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編輯推薦
連絡我們
關於想想
版權聲明
Thinking-Taiwan
小英教育基金會
合作媒體
Toggle navigation
FB
contact
rss
簡體
Thinking-Taiwan
小英教育基金會
合作媒體
關於想想
版權聲明
編輯推薦
熱門文章
政策想想
教育文化
環境經濟
財政金融
全球脈動
國防外交
司法人權
媒體觀察
休閒育樂
政黨政治
主權兩岸
中國問題
社會安全
時事想想
想想副刊
文化研究
書評書介
歷史書寫
運動休閒
電影戲劇
音樂藝術
漫談時事
專欄作家
公民平台
简
熱門
首頁
文章分類
中共
主權兩岸
衣德成
9月 29,2014
兩岸關係真的是同胞關係?
兩岸交流的問題需要放在不同層次去探討理解。從戰略層次來看,兩岸必須各自確保自己的國家安全,尤其力量較弱的一方會更重視自身安全,因此,面對中共當局,我們需要抱持不信任且質疑的態度,步步為營;在經濟層次,做生意就是互利互榮,有錢大家賺,散了仍是好朋友;在情感層次,老話一句「細水長流」,抱著持續、不斷、充滿耐心與尊重態度來交往。 交流的結果沒有人能保證,但不交流就不會有結果。...
中國問題
笛子魔童
9月 29,2014
【時事想想】龍吼:香港將迎來未知新時代
香港這三天的大變,抓住了全球媒體的目光,大家實在難以想到,本來一個平凡的週末,香港突然變成了觸目的主角。 無疑,在很多臺灣人眼中,香港人的印象就是市徻、勢利、實際、冷喉,言必及錢的一群人。這樣的印象是否偏見,暫且不論,但是不能否認,香港人自己或多或少也承認這樣的印象,視之為自己的民族性,某些時候還會以此自豪,你可以看到某些港片裡,就是有些對白,直接把努力賺錢當成道德的一部份...
中國問題
汕頭袁崇煥
9月 29,2014
【時事想想】粵觀點:一個廣東人的香港學運感言
出於眾所周知的原因,這幾天廣東有線電視網上香港電視臺的新聞幾乎都成了「看廣告」(敏感話題的新聞時會被切斷信號,換成公益廣告),對此早已習慣了的廣東人都知道,香港一定又有什麼事情發生了。 對此最為關注的人群,就是那些經常往來於粵港兩地的廣東人,因為香港發生的任何事情,都有可能對這些經常到香港進行各種活動(包括旅遊、購物)的人產生影響。所以他們並不關心誰正義誰邪惡,不關心誰做對誰做錯,...
主權兩岸
洪財隆、楊大慶
9月 15,2014
【政策想想】 剃刀邊緣──從中國國有企業發展看反腐與改革
「按道理,國家壟斷資本主義的壟斷到了這種程度,權貴資本主義很難有發展空間。但在中國,國家壟斷資本和企業,從來與權力和裙帶關係相結合。」──朱嘉明(《中國改革的歧路》,頁63) 從2012年十八大權力換屆以來,中共反腐運動的深廣與持久,超乎外界預期,也成為習近平總書記施政的鮮明標記。對於「蒼蠅」等一般幹部,除了持續進行的「反四風」運動、推出八項新規約束官員行為之外,還有仿效毛澤東時代的「...
盧斯達
9月 02,2014
要不要步香港後塵 台灣人自己決定
中共正式「決定」香港2017年的選舉方法。簡單來說,就是假的普選。 香港特首「選」出來的方法,是由一個普羅香港人無份選舉的「選舉委員會」說了算。這個總共1200人的選舉委員會,來自政界、商界、宗教界、新界原民居等等,都是上層人士,與中共政治上經濟上有千絲萬縷利益關係。 現在制度是這樣的:一個人想做香港特首,他要得到八份之一選委提名,才可以成為候選人。候選人有了,投票的,...
財政金融
,
主權兩岸
遠望
9月 01,2014
【政策想想】股市台滬港通可以慢議
最近財經界熱議的話題無疑是著力於打通中國大陸和香港之間股票投資的滬港通了。如今台灣的金管會也在8月底宣布正在研擬股市台滬港通的政策。 擬議中的滬港通,是指上海證券交易所和香港聯合交易所允許兩地投資者通過當地證券公司(或經紀商)買賣規定範圍內的雙方交易所上市的股票,以此實現滬港股票市場的互聯互通。自中國證監會今年四月正式批复以來,滬港兩地股市反響熱烈。...
書評書介
林濁水
7 月 11,2014
【華山論劍】中國天朝體制下港、台的共同命運:序孔誥烽新書《少年香港》
孔誥烽是「香港土生土長」的傑出學者,曾獲得美國社會科學歷史學會會長最佳着作等等的榮譽。《主場新聞》這樣介紹他: 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社會系副教授,著有《浮誇中華﹕ 大國雄起與香港主體的前世今生》等書。矢志促進香港的進步本土力量壯大,待他日香港達成城邦自治,便功成身退,老懷安慰地落地獄。——這是很別緻也很動人的簡介。 他和我素昧平生,去年他來台演講邀我參加,可惜失諸交臂。...
中國問題
谷口廣文
7 月 03,2014
十年民主兩茫茫:期待香港七一遊行的不和平
香港在主權移交之後在一國兩制體制底下實行民主發展,然而2003年之後,因為香港政府強勢推行《基本法》二十三條,通過反分裂國家的法律,限制人民的言論與抗爭的自由。此舉引發港民對中國官方破壞體制的憂慮,進而走上大規模街頭運動,五十萬人的吶喊,驚動了香港與北京政府,也開始擔心香港成為反動的陣地。 除了政治上的囿限之外,經濟上的以商逼政,也是北京政府的兩手策略。十年的時間,...
盧斯達
7 月 01,2014
七一大遊行逐漸失效,反對政治要找新出路
七月一號﹐香港主權移交中國大陸。97年之後,這天就成了公眾假期。「七一」遊行,自97年已經開始,至零三年達到高峰。政治上,新政府管治失效,與英國時代形成強烈對比,零三年香港政府更想通過《基本法》23條,即國家安全法,民間極為不滿;經濟上,SARS疫潮全方位打擊香港經濟,中產賴以維持社經地位的房地產及股票市場尤其受創,最終促使了約五十萬人上街抗議,香港及北京政府大為震動。《廿三條》因而被擱置,...
主權兩岸
李蔚
7 月 01,2014
國共論壇退場,政治談判當家 ──張志軍訪台現場觀察之二
裝在塑膠袋裡扔出來的白色油漆,不僅K得張志軍的隨扈滿頭滿臉,同時也遮掩了一些張志軍此行中的重要,或者可能是最重要的訊息:在與陸委會茶敘時,張志軍將「兩岸政治談判」的主張端了出來。 這項表述如果放在第一、二天,張志軍至少表面上還春風得意,悠遊自在的情況下,或許還不會這麼刺眼。但偏偏在他講這句話前不到一小時,他才經歷了此行最嚴重的一場抗議。這更加讓人相信,端出這項議題事實上是有備而來,...
‹
1
2
3
4
5
6
7
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