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我們總是選錯人?人類政治行為的迷思

瞭解自己在什麼狀況下會被本能牽制只是眼前的挑戰之一,我們還要學習抵抗拉力,幸運的是,在強而有力的本能面前,我們也不是那麼無助。科學研究顯示,我們的每種本能都是演化來應付特定狀況的,它們不會全都朝同個方向拉,而是各走各的路。人類沒有被設計成完美一致的生物,這些本能不會天衣無縫地合作,我們的腦中充斥著彼此矛盾的衝動。我們以為自己完整一致,其實不然;掌控大局的微小人並不存在。

想想九一一事件。對於那可怕的一天,你大概不會只有一種反應,而是一系列。憤怒與復仇是最常被提起的,它們是人類最常見的情緒。不過,我們還有其他反應。我們有股衝動,想弄清楚為什麼有人會做出這種事。這讓我們有機會思考,而不只是謾罵。我們真的想知道為什麼,尤其是看見了中東國家人民慶祝恐怖攻擊的影片(前面的章節討論過),他們的反應不符合我們對自己在世界上的角色的認知,或者說自我認同;這就像忽然飄來一陣不祥的烏雲,籠罩了我們發著光的山巔之城。

瑞克.謝克曼(Rick Shenkman)

艾美獎調查記者得主、大眾歷史學家、經常接受CNN、FOX NEWS等媒體訪問,被選為美國歷史學家學會(the Society of American Historians.)一員。著有《美國歷史裡的傳說、謊言和被珍視的迷思》(Legends, Lies & Cherished Myths of American History)和《總統的野心》(Presidential Ambition: How the Presidents Gained Power, Kept Power and Got Things Done)等書。

 

【南洋想想】新幹線不再獨領風騷:日本對東南亞鐵道外交的轉變

儘管新幹線仍是日本鐵道的驕傲與海外輸出的主角,幾次的競標失利與區域鐵道發展趨勢的轉變使其在對東南亞的外交角色相對不再突出。

新幹線從1964年起即為日本鐵道成就的象徵,但是日本過去並不積極以此拓展海外市場。在2010年之前,新幹線的唯一海外輸出案例為台灣高鐵。從中國以一帶一路戰略輸出高鐵之後,北京對東南亞的多項計畫使得第二次組閣的安倍政府推出新幹線來競爭。在雙方多次對陣後,中國還是略佔上風:從泰國取得兩條路線的標案(曼谷-廊開與曼谷-羅勇)、從印尼取得一條路線(雅加達-萬隆)以及寮國唯一的高鐵工程,日本僅取得曼谷-清邁一線。雖然日本也取得雅加達-泗水的重大鐵道工程標案,但是內容卻變成升級現有窄軌(1.067公尺軌距)。儘管新幹線在越南南北高鐵計畫的呼聲甚高,該國內部對於550億美金的昂貴價格仍未有定論。唯一入袋的曼谷-清邁線則因為融資問題而遲遲沒有進入施工階段。於是,日本在東南亞實際進行的鐵道工程皆非新幹線,除了已提及的的雅加達-泗水線外,另外有緬甸國鐵南北幹線升級、馬尼拉-克拉克機場的通勤鐵道、馬尼拉、雅加達、曼谷與胡志明市的地下鐵、馬尼拉輕軌延長案等。

Mi casa no es tu casa:由「鋒迴路轉Knives Out」看美國的族群變化寓言

在阿根廷作家Julio Cortázar 1947年首次見刊的短篇故事「La casa tomada被占據的房子」裡,無名的主角兄妹住在一間祖傳的老房子中,靠著祖產過活,與世無爭,直到一連串的噪音顯示一群入侵者侵入了房子。兄妹兩人不敢與這群他們兩人自始至終都未親眼看見的入侵者衝突,而只是逐步撤退,將一間又一間的房間放任讓噪音佔據,直到最後不得不逃出房子。

對於這篇故事的涵意有許多種解釋,最常見的解釋是阿根廷的地主階級與中上階層對於當時剛上任成為總統的裴隆Juan Domingo Perón所代表的基層勞工勢力的興起與政治覺醒充滿恐懼與無力感,只能眼睜睜地看著這群勞工逐漸佔領政治權力舞台,以及由這棟房子所象徵的國家漸漸落入他們手中,正如屋子裡的房間一間接著一間被篡奪侵占。

房屋與國家的象徵

無獨有偶的,在剛上映的「鋒迴路轉Knives Out」中,劇中角色們所居住的豪宅也被當成國家的象徵;在接近尾聲的一幕中,豪宅的白人主人家族中的一員對著拉丁美洲裔的家庭護士惡狠狠地說:「妳以為妳可以來到這裡,輕輕鬆鬆地就奪走我們祖傳的財產嗎?」即使片中的偵探好意在旁提醒,這棟豪宅是被殺害的一族之長,在1980年代從一位巴基斯坦富豪手中買下來的。

