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力想想】《有光的地方》

《有光的地方》

起初我同眾人一樣
在空虛渾沌淵面黑暗
尋找山洞的出口

終於我看見微弱的光
在很遠很遠的地方

似乎惟有我注意到光
黑暗中盲目亂闖的人
將我阻擋 絆倒
「看啊!前方才有光!你們都走錯了方向!」

【島嶼邊緣】柯文哲的危機

柯文哲市長執政台北市已滿一個月,TVBS民調指出柯文哲施政滿意度為68%,中時民調則為62%。不少支持者認為其民調遠高於得票率57%,藉以肯定柯文哲的施政能力。然而,若以民調施政滿意度最高的台北市陳水扁做為對照,柯文哲支持者的解讀卻是危險的。

【日本想想】國軍泳裝月曆太over?日本自衛隊文宣創意更猛

國軍的形象月曆,由帥哥美女入鏡並不稀奇,但今年特別不一樣,突破過往尺度,曾經是游泳國手的女下士,秀出美背曲線,池畔泳裝照也納入月曆中。從媒體報導的角度,以及民眾的反應大多持正面態度,不過國防部態度似乎仍戰戰兢兢,小試水溫初印5000份。國軍朝向更活潑的角度絕對是好事,日本自衛隊放得可更開,甚至還直接在官方宣傳雜誌上,大開徵婚專欄!

「愛上自衛官!」斗大的標題出現在日本防衛省的官方宣傳雜誌《MAMOR》2015年2月號封面。當期對250位日本國民、漫畫家、作家、攝影師、音樂家等各領域專家指出對自衛官的好感何在,自衛官本身的戀愛話題問卷調查與愛情故事,甚至有「如果和自衛官交往的話,陸海空哪個適合?」的心理測驗,充滿粉紅氣息的戀愛情事搭上平常陽剛滿點的自衛官,這番「反差萌」更引起討論。

從一個用力宣傳投票的故事 看台灣的罷免不得宣傳

今年的西洋情人節,台灣人民將在睽違20年後再度行使(或忘記行使,讓制度替你投下反對票)憲法賦予的罷免權。這則新聞,前陣子更因為「不得宣傳」、「記得宣傳不能宣傳」、「不能宣傳不得宣傳」等等繞口令而引發另一波惡搞。事實上,這種種規令的荒謬及其背後被戲稱「全球最難罷免制」的我國現行制度,當然隱含著掌權者當年百般刁難、使人民參政權跛腳的意圖。

而近年來,也有不少人嫌國內選舉實在太頻繁,較大規模的選戰(如剛落幕的2014九合一大選)更是從半年到一年前,就全民媒體總動員開始關注和熱議。然而真正的問題或許是:投過了就忘了,失望了就算了,似乎成為我們面對政治人物的習慣性心態。說到底,我們只視手上的選票為表達好惡的發聲器,很少相信它是改變國家的契機,也不覺得是「收回信任」的武器。所以在此,我想談談大銀幕上的投票故事。

【眷村想想】我爸爸是台灣人老芋仔

老爸是1929年出生的榮民,也就是俗稱老芋仔,我家兄弟姊妹都在眷村出生長大,直到出社會,竹籬笆世界和我們密不可分。

老爸國民黨黨齡超過40年,上士退役,享有傳統老榮民所有福利,曾擁有戰士授田證,夢想反攻大陸成功後,可獲一大片土地。但和多數鄰居不一樣,老爸籍貫新竹,不是外省人,也沒去過大陸從軍打仗,是百分之百台灣人老芋仔。

老爸18歲以技工身份受雇,後來改稱同軍士,再改為軍士,接著稱機械士,最後掛上的軍階是下士。因為國民黨政府從中國敗退台灣,為備戰需要,所有技工變成阿兵哥。

老爸到台北任職兩年,接著調回台中水湳電焊部門,後來廠內任務主要維修飛機,包括越戰期間的美軍飛機等,多年之後,則負責維修保養氧氣調節機。

從小旅行看見青創商機 台灣產業的在地出路

從近年來的統計數據可以發現,在上一世紀帶來台灣經濟奇蹟的出口產業已不再是台灣經濟成長的良方。部分意見認為,長期以來台灣經濟極端仰賴出口產業的政策已不再適用,應將目光拉回到自己身處的土地上,從台灣產業出發,以在地化走出一條嶄新的出路。

依據行政院主計總處在去年12月公布的五年GDP修正報告可知,目前的經濟果實並未真正分配至一般受雇勞工。事實上,在近20年中,「分配至受雇人員報酬」佔GDP的比例持續下滑,顯見「台灣接單,中國生產」的三角貿易型態儘管促成了GDP的成長,卻未真正讓經濟成長的果實回到受雇者手中。而由於受雇者缺乏足夠的資金從事消費活動,自然又造成內需產業的疲軟。

法國有查理,台灣有鄭南榕

法國最近發生的恐怖攻擊,引發了台灣內部一陣討論言論自由、西方霸權與穆斯林文化的小旋風。進步的輿論大致上一致同意這些極端穆斯林的個人行為不能代表整個穆斯林世界,這些傷天害理的行為必須得到譴責,《查理周刊》對法國社會的貢獻得到肯定,言論自由的價值仍然不可動搖。法國人更上街高喊「我是查理」來捍衛立國價值。

法國人上街高喊「我是查理」,台灣的查理們又在哪呢?法國這群在槍擊案中失去性命的漫畫家們已經成為捍衛言論自由的烈士,那麼在台灣的歷史上有過為了言論自由犧牲生命的案例嗎?

有的,我們有這個案例。台灣在爭取言論自由的艱困道路上,有位身兼英雄與烈士的台灣人,就是為了台灣的言論自由而壯烈自焚的鄭南榕先生。

美臺團/邵東

歷史研究的逃兵,經濟研究的入門者,關心在地產業與經濟發展的台灣人。

曾明財

曾任職新聞界與非營利組織,由於父親在二次大戰末期擔任日軍航空修理廠少年工,戰後成為台中水湳機場機械士,作者因此在空軍眷村出生長大,生活近40年,對眷村有非常美好的回憶與獨特觀察,這是一般台灣人很難得的經驗。

朱立倫不是葉爾辛

朱立倫參選國民黨主席,成為惟一候選人,然後以絕對高票當選國民黨主席。得票率之高,與他在新北市長選舉時的「慘勝」形成鮮明之對比,卻可以跟上了絞刑架的伊拉克獨裁者海珊和搖搖欲墜的敘利亞獨裁者阿薩德相媲美。此得票率之高,不是朱立倫的榮耀,而只能說明,國民黨人的心思意念與台灣的主流民意差之千里。

藍營媒體和香港的親共媒體紛紛發表評論說,朱的崛起可能產生所謂的「葉爾辛效應」,即當地方諸侯的民意基礎與中央相當時,權力可能凌駕中央。換言之,藍營的諸多大老以及彼岸的共產黨政權,已經視馬英九為「政治僵屍」,轉而以朱立倫為藍營之「新君」。此刻,馬英九時代落幕,朱立倫時代開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