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想副刊】給下個世代的春風少年兄─1990與居住正義

1990年,股市甫攀萬點,房地產在時代頂峰,陳小雲主打歌吆喝著「做總統大家有機會」,人們從長期的政治、文化的壓抑下起身,搖曳走過人潮漸湧的街,那個時代的年輕人都留著厚實瀏海,踮著飛舞步伐,像小虎隊與憂歡派對一樣無邪,像「天天開心」一樣逗趣。

此刻林強悍然舉起手,一曲「向前走」宣示他北奔的決心,多少四、五年級生當年南來北往時,心底奏著這首歌,好像可以解消在台北車站的驚惶、放假回鄉的稀微。林強跟他們一起老去,時移事往,「去台北打拼」仍是中南部人的出路,因為聽人講什麼好康的攏在那。異鄉人前仆後繼地成就台北市的繁華。2014年,我們跟上一個世代一樣徘徊在台北街頭時,抬頭看看豪宅燈火,想想城市邊緣賃居的小窗,不知有住多少像我這款的傻子。

陳婉伶

作者為台大外文系畢業,曾任職於補教業及公部門

【開往台灣的慢船】馬英九老師的七堂英文課

英文程度好,代表擁有國際觀,甚或是高人一等,是台灣最被廣為流傳和相信的謬誤之一。太多例子證明,英文好或許有助於求職、閱讀,但大概也就是如此而已。可能基於這個謬誤,馬英九被認為是最具國際觀的台灣總統,因為他的英文據說極為優秀。

一個總統究竟為什麼總要以自己的好英文而自豪,卻不會因為他的爛台語而自卑,我並不清楚;英文其實沒有那麼好的「馬老師」,究竟為何會被吹捧為優等生,而且人生第一份工作就擔任總統蔣經國的英文秘書,這我也不清楚。馬英九的英文程度,說到底不關我們的事,但如果他並不是那麼好又愛到處放送,相信我,這是國安層級的問題。

【得獎作品】假如我是保安村村長

今年仲夏,拜現今科技之所賜,畢業逾二十載的我,居然和沒再照過面的國中老同學們line上了,加入了文賢國中三年四班的群組後,許多過往的記憶好像接上了頻率,不斷傳送到我腦海一堆斷續清晰或模糊的視頻畫面。

耳後隱隱地一股旋律盤旋,越盤旋越大聲,越大聲越清晰,「二仁溪水源遠流長,虎山蔗花伴書香,名師雲集奉獻良方,文賢學子代代強……」,是文賢國中校歌。是阿!當時往學校上學的路上有滿載甘蔗的小火車經過,頭也不回地直驅不遠處的糖廠。穿越路色隧道般排排站的土芒果樹,映入眼簾的是幽暗的賣雞蛋冰的柑仔店,店門口總擺上快打旋風電玩和轉轉泡泡龍,隔壁是媳婦跑了的可憐大嬸的陽春麵店,然後是常常作醮熱鬧熙嚷的保安宮,我們這群青春期永遠吃不飽的餓死鬼低頭穿過拜拜的桌腳,偷偷拿取拜拜供品開心地分食著,然後是同學阿嬤開的水果攤就落腳在小市場旁,用帆布簡單披掛在竹竿上的簡單搭建,卻可以撐過那麼多個淹大水的颱風季。

王玉妃

徵文比賽社會組優選作者

【政策想想】從九月號《康健》雜誌看台灣老人照顧機構評選

九月號《康健》公布百大優質老人照顧機構,名單列出各地區優質機構名稱及性質、收容對象、所需價格與推薦理由,評估對象涵蓋安養、養護、長照及日照組織,除了分析前十名機構特點,文中也描繪出理想機構輪廓,相較於內政部一百零二年度老人福利機構評鑑,《康健》對於軟體和照護方式給予更詳細的描述,可提供民眾選擇時的重要參考依據。

然而縱觀國內的老人照護機構評比,似乎還有以下兩點不足之處:1. 完善資料庫的建立及資訊透明化 2. 評估指標的完整性 。以美國為例,其公部門及學術界對於這兩點在養老院(nursing homes)的評鑑上有諸多的討論,台灣可借鏡此經驗而發展自己的評估模式。

石佳蓉

美國威斯康辛大學密爾瓦基分校建築系老年研究所博士候選人

【得獎作品】假如我是洲美里里長

隱逸詩人之宗—陶淵明最為流傳的作品《桃花源記》描述出每個人心田那畝美好的園地,在「亂世」中,桃花源的人仍過著清幽的生活,令人十分稱羨。而洲美里這個地方,稱之為現代桃花源,絕對一點都不為過。

這個小地方位於基隆河畔與雙溪的交流處,處於喧鬧的士林與古色古香的北投交界。放眼望去,連綿山巒環繞,波光粼粼的河水相伴。

伊蕾娜

徵文比賽學生組優選作者,關渡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