會盡力維護他們得來不易的權力與資產,兩岸紅綠雙方可以慢慢地譜出屬於紅花綠葉的曲調。事實上,中共會發現,和完全執政的民進黨往來,比和國民黨往來輕鬆愉快得多,...
主權兩岸
,
中國問題
楊雨亭
2 月 22,2016
論新台灣主體意識與新中國主體意識── 一個外省人看台灣與中國時代的轉折(上)
今年(民國105年,西元2016年)1月16日晚間,中華民國舉行第14屆總統暨第9屆立法委員大選投票結果公布,民主進步黨以得到近六成的總統選票及多數立法委員席次大勝,蔡英文以總統選舉當選人的身分帶領台上台下的民進黨支持者不斷狂喜呼喊時,我的感受是感動而複雜的,我告訴家人說:「台灣人是站起來了!」這讓我想起1949年10月1日,毛澤東在北京天安門上宣佈:「中國人站起來了」的光景。...
司法人權
,
政黨政治
許有爲、郝培芝
1 月 17,2016
當交接成為事實:建立政權輪替的民主憲政典範
台灣總統與國會大選結果已經揭曉,民主進步黨蔡英文主席一如預期,不負眾望以極高的票數與勝差,贏得總統大選。而民主進步黨與泛綠政黨時代力量,在全國各界殷殷期盼與高度支持之下,達成台灣史無前例的國會政黨輪替成就。其中,民主進步黨更是取代數十年來國會老牌多數黨-中國國民黨,獨力一黨擁有立法院過半席次。面對這個國民黨史無前例的挫敗,國民黨候選人朱立倫主席立即宣布請辭黨主席,閣揆毛治國也宣布辭去行政院長一職...
政黨政治
李中志
1 月 07,2016
選後無例可循的憲政危機
台大法學院顏厥安教授〈民主新局的憲政挑戰〉指出選後立刻要面對的憲政危機,引起許多回響。顏教授固然直指台灣憲政體制問題重重,但對選後新局的穩定,似乎仍願意相信我國憲法的法理與慣例,足以指導馬政府進入看守狀態。但筆者較為悲觀,顏教授數度以大法官解釋來主張內閣必須向新國會總辭的慣例,然而如果所指是大法官387號解釋,這個結論是有問題的。 當年國會全面改選後,...
司法人權
,
政黨政治
陳昱齊
2 月 10,2015
朝野應儘速完成政權移交的法制化
2016年的總統與立委選舉究竟應該合併還是分開舉行確實是該嚴肅討論的問題,中選會主張合併舉行將可節省選務經費約五億元,節省公帑大家都很樂意,但若以國家預算整體支出來講卻未必能省這麼多。 以最近兩次的立委為例,2008年第七屆選舉投票率僅58.72%,到2012年第八屆與總統合併舉行時就上升至74.72%,整整多了16%,國家因此必須多支出候選人及政黨的補助經費,...
政黨政治
陳英鈐
1 月 16,2015
政黨法與民主鞏固
一、黨產乃毒樹果實 毫無疑問,健全政黨政治乃當代民主政治的礎石。過去的黨產乃一黨獨大,違反「實質法治國原則取得(Erwerb nach materiell-rechtsstaatlichen Grundsätzen)」的毒樹果實。執政黨利用這毒果,在民主選舉賦予的統治正當性基礎之上,再制訂出的政黨競爭秩序依然是袒護此毒果的毒樹,不僅選舉規則有利於兩大黨,政黨補助亦然。...
吳學展
五月 15,2014
台灣是個民主國家?
「台灣是(is)個民主國家。」 『台灣應該要是(should be)個民主國家。』 第一句話經常是保守勢力對於「進步勢力以體制外的手段追求社會進步之行為」批評的前提(台灣民主啦!你們就該遵守規則啊!為何要用這種體制外的方式衝撞呢?)但這句話的前提即有問題,本文所要挑戰的即是這個前提。第二句話則是進步勢力對於其所處社會的期望。...
1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