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wi Nokex(亞威.諾給赫)

來自苗栗縣泰安鄉的泰雅族,畢業於台灣大學中文系,現於海外服兵役,在泰緬邊境擔任中文志工老師。

呂建德、鄭亦麟

呂建德,德國Bielefeld大學社會學博士,現任台中市社會局長、中正大學社會福利學系教授。鄭亦麟,臺大經濟系學士,現任智庫研究員。

【時事想想】從「病歷中文化」議題角力淺談醫療公共化的想像

「病歷中文化」的議題在台北榮總高克培醫師倡議之下已經討論多年,民間團體法律扶助基金會和醫療改革基金會也是支持病歷中文化的推手。日前因為尤美女立委提出修法提案,使「病歷中文化」再度成為眾所矚目的焦點,醫界更因此掀起反對的波瀾。

支持「病歷中文化」的一方,尤其是推動修法的團體,認為病歷的語言等同於政府公文和法律文書一般,可以規定用官方語言書寫;反對「病歷中文化」的一方則大多反對病歷成為公共討論的標的,尤其認為病歷幾乎不具有公共性,而只是醫師和其他醫療專業者之間的溝通工具。因為這樣不同的判斷,也導致這場「病歷中文化」的政治運作更加複雜──支持「病歷中文化」的一方,通常主張病人團體、國家體制,有權力干預專業團體,甚至被其認為屬於團體內部的事務,例如「病歷」,也有權力挑戰。因此,這場論戰表面上是病歷中文化的爭辯,但更本質的狀況是,病人團體和醫界對於病歷有著截然不同的想像,於是彼此爭奪病歷書寫的詮釋權。

【島嶼邊緣】造神靠媒體‧送神需婉君

2014年九合一大選前,媒體上已經出現一尊賴神;九合一大選後,媒體報導變成「南賴神北柯神」;中國國民黨黨主席在上週末改選後,媒體儼然又打造出一尊朱神。政治界出現這麼多神,對台灣人而言是否好事一樁?

首先,2014年九合一大選前,賴神名號已經在媒體上流傳許久。其次,九合一大選後迄今已經一個多月,但媒體每天的鎂光燈都聚焦在柯文哲身上,不僅不少觀眾已經覺得厭煩,就連媒體從業人員也在臉書上直言受不了;然而,媒體還是繼續跟隨柯文哲捕捉每一刻。不過幸運地,新神又誕生了,眾神競爭或許可以沖淡一下柯神版面或畫面。

上週末,國民黨黨主席選舉結果出爐,不少媒體報導著重在「創紀錄的得票率」打破連戰與馬英九防線,據此稱呼朱立倫是泛藍新共主、藍軍救世主。這是繼10年前媒體打造泛藍共主號稱「改革派」的馬英九之後,媒體再度拱出新的「泛藍改革派」希望。

「國語」真的是北京話嗎?

說到我們現在的「國語」,大家應該都知道是中華民國政府在20世紀初制定的,但國語究竟是不是當時的「北京話」?聽說當時開了一個會,選擇國語該是哪個語言,廣東話以兩票之差輸給北京話,我們差一點就要以廣東話為國語,這又是真的嗎?

首先,廣東話這件事完全是不存在的都市傳說。國語的制定確實有經過「投票」階段,只是這個投票並不是投「哪個語言」當國語,而是投「哪個字該怎麼念」,我們等等介紹。

在這之前我們先看看「國語」-如果你還記得一點國中國文,你應該記得有些詩的押韻怎麼想都不對,老師告訴你這是「入聲字」,有些老師會教你用台語或客家話確認。這個「入聲字」是漢語一直以來很大的特色,只是為什麼在我們國語裡面全部消失了呢?

張復舜

公醫時代成員,長庚醫學系畢

Chuyu Huang

作者為語言學傳教士,麻瓜的語言學部落格寫手。想用淺顯易懂的文字,傳達語言背後的故事。相信傳播知識也是學術的價值。

體現校園環境教育 從非基改午餐做起

1月18日在宜蘭縣將有一場由學界、NGO、立法委員及政府部門共同策劃的「食農教育立法論壇」,針對食農教育推動現況進行討論及檢視相關法規。再加上日前立法委員姚文智召開的食農教育法公聽會、台北市政府規劃推動的「小田園小農夫計劃」,及民間發起目前已有百餘間學校参與的「咱糧學堂」行動,台灣食農教育顯然有日益蓬勃之勢。

對照台灣近年食安風暴接連,一有警訊發生,校園午餐食材的安全與營養常成為最先檢視的指標。識者曾提出,基改作物很可能是下一波尚未引爆的問題。在大選前後全台15位縣市首長簽署由「校園午餐搞非基」行動團隊所發起的「基改食材退出校園」承諾,選後宜蘭縣長林聰賢、新竹縣長邱鏡淳、彰化縣長魏明谷及新竹市長林智堅在接受媒體訪問時,均表示要藉由地產地消方式達成此一目標。

食農教育的萌芽,正好讓我們反省:學校為一教育場域,討論非基改校園午餐不應僅侷限於食安層面,更應拉高至環境教育的視野。

【時事想想】醫病信賴與溝通比病歷中文化更重要

近日沸沸揚揚的病歷中文化訴求,引起醫療人員集體反彈,其來有自。回顧我國醫學養成教育,主要教科書與教學內容均以英文書寫,君不見醫師國家考試指定用書數十本,只有一本「公共衛生學」是中文書籍。小國寡民的台灣每年僅養成醫師千餘人,無怪乎沒有出版社願意把動輒數千頁的大部頭書,翻譯成繁體中文。一開始便接受英文醫學教育的台灣醫師們,可能連最常用的退燒藥acetaminophen,只是改成中文的「對乙醯氨基酚」,都沒把握寫得對或甚至念得正確。

陳儒瑋

作者為校園午餐搞非基行動共同發起人、環境教育認證人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