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獎作品】假如我是忠德里里長

友善列印版本

一、南萬華的在地風情

臺北市萬華區可分為北、中、南三個分區,年輕人聚集的西門町在北萬華,艋舺龍山寺與華西街夜市在中萬華,而我們居住的忠德里則屬於南萬華,各有不同的歷史脈絡與在地生活圈,值得細細述說。

南萬華地區,大約是西藏路以南、新店溪環繞之範圍,古地名「加蚋仔」,最初是凱達格蘭族雷裡社的活動範圍,清代有漢人到此開墾,逐漸形成「加蚋仔庄」,日治時期建置「艋舺-枋寮道」,成為本地居民對外聯絡的交通要道,也就是日後的東園街,並劃分成東園町與西園町,戰後合併為雙園區,1990年劃入萬華區。

擁有百年歷史的東園街,是南萬華地區的心臟地帶,具有豐富的地方產業活動,可稱為「活的庶民博物館」,至今仍有不少數十年歷史的老店,譬如米店、香舖、刻印店、鑰匙行、銀樓等,在臺北市其他地方越來越少見。如今以東園街為核心的南萬華地區,街上除了各種傳統老店,還有國民小學、郵局、健康中心、派出所、銀行、菜市場、圖書館等,生活機能完善。

二、忠德里的特色與現狀

忠德里是從交通大動脈-西園路二段(經光復橋通往板橋),往南轉進東園街的第一個社區,可說是進入南萬華地區的門面。忠德里的地理範圍,北至西園路二段,東至東園街,南至德昌街,西至寶興街。

萬華區共有36個里,而南萬華地區不少里都有「德」字,除了忠德里,還包括榮德、和德、銘德、全德、壽德、興德、保德、錦德、孝德等里,背後有在地的歷史典故。

由於清末開港通商,為了配合艋舺和大稻埕的茶業出口貿易,加蚋仔庄出現大片茉莉花園,以茉莉花加入茶葉製成香片,因此本地曾是臺北盆地內香花作物的最大生產地。至1930年代,在地農人因為產業轉型而改行種植麻竹,所生產的竹筍甘脆可口,當時以「加蚋竹筍」享譽全台。由於「竹」與「德」的閩南語諧音相同,南萬華地區這些以「德」字命名的里,便是早年盛產竹筍的地方。不過自1962年雙園堤防落成後,這些地方陸續成為都市用地,開始改建為大批公寓,加蚋竹筍成為過往雲煙。

忠德里的特色,除了早年的竹筍種植歷史外,還與後來的都市計畫--「萬大計畫」有密切關係。如果我們從萬華區地圖仔細來看忠德里,會發現這個區域的巷弄相對方正,外地人實際走入忠德里,更會發現這裡大都是同一時期落成的公寓地景,具有相當一致、樸素的庶民建築風格。

這些地理特徵源自1970年代的萬大計畫,也構成忠德里現今的基本面貌與空間格局。1972年,在時任行政院院長蔣經國的指示下,臺北市政府開始推動萬大計畫,「萬大」是指萬華與大龍峒,這個都市計畫經費龐大,規劃於南萬華地區設立青年公園、環南批發市場,以及大批國民住宅與整建住宅,吸引許多來臺北打拚的外地人入住。另外,同一時期進行的「巷清計畫」,在東園街兩側清代以來的保甲路之間闢建筆直街道,包括忠德里內的民和街與德昌街,都是此時出現的。

根據本(2014)年7月統計,萬華區共有19萬餘人,而忠德里有1,722戶,里民4,691人。以人口而言,忠德里在萬華區屬於規模不大的社區,而且自1970年代的萬大計畫以後,幾乎沒有重大建設,現在只見數十年不變的老舊街景與傳統公寓,移入的外地人也不多,成為臺北市內逐漸被遺忘的城市角落。

三、忠德里的社區營造願景

忠德里是南萬華地區的老舊社區之一,我們該如何活化忠德里?讓忠德里成為更適宜人居的社區呢?我們現階段的願景,希望從「凝聚社區意識」的精神層面開始,而改造「復興口」則是社區營造工作的起點。

