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人想想】融入式父職的難題:只是爸爸不夠加油嗎?

友善列印版本

阿明是一位新手爸爸。產前他會陪太太做產檢,也一起上過產前教育課程。每次請假,公司主管、同事都會表現出「為什麼要為了這種事請假?」的態度,但這不是阿明氣餒的主因。真的讓阿明氣餒的,是對於陪產細節滿滿的不解。資料少、教材少,甚至如果開口詢問,還可能得到「怎麼連這個都不懂」的臉色,或者是完全相反的建議,讓他更摸不著頭緒。結果生產那天,他手忙腳亂,搞砸了不少事。他想多陪太太一陣子,但父母卻暗示說,既然幫不上忙,那不如早點回到崗位工作,畢竟賺錢養家才是男性的義務……

阿明不禁感嘆:「每次聽到『爸爸,加油好嗎』這樣的說法,讓我覺得,是我不夠努力嗎?好像只要我自己一個人加油,就可以解決那麼多問題。我不認同,為什麼現在提到這些事,結論好像只有一句爸爸不夠努力?」

隨著性別平等的發展,傳統性別分工的界線逐漸鬆動。除了婦女就業比例提高,社會也開始鼓勵男性成為「融入式父親」,不要只做賺錢養家的角色,也應該參與照顧子女的工作。確實,我們也看到年輕一代的爸爸們,比起先前的世代更願意陪伴子女。

然而,意願似乎未能轉化為有效行動。據行政院性平會107年的「就業保險被保險人領取育嬰留職停薪津貼給付」件數中,男性申請者雖逐年上升,所佔比例仍不滿兩成[1];而衛福部國健署105年的「第12次家庭與生育調查」中,男性雖然是主要陪產者,整體陪產率卻也只有四成左右[2]

父職參與提升有限,是爸爸們不夠加油、不夠努力的關係嗎?──恐怕不只如此。在許多經驗談中,我們可以看到在男性轉換父職的過程中,仍有三個尚未解決的難題:

缺乏支持系統,爸爸有苦難言

有些爸爸提到,陪產過程中,深覺自己被排除在外。「大家都鼓勵爸爸應該要陪產,但醫院對爸爸陪產的態度,卻又不是那麼正面。」爸爸們並非不想做些什麼,但先是對於自己該不該進產房陪產,坊間就有兩派不同主張;進了產房後,雖然知道要提供支持與陪伴,但具體而言到底該怎麼做?事前缺乏準備課程、當下也缺乏引導,往往只能不知所措,「無聊,無助或無奈。」[3]

再翻看因應懷孕而發放的國健署《孕婦健康手冊》,陪產相關資訊大約只有「給準爸爸的話」兩頁左右的篇幅[4],佔比不到全冊的十分之一,且多半未對細節多做說明;也因為篇幅限制,造成「提供概念,不談操作」的局面,使爸爸們「知道該做,卻不知道該怎麼做」。

在產後的分工上,許多爸爸擔任起次要照顧者。他們發現,由於工作限制了陪伴時間,孩子與主要照顧者的關係,比與自己的關係更加緊密,例如餵食或是安撫哭泣的孩子時,孩子堅持只要媽媽。新手爸爸的沮喪是難免的,但在缺少談論平台的狀況下,他們也就更難學習如何因應這些挫折。

以母嬰健康為核心關懷的生養流程中,我們是否忽略了他們身為陪伴者的需求?當這些男性努力突破框架、轉為新時代奶爸時,真能得到足夠的教育與裝備嗎?若他們的情感需要支持時,旁人是否能營造友善的談話環境,讓陪伴者本身也獲得陪伴?[5]

性別刻板印象,將奶爸推回原點

我們也遇過非預期懷孕的勞動階級小爸媽,在彼此協商之後,決定由小爸爸負責育兒、小媽媽負責工作。小媽媽說,身邊的人一方面會稱讚小爸爸「很體貼」,好像女性育兒就是理所當然的,而男性育兒則很難得、更容易獲得肯定;但另一方面,也有很多人會指責小爸爸「不負責任」,尤其是家族長輩,認為男性負責任的表現應該是「外出工作」而非「在家帶小孩」,甚至因此斷言男方「不值得託付終生」。

