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一八後半年,適逢新學期開始,幾個大學異議性社團在招生時,遇上新生人數報名狀況比以往更踴躍的情形,反映出佔領立院行動結束後,一股能量在學生身上轉換成更試圖積極投入校園議題的開始。
2008野草莓學運後,當時參與運動的學生紛紛回到自己校內開始札根、做起組織,而基進筆記和許多現有的異議性社團同樣是在這樣的機緣下成立。
校內異議性社團之所以重要,在於它成為每一個剛進入大學、對於社會參與有興趣但找不到討論、或沒有人帶領陪伴的新鮮人一個重要的歸屬地。每一年寒暑假是各校社團彼此交流連繫的重要時刻,以幾個各校代表為首,用營隊或者工作坊的形式,將來自各地的社團聚集起來,進行為期三四天的交流。
這樣的活動除了能拓展人脈,同時透過幾次類似「世界咖啡館」的討論,針對特定主題,各社團除了分享彼此參與過的校內勞動權問題、性別議題、地方議題等,重要的是交換面臨過的經營困境、處理方式,甚至談進一步的實際合作(例如聯合社課、鄰近的地區議題耕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