《中國擴張》:中國包山包海的「歷史權利」

從許多方法可以試圖了解中國對東亞區域窮兇惡極的野心,它一度妄想整個東亞都是它的。中國的野心全都集中在大海。

二〇一〇年之後不久,北京開始協調一致地推進。一旦成功,將構成一九三〇、四〇年代日本帝國征戰以來,全世界僅見最大的搶奪領土的舉動。帝國主義大國擴張領土,通常被視為陸地上的行為,涉及出動陸軍及稍後的大規模占領。譬如,日本侵略中國、越南、緬甸和菲律賓等國家,它們全都在某段時間是中國想像的「天下」底下的成員。然而,在一九九〇年代、二十一世紀初期幾年,中國花了不少時間與邊界十四個國家中的多國解決邊界問題,現在卻意圖大肆擴張版圖──雖然不排除未來會這麼做,而且現在它並沒對陸地提出重大的主權主張,但它卻悄悄地對其東方海域,尤其是南方海域,加強掌控。

【野球人生】不限時間才是棒球比賽的本質


一場正規的棒球比賽有九局,如果不考慮延長賽或提前結束等特殊因素,每場比賽必須進行到第九局,並且在第九局足以分出勝負的時候結束。

當九局上半結束時,比數0:2,由後攻的球隊領先,這時候可以確定後攻的球隊獲勝,比賽於是結束;或者九局打完的時候,比數為3:2,因為九局全部都進行完成,所以確定由先攻的球隊獲勝。

當然,不同組別的棒球賽,局數的規定也有所不同,例如LLB少棒每場六局、女子棒球每場七局,但是以完成規定局數來做為比賽的結束,是棒球比賽的本質。

【被遺忘的歷史】檢肅匪諜與反共自覺運動(一):紅色恐怖

匪諜要不要、應不應該檢肅?當然要、而且應該!世界各國都有諜報機構,對內作為國家體內抵抗病菌的白血球,對外作為國家的千里眼、順風耳。各國對於諜報的運用不盡相同,運用得當是保障國家安全,運用不當或過當就會成為統治者整肅異己的工具,後者幾乎是發生在毫無民主自由的極權政權。

中國國民黨政權蔣家王朝時期以「檢肅匪諜」、「肅清內奸」,對外克制中共的滲透,對內整肅異議分子,用來鞏固他在台灣的殖民統治正當性,就是不當及過當運用的例子。當年掀起濫殺濫抓無辜的紅色及白色恐怖,以及長達38年的戒嚴專制獨裁;招致台灣人當時的批判與抗爭,是在挑戰這種不正義及其統治正當性。

但是,很諷刺的,台灣政治民主化、自由化後,大幅度無限制的鬆綁,竟然反而成了黨國舊勢力餘孽集團失去政治特權後變成叛徒的破口,以及為中共開了無畏滲透的方便之門,內外呼應之下,不但共諜滲透台灣各領域、各階層,第五縱隊更由過去的隱性收斂成為大膽公然作亂。

台灣在蔣氏父子專制獨裁統治時代,遭遇過好幾個不同型態的恐怖時期,其中,蔣介石政權1949年在中國戰敗而逃到台灣那段時期,曾經繼二二八事變之後,大規模展開一場長達近十年的「紅色恐怖」,搞得人人聞「匪」色變,不管是台灣人民或跟著蔣介石逃來台灣的唐山人,無一例外,後者尤其被整肅得特別厲害。

【鐵份補給】即將改頭換面的原宿車站

最近臉書一直有不少朋友,轉貼東京的JR原宿站即將要被拆除的消息,大家都對於這棟已有95年歷史的老建築,即將消失感到惋惜,也認為保護文化資產比台灣先進的日本,居然也有這樣的事情,感到不可思議。

就在11月19日,JR東日本發布消息,除了宣布明年(2020年)3月21日開始,目前正在興建的原宿站新站房將開始營業,也說明在明年東京奧運與帕運結束後,現存的舊站房將會拆除改建。公布後台灣各大媒體也跟著報導這個訊息,不少人議論紛紛,驚訝於為何JR東日本怎麼會拆掉這座老車站。

畢竟過去大家對於日本,醉心於保存古老文化與建築,甚至於花費500億日圓,只會恢復東京車站往日的外觀,而感到欽佩,但為何這次卻要拆掉珍貴的老建築。當然JR東日本也有話要說,原因是原宿周邊地帶,已被劃入防火區域,而老舊的原宿站建築,並不符合法規,加上每天有超過7萬5千人次出入,為了安全不得不如此。

【男人想想】一位女跨男的自敘:我的「pass」之路

2019年10月25日,同志遊行的前夕,一場夜間的遊行點亮了台北街道──一群跨性別朋友、支持跨性別的朋友們走上街頭。跨性別者渴望被「看見」,不再隱身於LGBT的歸類中,而是將自己顯現出來,讓粉藍旗飄揚的夜晚,越夜越美麗。

台灣第一屆跨性別遊行:你認識他們了嗎?

台灣同志諮詢熱線協會於今年舉辦第一屆跨性別遊行,期待社會能夠理解跨性別者不平凡的生命;同性戀者、雙性戀者們能同為性平運動場上的戰友;更期盼,在跨越性別的這把大傘之下,每個人能夠在不同的性別認同光譜中安放自己,看見自己生命經驗的價值,攜手為多元性別議題發聲。

「跨性別」的意涵相當豐富。熱線表示,跨性別包括諸多在不同面向跨越性別的族群:認同的性別,性別角色、性別裝扮等等。只要跨越了男女二分的主流期望在社會裡生活,都可以是跨性別下的一份子。正是傘下的多元,讓每一個跨性別者的生命都有其獨特性;但我們仍能從一個個被敘說的故事中,窺見這個群體所面臨的共同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