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佩儀

勵馨基金會公民對話部倡議專員

【柏林想想】台灣人尚嘸甘:柏林共享機車服務商COUP退場

當我星期一(25日)看到柏林共享機車服務商COUP宣布於12月中終止服務,我走向冰箱,無聲地開了一瓶啤酒。

才三歲多的COUP,使用的是台灣電動機車Gogoro。COUP在2016年夏天率先且獨家將Gogoro引入歐洲。對來自台灣的我而言,引入的還有家的感覺。

【荷事生非】以「共合」為理念的荷蘭藝術機構—— Casco Art Institute: Working for the Commons

「當我們把藝術作為一種研究工具的時候,我們時常忘記質疑「藝術本身」的問題。若我們能透過『共合』的概念,使藝術成為改變社會的能動者,超越研究工具的用途,我們便能審視藝術生成的機制。擺放在機構的藝術作品,例如:藝術中心與美術館的作品,由於和外在世界總是隔著一道牆,藝術的力量因此受到限制。 Casco 的目標是把藝術帶進群眾共同行動的場域,同時也將集體行動的力量帶入機構中。」—— Binna Choi

【日本想想】從「無煙工業」到「觀光公害」:京都旅遊經濟的新課題

秋天的楓葉將景色染得豔紅而燦爛,加上京都獨有的優雅空氣感,古色古香的古街老房、千年歷史的神社寺廟,一抬頭、一轉身,都是一幅美麗的風景,吸引世界各地的人們前往。旅人透過鏡頭捕捉到迷人景致,一次又一次地想來訪蒐集,但對在地人來說,卻像是一場不會結束的惡夢,過去被稱為「無煙工業」的觀光業,成為亟待解決的「觀光公害」。

日本政府於2003年宣言「觀光立國」後,訪日的外國旅客在15年內增加了6倍,現在是一年能達成3千萬外國旅客造訪的觀光大國,還立下了2020年達成4千萬觀光客的目標。2020年東京奧運在即,國內各項軟硬體設備都力求再升級,但龐大的觀光人潮除了帶來買氣,也造成噪音、垃圾、交通混雜、廁所髒亂、對當地文化的不尊重與侵害,勾起了在地居民的怨氣。以京都為例,近年來就發生多次居民與觀光客的衝突與不滿。

【日晷之南】黑暗裡的圖繪——松本清張

若非以專著的形式,要順利概括社會派推理小說大師松本清張的小說成就,必然是困難的工程。他的生平(參見《半生記》)和創作成果(全集),直至現今,仍然是日本文壇中的傳奇,不斷吸引研究者投入研究。松本清張寫作範圍廣泛,包括早期純文學小說作品、膾炙人口的推理小說(如《砂之器》、《點與線》等)、歷史小說、昭和史研究系列、二二六事件編著,等等。這意味著松本清張是個充滿正義感和歷史眼光的作家,他積極介入社會批判,關注弱勢的生存狀態,突顯決定社會等級的深層結構,不斷思考日本這個國家社會的變化,探索人在邪惡的社會中如何善良正直活著的方法。就此視角和內容而言,其短篇小說〈黒地の絵〉(黑暗裡的圖繪),既是他對於戰爭本質的詰問,亦是他對於人性墮落的喚醒。

九州帝國大學活體解剖事件

【天秤之上】台澳司法互助 國際合作法辦共諜

中國間諜名「威廉・王」(音譯「王立強」),向澳洲政府坦承參與一系列間諜活動,更將相關證據資料提供給澳洲反間諜機構ASIO,並尋求政治庇護。

澳洲及美國多家媒體報導,除了王立強詳述中國對香港民眾的戕害外,王立強更坦承,中國對台滲透包括政治人物、媒體、廟宇和基層組織,他的組織也建制網軍,曾經成功干擾台灣去年九合一地方選舉,幫助親北京的候選人勝選。