從這些現象不能看出:在台灣,雖然性別分工的界線已逐漸鬆動,但仍有殘餘。當面臨「工作vs.家庭」的兩難時,即使當事人想要跳出傳統、採取不一樣的分工模式,社會壓力仍可能將他們打回原狀。換句話說,問題不只涉及當事人個人的性別意識,人際網絡的支持與否,往往也是他們是否被迫繼續傳統分工的關鍵。

現實的經濟考量,限制行動的可能性。

養育孩子是高成本的投入,現實考量自然也是重要因素。

在托育費幾乎與薪水相當時,有些家庭便決定「乾脆辭職或留職停薪,自己帶小孩好了」。但誰要成為那個辭職或留職停薪的人呢?從機會成本的概念出發,自然會選擇「薪水比較少的那一個」——這是合理的考量,但現狀下薪水較少、因而得犧牲工作來成就家庭的,往往就是女性;即使爸爸主動提出育嬰留停的想法,社會對於男性育嬰的不理解,也可能讓主管或同事質疑「為什麼不讓太太請就好了」並不願配合。男性相對容易成為家庭主要甚至唯一的經濟來源[6],也就對事業背負著沉重的壓力。

有些爸爸們下班後願意多陪孩子。但高工時下累積的勞累、壓力與情緒,令他們容易失去耐心,無法提供有品質的陪伴,最終自責、害怕、迴避育兒成為惡性循環;也有些爸爸們下班時,家人都已經睡了,更遑論品質。這些想跳脫框架、卻力有未逮的男性們,便在一次次的內心衝突下引述了「男性責任在養家活口」的傳統價值,來成全父職的失落與兩難。

也許有人會認為父職參與的低落,應歸咎於缺乏性別意識的男性們。但我們想提醒:即便是一位具有性別意識的男性,支持系統、人際網路經濟考量,也同樣是影響行為的關鍵。

該加油的,從來不只有單一個人

父職參與的提升有限,不只是爸爸自己加不加油的問題而已。實踐非傳統父職角色時,除了個人的性別意識之外,人際網絡與社會文化都有相應的難關需克服。這些難關大致可歸類為「文化」和「現實」兩個層面:文化層面的刻板印象,形塑了我們對於男性扮演「養家活口者之外……」的認知與態度;而現實層面的條件限制,包含經濟條件、勞動條件、企業是否落實法律規範、社會是否提供支持網絡等等,則影響了男性能否將認知與態度,轉化為實際的有效行動。

改變文化,需要教育和時間;改變現實,則需藉由公共托育制度的完善,逐步調整不同家庭平衡育兒與經濟的步伐。在醞釀的過程中,改變也許不是立即見效。但別忘了,社會由我們每一個人所構成,你我都可以把這些問題放在心上。在生活中,嘗試用溫柔的眼光,看見他們嘗試跳出框架的掙扎;用多一點的同理心,思考出不同於傳統的解法。

艱辛的育兒路上,讓我們每個人彼此加油,一起前進。

 


[1] 參見行政院行別平等會「重要性別統計資料庫」。網址:https://www.gender.ey.gov.tw/gecdb/Stat_Statistics_Field.aspx

[2] 參見衛生福利部統計處。須注意年齡與各地差異,例如台北市實施母嬰親善的醫院中,準爸爸的陪產率就高達八成。網址:https://dep.mohw.gov.tw/DOS/cp-1720-7347-113.html

[3] 另可參考生育改革行動聯盟2015年的「父親或準父親陪產經驗和態度意見調查」,及〈陪產不再無助,從進產房前開始學習當爸爸〉。網址:https://www.xn--1uv25mw0fma.tw/news2_detail/42.htm

[4] 參見107年版本。這樣的設計確實是異性戀預設的,希望因應同婚修法通過,國家對於陪產者的身分可以有更多元的想像。網址:https://www.hpa.gov.tw/File/Attach/10487/File_11995.pdf

[5] 我們不認為只有男性會成為陪伴者,也不認為男性只需要成為陪伴者,只是在目前的社會現狀中,爸爸們更容易擔任陪產者或次要照顧者等陪伴角色。

[6] 我們遇到不少勞動階級的年輕爸爸,往往就因為經濟壓力,在新父職的認知與實作上面臨兩難的挑戰。另可參見第87期《性別平等教育季刊》〈低社經雙薪家庭的父職形塑與實踐〉一文。網址:https://www.gender.edu.tw/web/index.php/m5/m5_04_01_index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