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地眺望】我們需要怎樣的軍事古蹟觀光?

對於軍事古蹟觀光,你有怎樣的想像?

2019/12/04《自由時報》報導,高雄市代理市長葉匡時前往今年5月剛開放的「鼓山洞」遺跡,卻在參觀後質疑此地「洞內空空蕩蕩,沒有吸引力,走一下以後不會再來了。」

筆者曾於今年7月拜訪此地,在過程中體驗並無覺得此處空蕩。反而是內部的景觀,令筆者覺得相當深刻。雖然臉書粉絲專頁「戰史檔案」質疑此地歷史考證不清。但畢竟此處還是個有經過整理、且有專人完整導覽的景點,同時又接近輕軌壽山公園站。相對於多數軍事遺跡位於人煙罕至之處,其實本案例仍不失為一個可以攜家帶眷、認識高雄近代史的一個景點。

回到葉匡時的說法,在報導中他表示:「偵訊室可以改成儲藏紅酒的地方,或是做一個小小餐廳或是咖啡館。」事實上,這是相當漠視歷史的思考模式。但我們可以理解,在台灣的其他角落,許多人對於軍事遺跡的想像也都是在這種脈絡下運作,過去屏東地區即是一個例子。

2017/07/13《中國時報》〈屏東二戰歷史遺跡 有望成觀光景點〉新聞中提到:

【日本想想】搭手扶梯靠左還是右?答案以上皆非!

前往日本自由行時,很多人都會碰到一個煩惱——搭手扶梯該靠左還是右?因為到東京旅遊,會發現大家都是靠左,前往大阪便會發現人們大多靠右,但近年來,日本急欲打破這項非得靠一邊不可的約定俗成,以安全面做考量,不行走、兩邊都站人,才是現在的推廣目標。

追溯源頭,手扶梯首度於日本登場,是在1914年的東京大正博覽會,當時在上野設置了一座長240公尺、從博覽會第一會場的正門到第二會場的連絡通道,途中還製作成鐵橋形狀,乘坐者甚至可以俯視上野東照宮的櫻並木,在銀座的「三越吳服店」(現在的百貨公司「三越日本橋本店」)也設置了一台。

【日晷之南】日本文學中的山毛櫸

按照樹種學分類的描述,山毛櫸是由8-10種落葉喬木組成的群,彼此之間關係密切,它們的高度可達30-45米,分布於整個北半球的三大洲,是溫帶森林的主要樹種。它們的樹冠呈圓形、伸展,樹皮光滑、灰色。樹葉互生,略成卵形尖銳、邊緣鋸齒狀到波狀,一般比較薄,亮綠色。冬芽細長,這是一個非常典型的特徵。山毛櫸非常耐寒,耐石灰質,而且在介於輕質和重質之間的土壤長勢良好。它們靠種子繁殖,但在栽種時不得不採用嫁接的方法,由於它們的樹形和樹葉漂亮而被人們廣泛栽種,有時作為都市的行道景觀樹。

兵家必爭的「青年力量」:看國民兩黨在2020大選截然不同的進程與命運

當「年輕族群」逐漸成為影響多場選舉與公民運動的主軸,對藍綠白黃各黨來說都是兵家必爭之地,甚至被視為在現行的選民結構與政黨認同環境下,從總統級以降的候選人都要極力爭取的「關鍵搖擺票」時──各主要政黨如何爭取青年選票,甚至如何透過組織、人事、策略與宣傳上的擬定調整,來讓自己更符合著多種意義上的「年輕化」,其所表現出的樣貌與結果,或也正恰好諭示著其各自不同的「政黨DNA」與性格。

對於「青年力量」在政黨中的影響與變化,筆者始終相信著「外部刺激論」的說法。由於某種程度上的僵化、老化,甚至腐化,往往成為任何政治勢力幾乎都無法避免的宿命,而畢竟又不似如當年威權統治年代的不需面對任何競爭對手──對政黨而言,僵化或老化可能是終究要面對的日常,而隨之而來的後果則勢必會反映在民調甚至選舉結果上。

【越南想想】新南向促進台越文化交流升溫

國立成功大學越南研究中心及社團法人台越文化協會等單位共同合作於2019年11月23日至24日假成大台文系館辦理第四屆台越人文比較研究國際研討會,場面熱烈盛大,有來自越南、日本、美國、俄羅斯、韓國、新加坡、比利時、印尼、泰國、法國、英國、香港及台灣等二百多位學者與會,為歷年規模最大的一次。

【被遺忘的歷史】檢肅匪諜與反共自覺運動(三):反共自覺運動

「檢肅匪諜」運動雷厲風行推動之下,確實「績效」斐然,每隔幾天就會在媒體上看到匪諜遭槍決的新聞,真匪諜抓到了,但也因受到獎金的鼓舞,以及擔心遭到聯保連坐處分被迫亂檢舉,而造成不少錯假冤案,中國國民黨政權當年「寧錯殺一百,絕不放過一人」的原則,遭受嚴厲批判一點都不冤枉。

