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鳳凰

作者為香港中學生。

【開往台灣的慢船】都是一日行銷:郭泓志和爵士隊的差別

Photo credit: whiteplus26 @ flickr

NBA球季即將展開之際,上週最令人「感心」的場景,卻和球星無關,而是猶他爵士隊和年僅五歲的吉卜森(JP Gibson)簽下一日合約,讓小吉卜森在爵士隊季前訓練營的綠白分組對抗賽中上場29秒,一圓NBA夢的畫面。

【得獎作品】假如我是忠德里里長

一、南萬華的在地風情

臺北市萬華區可分為北、中、南三個分區,年輕人聚集的西門町在北萬華,艋舺龍山寺與華西街夜市在中萬華,而我們居住的忠德里則屬於南萬華,各有不同的歷史脈絡與在地生活圈,值得細細述說。

南萬華地區,大約是西藏路以南、新店溪環繞之範圍,古地名「加蚋仔」,最初是凱達格蘭族雷裡社的活動範圍,清代有漢人到此開墾,逐漸形成「加蚋仔庄」,日治時期建置「艋舺-枋寮道」,成為本地居民對外聯絡的交通要道,也就是日後的東園街,並劃分成東園町與西園町,戰後合併為雙園區,1990年劃入萬華區。

擁有百年歷史的東園街,是南萬華地區的心臟地帶,具有豐富的地方產業活動,可稱為「活的庶民博物館」,至今仍有不少數十年歷史的老店,譬如米店、香舖、刻印店、鑰匙行、銀樓等,在臺北市其他地方越來越少見。如今以東園街為核心的南萬華地區,街上除了各種傳統老店,還有國民小學、郵局、健康中心、派出所、銀行、菜市場、圖書館等,生活機能完善。

【我看台語片】《軍中樂園》的深情與殘酷「中國風」

鈕承澤導演新片《軍中樂園》,今年金馬獎獲六項入圍,陳意涵和萬茜演出的女配角佔兩項,陳建斌則入圍男配角。

中國電視劇《後宮甄嬛傳》飾演皇帝的陳建斌,另以《一個勺子》入圍最佳影片、新導演、男主角、改編劇本,大家都說是本屆金馬獎最大亮點。

然後大家也都說,陳建斌詮釋的思鄉折磨老士官長是《軍中樂園》最大亮點,對另一位中國演員萬茜飾演在軍中特約茶室折抵刑期的侍應生,831裡唯一的優雅女神,也多為佳評。

至於陳意涵飾演的老士官長鍾愛的侍應生,看法則趨於兩極,貶之者大有人在,有評論說應得金蝦獎一枚,有的說萬茜冰山美人的氣質「完勝」其風騷演出云云;也有影評人如藍祖蔚大為稱許的:陳意涵「那浮腫的臉」,「道盡煙花女子的滄桑」,比起萬茜不真實的夢幻,「是茶室女子中唯一懂得用體態與表情來傳達身心狀態的演員」。

馬來西亞大選過後(五)

詩人與我約在KLCC公園,我起初不懂為什麼約在市中心,那不符合他的氣質。

我想像可以和詩人在他住的孟沙區(Bangsar)小公園,一起吃馬來傳統早點、聊聊天,但我們約在偌大的KLCC公園,它有50英畝大,是吉隆坡之肺。公園旁是高聳入雲的雙子星塔。

我們甚至沒有明確說好在公園何處碰面,它有50英畝大,這場約會就像謎樣的詩句。我獨自在公園玩起尋找詩人的遊戲,直到十分鐘後,看到他和陪同的朋友――檳城研究院的研究員,政治學者黃進發在購物大樓前的噴水池向我招手。

沙末賽益(A.Samad Said)比照片中瘦小,他是個82歲的老人,蘋果綠襯衫、灰色長褲、褐色涼鞋,和他的大地色皮膚和諧共存,白如雪的長髮和長鬚已經合為一體。

他戴著一副細邊的圓框眼鏡,有印度詩人泰戈爾般智者的況味,他們的白髮和膚色的確相近。原來正逢齋戒月的緣故,到晚上六點前穆斯林連滴水都不碰,採訪結束後沙末賽益要前往公園裡的國家清真寺,參加午間祝禱。

【得獎作品】假如我是寶山里里長

一道起台中工業區,幾乎所有的台中人都會異口同聲地說︰「真的不敢領教那邊的交通啊!」大夥兒說得一點都沒錯,而且這裡何止是交通亂,此區除了工廠林立外,附近還有監獄、焚化爐…等嫌惡設施,即便如此,但這兒卻是我的家,台中市寶山里。

根據經濟部工業局資料,幅員廣大的台中工業區有高達944家工廠,就業人口更是多達38,000人以上,途經寶山里的五權西路,正是南屯區通往台中工業區最主要的道路;同時,中山高與環中快速道路亦在此設立交流道,這也意謂著,一條不過四線的道路,每天卻要應付數萬名的工業區上班人口以及無數往來高速公路的車輛,在上下班時,交通打結早已是寶山里居民的共同惡夢了。

路向南

政大歷史碩士,現在是老台北、台灣史與民國史的探索者。

快樂魚

徵文比賽社會組優選作者

【華山論劍】陳菊救災與林彪作戰:置國家存亡於度外的檢察官(二)

陳菊救災與林彪作戰為什麼搞在一起?不是搞張飛打岳飛的飛機?不是的,且聽分解。

北、高兩市選舉,國民黨候選人的對手現在都處在檢察官偵辦之中。柯文哲說國民黨在宇昌抹黑案嘗到甜頭,現在以MG149做材料如法泡製,手法複製,但是結果一定不可能複製。現在從北高兩市的選情看來的確如此:國民黨兩個市長候選人都遙遙落後,真是幸好。

在高雄市方面,國民黨告上法院後,檢方追查氣爆公務員違失分兩部分,一是引發氣爆的雙胞箱涵設計、施工、驗收、管理責任,一是公務員在意外發生後的處置有無疏失。

烏干達反同法案推翻後,箭停下了嗎?

今年8月1日,烏干達反同法案正式被推翻後。時隔兩個月,烏干達的《每日箴言報》報道憲法法院的法官,Solomy Balungi Bossa表示在推翻法案的近兩個月來,包括他在內,連同其他四位法官都受到言論和死亡威脅。

廢除同年2月由烏干達總統簽署法案的原因,並非因違反人權,而是其立法程序違憲。推翻後受到保守人士強烈反對和上訴,如今更傳出五位推翻法案的法官受到威脅。依法辦事的法官並沒因此退縮,堅持推翻的決定正確。

從此事觀察,其法律達到基本司法程序正確,即是法官推翻法案的理由-法案違憲,而非從人權觀點出發。當地宗教勢力活躍,且基於反同者不理性行為。可以觀察其以宗教建築在法律上的思想,仍然大當其道。法律與宗教間的角色定位,從來都是互相糾纏的,對於同性戀者權利的反對聲浪最大的,往往就是當地強大的或眾多的宗教勢力。

一個年內通過反同法案的國家,表示同志友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