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來西亞大選過後(四)

革命沒有發生?或者是說,革命早已發生,革命一直發生。政黨輪替可能不過是這場民主大秀需要的燦爛煙火。

回首15年的軌跡,烈火莫熄這場馬來西亞的「九月政爭」,意外開啟了民主化的契機,打開公民社會的想像,人們拋去恐懼上街表達意見,影響力延燒了整整十年,直到2008年大選,歷史任務才算告終。

而後由Berish淨選運動接手,在2012年428達到高峰時有25萬人上街,華人從冷漠到參與成了關鍵少數,更多的族群合作,政治改革正式成了馬來西亞的全民運動。

如果說烈火莫熄世代是目前馬來西亞的社會中堅,類似台灣的野百合世代的角色(以年代推算烈火莫熄比野百合晚一個世代),而年輕人呢?我好奇馬來西亞是否也有另一個學民思潮,或者野草莓世代?

【得獎作品】假如我是忠勤里里長

說起「忠勤里」,我想大多數人應該沒有什麼印象,但說起「南機場」,相信很多在台北的人會很快知道這個地方,因為這邊有個小有名氣的南機場夜市。忠勤里是一個由西藏路、中華路二段、南海路、汀洲路一段所圍成的小梯形,除了穿越中央的夜市外,有一個小型的忠義國小,其他的皆是住宅區,住宅區可分為兩部分,一是佔大部分面積的南機場公寓,有第一期和第三期,第一期是臺灣第一期國民住宅區,當時擁有歐美最新建築工法,有極為特殊的公寓結構「飛天旋轉樓梯」,第三期則為土樓樣式建築,進去後感覺來到一座小型的城。而另外一部分是國盛國宅,是七層的樓式建築。

馬來西亞大選過後(三)

努魯伊莎在民聯黨團辦公室等待我們,與其說是辦公室,不如說是反對黨的休息室,這裡兼具交誼、辦公、會議的功能。

議員們坐在沙發上休息或交談,會議室的大圓桌上,幕僚們捧著電腦各自工作。他們像是遊牧民族,帶著電腦隨時準備移動,「習慣了,」安華所屬的人民公正黨辦公室主任王維興無奈的笑說。

我幾乎第一時間就被努魯伊莎迷住。眼前這位剛連任吉隆坡班底谷區的國會議員,年輕、美麗、纖細、全心投入工作。在我準備的空檔,她已飛快和幕僚確認完幾個數字,再交待幾件事情。你其實看不出她已是一位母親,有一雙可愛的兒女,努力在忙碌的政治工作與家庭取得平衡,這對身為穆斯林的馬來女性來說並不容易。

努魯伊莎說著一口優雅的英文,我想起youtube上看到她在競選時用馬來文對群眾演講,她的表達抑揚頓挫很具魅力,「努魯的語言還是比較菁英,但她父親安華可以很草根。」王維興跟我說。

【打狗吹水】「佔中」是香港的最後一戰?!

香港「佔領中環」爭取民主普選的運動,沸沸揚揚;台灣公民運動團體也不吝給予聲援,表達相挺之意。事實上,香港此次「佔中」運動的導火線,乃在於香港特首直選的遊戲規則如何制訂。雖然,台灣「白」副總統的香江好友、疑似地下港共的香港特首梁振英,趁著10月1日中國國慶酒會致詞時重申:「從2017年開始以一人一票方式選出行政長官。不同人有不同的政改理想方案…有普選一定比無普選好,500萬合資格選民投票選行政長官一定比1200人選行政長官好。去票站投票一定比在家中看電視,看1,200位選舉委員會委員投票好…」,並以此表達對北京政改版本的支持。

換言之,2017年的特首選舉,香港人確定已有「一人一票」選出特首的權利,那為何香港人依舊要繼續「佔中」呢?這「佔中」運動追求的又是甚麼呢?「佔中」又為何可能是「香港」的最後一戰呢?

保衛香港的最後一戰?