從1950年制定〈戡亂時期檢肅匪諜條例〉之後,中國國民黨政權頒布了一堆處理辦法、自首辦法、管理辦法、管教辦法,持續到1980年各項辦法、實施綱要及條例都曾修正,自始不曾放鬆檢肅匪諜的工作,期間由於發生疲乏現象,蔣介石在1960年要求改變宣導方式,決定推行〈反共自覺運動〉。

中國國民黨政權竊據台灣之後,就一路展開各種名目的運動;比方在〈反共自覺運動〉之前,就有1954年中央總動員運動及軍艦建設募款運動、1956年支持大陸武漢學生反共運動、1958年金門馬祖防衛運動、1959年支援西藏反共鬥爭運動、1960年青年文化運動、1962年青年自強運動。〈反共自覺運動〉之後,又有1963年青年自覺運動及毋忘在莒運動、1967年中華文化復興運動,以及社會改造運動、新生活運動等等。

【鐵份補給】從札幌市電看鐵道「上下分離」的經營概念

11月25日,札幌市交通局與財團法人札幌市交通事業振興公社,取得日本國土交通省的同意,將於2020年4月1日開始,展開「上下分離」營運方式,也宣告札幌市電將邁入新的時代。

許多朋友也許對這個「上下分離」感到好奇,到底什麼是上下分離,其實簡單說就是將原本的軌道路線,拆分為營運與維護兩者,分別由不同的公司(或團體)進行管理。

也因此,根據雙方達成的新營運計畫,札幌市交通事業振興公社未來將負責客運服務,以及車輛與軌道設施的管理與維護,至於札幌市交通局,除了保有車籍、軌道路權與相關用地之外,還包括相關設備與車輛的更新、購置,和新線的建設等業務。

可以說振興公社負責營運,而札幌市交通局則負責維修,在保有車輛與軌道路權的狀況下,將車輛與軌道租借給振興公社經營,振興公社支付使用費給札幌市,並維持現有的票價。

【首爾想想】電視開播近60年…南韓迎來首位「記者出身」當家女主播

4年前的「首爾想想」專欄中,我曾介紹從MBC電視台離職後,跳槽至MBN的新聞工作者金柱夏,成為南韓首位單獨播報平日晚間新聞的女主播。而近來,電視圈又出現新變化——作為公共媒體,同時也是全國規模最大的電視台KBS,也終於迎來南韓電視史上,首位記者出身的女性當家主播。

【男人想想】融入式父職的難題:只是爸爸不夠加油嗎?

阿明是一位新手爸爸。產前他會陪太太做產檢,也一起上過產前教育課程。每次請假,公司主管、同事都會表現出「為什麼要為了這種事請假?」的態度,但這不是阿明氣餒的主因。真的讓阿明氣餒的,是對於陪產細節滿滿的不解。資料少、教材少,甚至如果開口詢問,還可能得到「怎麼連這個都不懂」的臉色,或者是完全相反的建議,讓他更摸不著頭緒。結果生產那天,他手忙腳亂,搞砸了不少事。他想多陪太太一陣子,但父母卻暗示說,既然幫不上忙,那不如早點回到崗位工作,畢竟賺錢養家才是男性的義務……

阿明不禁感嘆:「每次聽到『爸爸,加油好嗎』這樣的說法,讓我覺得,是我不夠努力嗎?好像只要我自己一個人加油,就可以解決那麼多問題。我不認同,為什麼現在提到這些事,結論好像只有一句爸爸不夠努力?」

王拓《吶喊》選摘:黨外的聲音

前輩小說家王拓生前留下最後的自傳式長篇小說遺作,《吶喊》集中書寫《夏潮》雜誌創刊、鄉土文學論戰、中壢事件、橋頭事件,及其自身投入基隆市國大代表選舉的歷程,帶領讀者重回七、八○年代風起雲湧的台灣當代歷史現場。

他的一生,無論是文學書寫或政治參與,其實理念如一,從未更易,一如他的小說,都與八斗子、「金水嬸」有關,他的政治參與都與弱勢者、環境保護、人權維護有關。他的書寫,未嘗一刻離開土地與人民…… ──向陽

第三章

「等一下到了他們的雜誌社,外面有警總的人二十四小時站崗,你不必太緊張。」徐海濤靠在我耳邊輕聲說。

「什麼?你說什麼?」車上人聲嘈雜,我一下子沒會過意來,便稍稍大聲地問。

巴士不知為何突然緊急煞了車,汽車「嘎——」地叫了一聲,車上站著的人突然都急速向前衝了一下,立刻又被彈了回來。海濤的圓形的徐志摩式的眼鏡也突然跳脫了鼻梁,他右手拉著吊環,左手卻敏捷地把往衣服滑落的眼鏡抄到手上。

「好險!」他說。手上拿著眼鏡,不自禁地笑了起來。

「這司機怎麼搞的?要摔死人啊?」

「喂喂喂,你會不會開車啊?」

「他媽的!車也不好好開,幹什麼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