(一)凝聚社區意識

現在里民接收里辦公室傳播的資訊,主要有兩個直接管道:一是不少公寓1樓門口,以及巷弄之間都有里辦公室設立的公佈欄,公告本里的社區活動與市政府的政令宣導;二是里辦公室在社區內的廣播公告,提供即時資訊,例如颱風期間的堤防水門關閉與開放臨時停車訊息。

雖然我們都生活在忠德里,但不少里民對這個居住環境缺乏認識,難以產生關心本里事務的熱忱。因此除了這些傳統的鄰里資訊傳播管道,我們希望培養關心本里事務的「社區種子」,作為凝聚里民社區意識的開端。       

假如我是忠德里里長,將舉辦「社區導覽員工作坊」,不限性別、年紀與學歷,招募有心認識忠德里的里民成為社區種子。透過一系列的培訓課程,實地踏查我們的居住環境,在街道巷弄之間細心觀察,會發現許多有趣的歷史痕跡,是我們平時在忠德里走動卻沒有發現的;譬如東園街28巷的S&D咖啡店面上方牆面,遺留早期大勝戲院的橙黃色指示牌,這間戲院原本位於東園街66巷7弄,雖然停業拆除已久,卻是許多里民的童年記憶。

培訓第一批社區種子後,定期舉辦社區導覽活動,讓社區種子向其他里民介紹環境,讓更多里民重新認識忠德里,進而關心我們的社區事務,並結合在地的社區工作團隊與資源,譬如:萬華社區大學、西京淡水河文化藝術發展組織(由關心萬華的文史工作者與志工組成)、好加在工作室(由臺灣大學城鄉所師生組成)等,我們將有能力舉辦更多各類型的社區活動與組織,包括社區教室、巡守隊、社區報等,凝聚「我們都是忠德里一分子」的社區意識。

(二)改造「復興口」

中萬華的大理街社區,1990年代為爭取臺糖公司用地成為鄰里公園,成立臺北市糖廍文化協會,舉辦艋舺甘蔗祭,經過社區居民多年努力,市政府設立糖廍文化園區,並於2010年正式開放。這個案例是萬華區的社區營造工作典範,也給我們很大的啟發,希望改造「復興口」成為我們社區的第一項目標。

早年在東園街28巷內,因為復興戲院設立的緣故,人潮帶來商機,於是各式小吃攤聚集於此,久而久之形成「小吃巷」。雖然復興戲院停業已久,早就拆除重建,但復興戲院深植於本地人的記憶之中,大家至今仍然稱呼這裡是「復興口」。從萬華區公所印製的「萬華文化美食觀光地圖」(本年6月版),就能看到東園街28巷一帶,有多個列名於官方地圖的美食店家,包括:復興口麵線、阿南魷魚焿、復興便當店等。

復興口的小吃與美食,吸引許多附近居民到此飲食、消費,可說是忠德里的商業活動重心,但也帶來副作用--因為東園街28巷僅約一線車道的寬度,在用餐時段常有大量機車湧入,而不少機車騎士貪圖方便,直接把機車停放在店家或攤販前面,而行人常要在巷子內閃躲機車,險象環生。

我們希望凝聚社區意識,促成復興口的攤商成立自治會,共同協商討論如何改造東園街28巷,提供「路人友善行走、消費者便利飲食」的巷弄空間。其中一個行動方案,是把這條巷子規劃為行人徒步區,引導機車由西園路二段轉至225巷臨時停車,而西園醫院附設永越健康管理中心的旁邊與後側,大約可隔出100個機車停車位,步行進入復興口只需1分鐘,不失方便性,達到路人與消費者雙贏的局面。

四、結語

南萬華地區就像「臺北市內的鄉下小鎮」,具有自給自足的生活機能,而忠德里便是由西園路二段進入南萬華地區的門戶。雖然本地多為數十年的舊公寓,但如果我們能凝聚社區意識,讓更多人願意關心社區,投入社區營造工作,行動將會帶來改變,老社區也能有新風貌。(本文照片皆為作者攝影)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