公投之後的蘇格蘭與英格蘭

蘇格蘭獨立公投,不管投票結果如何,對首相卡麥隆(David Cameron)絕對是一個雙贏的局面。

要是真的獨立了,工黨(Labour Party)在蘇格蘭席次馬上蒸發。保守黨(Conservative Party)下一次大選就不需要思考要不要再跟自由民主黨(Liberal Democrats) 組成一個聯合政府(coalition)。如果蘇格蘭留在聯合王國(Union)裡呢?那卡麥隆就是給蘇格蘭人民選擇權的英雄。雖然對英格蘭和西敏寺議會來說,他將會是失去蘇格蘭的首相。但在歷史定位上,他將會被視為有著偉大情操、落實民主的真正領導者。當然,他從來沒有公開那麼說過。這樣的結論或許有點過度簡化了實際情形,但公投所產生的效果就是如此。

在英國的這段期間,我發現對住在南英格蘭的人來說,這個獨立公投不過就是平息蘇格蘭長期以來對聯盟不滿以及那解決陰魂不散的公投呼聲的一個策略。雖然大家都知道蘇格蘭有機會離開聯盟,但是沒有人相信獨立這件事真的會發生。對各大政黨來說,這更是減弱民族黨(SNP)氣燄的絕佳機會,順便藉此除去薩蒙德(Alex Salmond)用來贏選戰的民族主義優勢罷了,何樂而不為?

劉語合

作者為英國大學生。

【得獎作品】假如我是打簾村村長

從前,有一個充滿稻米香的農村聚落,由於鐮刀使用量很大,聚落裡製造鐮刀的打鐵店因應而生,打簾刀、打簾刀較久之後自然成為聚落名稱「打簾村」。後來前人巫修齊先生開始種花、種樹,慢慢帶起打簾村花卉的好口碑,目前咱充滿花香味的打簾村正邁入休閒觀光時期,在我們田尾「公路花園」裡扮演重要的庄頭。

到我們這代時,鐮刀的意像已不復見,取而代之的是一輛又一輛的鐵馬,我們便是用那不停轉動的雙輪,闖過一片又一片的田野,繞過一條又一條的大水溝,追著成群結伴向南的候鳥回家。不只是我們小孩子愛騎,假日的時候更有許多外地的觀光客不辭千里的來這裡踩車,但我們始終不了解這滿是花草的村子究竟有什麼迷人的地方,直到離開村子住在滿是高樓的城市裡後,才開始懷念起每早被麻雀吵醒的藍天,懷念街道溢著草香的微風,懷念光著腳站在泥巴裡的溫度。

周家宏

徵文比賽社會組優選作者

【能源思考題】(三十八)動動腦,節能不用受苦受難

先前我們很多次談過,在所有的能源之中,最便宜、最安全、最好的能源,就是「節能」,而這系列中也不厭其煩的每次都舉出新的例子,告訴大家人類其實很浪費能源,節能的空間相當大,節能不只能減少能源開支,也不用犧牲舒適與便利,反而是提高生活品質。如電梯節能還同時讓等電梯時間減少。

但又有人會認為,節能一定要很高科技,非得到處安裝感測器,寫許多演算法,然後又是失敗主義論調,說這樣子台灣不可能做得到......這其實不是可不可能的問題,是非做不可的問題,當全世界都在提升效率,台灣做不到,那只好等著遭到淘汰。

不過,其實節能,或更精確地說,能源效率,的確不是一定得要到處裝滿感測器,或找厲害的軟體工程師來寫演算法,有時只需要稍微動動腦。

【巢運想想】掌握三大契機,改變將會發生

1989~2014,沒有誰壽終正寢,是無殼蝸牛再起。壞東西們很長命,25年來更修鍊成精;蝸牛族也沒閒著,糾集80個社團搞巢運。

巢運真正的本質,就像哈利波特第二集主題「消失的密室」。巢運就是要打破建商與政府建構的密室政治,持續揭露密室協商蒙混政策的黑案陰影;並且提出合理政策該有的規劃內容,一點一滴讓社會吸收,讓社會想想,讓社會改變。

25年來的台灣,政治上歷經兩次政黨輪替,社會上高等教育普及與社團的風起雲湧,政治民主化與社會民主化的成果是有目共睹的。可惜的是,25年來台灣的經濟發展,似乎是朝著集權化的方向演進。因此,巢運的策略思維,就是企圖藉由政治與社會民主化所積累的能量,做一次經濟民主化的改革。對象是居住、房產與稅制,這三個相生相剋的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