其中,王立強指控香港中國創新投資公司主席向心吸納他做間諜,因此我國調查局在桃園機場攔下欲出境的向心、龔青夫婦,經過整日訊問後,依涉違反《國家安全法》將2人移送台北地檢署複訊,檢察官訊後將向心夫婦限制出境。

農業即政治:香港農業與主權的消失

反送中運動自六月密集遊行至今,已經演變成武警濫權的荒謬發展。北京的極權專制催淚香港,一國兩制從神話變笑話。看著港土在瓦斯瀰漫中流淚、槍彈棍棒中流血,身在台灣的我們心裡難受,無力感也時常氾濫。香港資訊轟炸下不禁去想:在台灣的我們能夠做什麼?作為一個農議題的NGO似乎與主權議題無干,然而從農業與糧食的蹊徑檢視中港關係,或許能夠讓我們知道「中國因素」如何在農糧議題發酵。

香港並非無農之島,過去曾有八千公頃的稻田,然而在都市化侵併農業土地、中國低價農糧傾銷的過程中,農業大量消亡,稻田的黃澄已然絕跡。滅絕的過程如何發生?這篇文章將簡述香港的農業史,港都農業的衰敗即是去鄉土的過程,也是中國併吞的失主權過程。

英國殖民時期:糧食問題就是政治問題

1945年日本宣佈投降,二戰結束、香港重光,英國恢復對港的統治。戰爭紛亂在重光後仍然持續,為了穩定糧食配給,港督實施了九年的糧食配給制,也在1946年成立蔬菜統營處。透過蔬菜統銷,除了掌控糧食系統,也解決中間人剝削農民的問題。面對大量偷渡的內戰難民,港英政府鼓勵他們居住在新界一帶,這群「非原居民」的農業技術及勞動力,成為提供港島糧食的主要來源。

王章逸

現任台灣農村陣線議題專員。

【聽那些女孩唱歌】狂亂、喧囂、夢幻而美麗的瞪鞋浪潮——Lush

走過將近40個年頭的英國著名獨立廠牌4AD,在百花齊放的1980年代,以令人難忘的天籟飄渺美聲與前衛的搖滾樂風奠定不朽經典的基礎,其品味之高卓,更讓能在這個廠牌裡打下一片天地的樂團,幾乎都成為後世典範。所謂「4AD之聲」中極高比例的女性樂人/主唱,也為女性在搖滾樂界的表現增添了更多、更寬廣的可能性,讓傳統觀點中的陰性特質與搖滾精神毫不牴觸,進一步帶動了搖滾樂更多采多姿的新時代樣貌。

成立於1987 年的 Lush ,便是4AD旗下一個存在時間雖不長、卻擁有重要地位的樂團之一;一共只有三張正式專輯、一張迷你專輯、數張合輯的他們,卻被認為是「瞪鞋」(shoegaze)搖滾不可忽視的龍頭團體之一,而且,他們融合了前輩團體My Bloody Valentine略帶神經質的咆哮、 Cocteau Twins 囈語般的夢幻流行風格,在如夢似幻的氛圍中,注入更多美式搖滾的清脆俐落、英倫搖滾的流暢敏銳,1996 年最受好評的一張專輯《Lovelife》,至今仍被眾多搖滾青年奉為傳世經典。

從背包客角度看台灣旅遊產業:觀光客的旅遊體驗好壞 誰在乎了呢?

台南近年興起一股老宅民宿風,「謝宅」是箇中代表,許多外國背包客特別指名來此體驗老宅一宿。與這老宅有機故事的相遇,讓我猶如進入時空裂縫中一窺老房過往記憶,這原本是一篇迷人、感性文章的好題材,對我卻著實難以執筆,腦中許多問號圍繞著我,「謝宅villa」一晚6800元,價格直追五星飯店,在台南眾多旅宿中,我為何選擇了它?幾乎沒有任何官方資訊,僅靠著fb的社群經營及背包客的口耳相傳,連國外背包客也慕名前來?在媒體不停報導當前台灣觀光產業如何悽慘之際,這民宿似乎是兩個不同平行時空的台灣。旅遊本質上,這民宿做對了什麼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