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編輯推薦
連絡我們
關於想想
版權聲明
Thinking-Taiwan
小英教育基金會
合作媒體
Toggle navigation
FB
contact
rss
簡體
Thinking-Taiwan
小英教育基金會
合作媒體
關於想想
版權聲明
編輯推薦
熱門文章
政策想想
教育文化
環境經濟
財政金融
全球脈動
國防外交
司法人權
媒體觀察
休閒育樂
政黨政治
主權兩岸
中國問題
社會安全
時事想想
想想副刊
文化研究
書評書介
歷史書寫
運動休閒
電影戲劇
音樂藝術
漫談時事
專欄作家
公民平台
简
熱門
首頁
文章分類
中共
中國問題
慕慧能
11 月 14,2012
胡錦濤對台作半套,習近平有機會作全套?
中共在十一月八日舉行十八屆全國代表大會,已揭開了下一代領導團隊掌權執政的序曲,在今年的兩岸關係話題裡,不少台灣的評論者紛紛探究:習近平是「知台派」、「親台派」抑或「友台派」? 筆者以為,這種討論是過於簡化的貼標籤作法,就像過去台灣學界有人喜歡針對個別的中國官員或中共高幹貼上「鷹派」、「鴿派」標籤一樣,結果對我們實際幫助不大。所以討論習近平究竟屬於「那種派別」,只有標題化的段期效果,...
主權兩岸
李拓梓
10 月 17,2012
鋼索上的謝長廷
謝長廷訪中返國,外界褒貶不一、毀譽參半,他如同在鋼索上行走,稍一失足,就可能落入深淵、萬劫不復。敢這樣做的人,民進黨內應無人出其右,某種程度來說,也算是藝高人膽大。 兩岸關係層次:凸顯民進黨對中國太陌生 謝長廷訪中成敗,要分三個層次來說。以第一個層次的兩岸關係看來,他並不成功。謝的訪問凸顯了民進黨人對中國的不了解,比如不知道「中華文化發展促進會」是解放軍的外圍機構,...
主權兩岸
,
中國問題
李蔚
9月 20,2012
台灣的「中聯辦」?----從香港選舉的「西環之手」看未來的海協會駐台辦事處
香港新一屆立法會選舉剛剛落幕,對於結果本身的分析,以及香港民主/建制派力量的消長,港、台兩地不少論壇都有相關論述,不再贅述。但對於中國駐港機構「中聯辦」在香港選舉中扮演的角色,卻有不少值得台灣警惕的部分。 正如許多觀察家指出的,以精密的組織經營和配票,充分運用比例代表制的特性取得超額過得票比例的席次,是香港親北京的建制派在這次立法會選舉中,給外界最深刻的印象。...
主權兩岸
盧峯
9月 14,2012
北京伸黑手 香港政治染紅
對於中國政府及他在香港的代理人來說,剛過去的立法會選舉可說喜出望外,超額完成。整個親中陣營不單在議席上有不少進帳,不但加強了對議會的控制,更成功分裂、打散了過去十多年來堅決頂住中國控制的泛民主派,令他們陷於群龍無首,不知如何自處的困局。 先把時間推回一九八九年。那一年從四月開始的北京天安門民主運動震動整個中國,也大大的動搖了八年後將要回歸中國的香港。在此之前,香港人對回歸感到的是無奈與無力...
主權兩岸
陳虹
9月 14,2012
另一個「不能戳的秘密」
四年來,台灣一直有人宣稱:「九二共識」是緩和兩岸關係的關鍵;台灣人民這幾年來也被大量的政府文宣教導著:沒有「九二共識」,中共就不會在經濟上幫助台灣、讓利台灣。然而,「九二共識」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終結中華民國的藥引,這是國、共之間另一個「不能戳的秘密」。 鬼月裡容易見到鬼,是常態,不是嗎? 「九二共識」是國、共兩黨2005年私下達成的共識,2008年五月以後,...
中國問題
金鐘
9月 06,2012
九皇變七皇?中共太子黨與團派搞平衡
下屆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務委員會委員的人數,到底是七人還是九人?最近幾乎所有報導都說,七人方案已是定局,並有一個認受性較高的名單出籠。 筆者曾力排眾議,主張提九人方案是難以推翻的必然趨勢(註一)。最近,此議出現了迴聲,有報導說,「九常委打敗七常委」,其根據還是從權力分配出發。這當中,有人為劉延東「入常」造勢,也有胡鞍鋼者流主張中宣部長劉雲山應該「入常」,鼓吹九常委是「集體總統制」。 由《...
中國問題
金鐘
9月 05,2012
輕輕放下?傳薄熙來保留黨籍免入獄
●此照極顯薄熙來夫婦恩情。今日卻是 一刀切割,義斷情絕。好戲不再。 - 金鐘 谷開來八月九日成為合肥審判的主角亮相,八月二十日宣判「死緩」罪,被稱為「世紀審判」的序幕就此收場。 如何辦薄天王?是媒體熱議的話題,尤其是北戴河會議以來,筆者和各方專家、消息人士廣泛溝通追尋答案,終於在日前獲得一條獨家消息,中共高層在北戴河會商中已達成對薄熙來處理的共識——撤銷黨內外一切職務,...
中國問題
金鐘
8 月 25,2012
中共政治局常委應該「七改九」
最近,中港熱門話題莫不圍繞著中共政治局常委的人數,看起來,「七改九」應該是個趨勢。 中國共產黨中央政治局常務委員會,目前常委共九人,但這並不是制度性的人數。中共在鄧時代基本上為七人或五人。八九年「六四事件」後,江時代為七人(即十四大、十五大),自二○○二年起,胡錦濤當政,才增為九人。 常委會是中共一黨制的權力最高層,統馭全國的內外政策,被網民稱為「九皇」。...
中國問題
阮銘
8 月 14,2012
五評傅高義的「鄧小平改變中國」(下)
(點此閱讀『五評傅高義的「鄧小平改變中國」(上)』) 第三,傅著忽略鄧小平導致中國歷史倒退的一個關鍵環節:十二屆六中全會圍繞「精神文明決議」的普世價值與反自由化之爭。 傅著長於描述細節,較有趣的大小事件幾無遺漏。但不知有意或無意,獨獨遺漏了一九八六年從北戴河打到北京、在十二屆六中全會大辯論、直接影響中國命運的「精神文明決議」之戰。 胡耀邦主持起草的決議,肯定了自由平等普世價值,...
中國問題
阮銘
8 月 13,2012
五評傅高義的「鄧小平改變中國」(上)
英國維多利亞時代的歷史學家卡萊爾(Thomas Carlyle 1795-1881)有兩句名言。一句是早年講的,「歷史是無數傳記的精華」,「無數傳記」包括少數大人物和多數小人物。在那個貴族和新興資產階級統治的時代,卡萊爾被譽為「平民的先知」。另一句是晚年講的,「世界史是大人物的傳記」。 傅高義(Ezra F. Vogel)的《鄧小平改變中國》(Deng Xiaoping and the...
‹
1
2
3
4
5
6
7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