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奧納多卡布奇諾

公民,關心台灣文化,支持社會運動

回應林濁水前輩「年輕世代的自然獨」:台獨是回歸真實歷史後的必然

拜讀林濁水先生於2014年7月25日作品〈年輕世代的自然獨〉後,本人想要從歷史的角度探討為何台獨傾向是台灣的自然,而「統一」或是「不獨」則純粹是外力干涉的短期現象。

今天我們在談到「國家」和「國家認同」時,我們談到的是「民族國家」(Nation-State)這個概念──把一個國家視為文化、民族統一的獨立政治實體。例如說不論漢滿蒙回藏人都是中國人,或是不論紐約州人、德州人、夏威夷人都是美國人的概念,但是這種概念其實源自於1568年的威斯特伐利亞合約。在16世紀前,世界上所有的國家都沒有明確的國界定義,不論是王國或帝國,大或是小,只是不同部落或不同勢力範圍鬆散的結合體,而所謂的「文化中心」基本上就是拳頭大到可以統治不同勢力的團體而已。

鄧旭峰

作者現職為托福、SAT和ACT講師

當鎮暴警察進入京大校園:日本新左翼學運社團的實況

日前蘋果日報報導了大阪府警出動機動隊(鎮暴警察),大陣仗搜索一名京大新左翼學運社團學生的宿舍,並在網路上引起了許多台灣運動者的驚呼。事實上,現在日本警察入校搜索甚至抓人並非罕見,根據日本學者富永京子的統計,從2005-2012年間抗爭者最常被逮捕的場所就是大學校園,而案由則是以侵入住居居首。實際的操作則大抵是由大學校方報案侵入住居,再由警察入校將抗爭的學生逮捕,進而以侵入住居罪(妨害公務也常用)的偵查為藉口,發動對相關人士的傳訊、搜索與扣押,這已經是日本對付運動學生的SOP了。

說到日本的學運,許多人會想到三里塚的記錄片中與警察大打出手的學生隊,以及在大學校園中寫著慷慨激昂口號的大看板,而對日本學運有著興盛剽悍的印象。但不得不說,這樣的印象實際上是偏離日本現在的運動現實的。

泰國隨筆:一個台灣家族在曼谷的故事與參照

「喔 我們多久沒見了?你沒甚麼變化啊」

「從大學之後,大概十三、四年。跟R就更久,大概有20年了吧」

簡短的開場,帶出了海外台灣人的悲歡離合。說話的是我和久違的W叔叔,以及他的長子R,地點在泰國曼谷。大約1/4個世紀前,為搭上南向政策的風潮,我老爸和朋友們,包括W叔叔,連人帶錢,抵達了曼谷成為台商前鋒之一。在那個台灣錢開始大量外流的年代,泰國和馬來西亞應該是第一批投資對象,跟著是菲律賓、印尼,到現在吸收最多投資的越南,台灣可說和ASEAN諸國存在緊密的共生關係。不過,ASEAN的投資條件並非安全無虞,僅管馬泰越均是台灣前十大投資國,但失敗的例子亦是所在多有,我老爸就是。或許是資金匱乏、技術太低等原因,老爸的公司在數年後匆匆結束,股東均作鳥獸散,但W叔叔卻決意隻身留下。

市長不進議會:政治角力別亂了套

國民黨的惡棍議長罄竹難書,有殺人犯被槍斃的,有煙毒犯被關的,連國會議都曾出現金牛,最後淪為藏匿海外的經濟犯。其實這種現象過去大家見怪不怪,一旦出事也只是幾天新聞,從不認真從制度上去檢討。就民進黨而言,政治上失去議長或許會少了府會一家的方便,但並不是什麼世界末日,否則綠營執政的縣市往往由藍營主導議會,如何交出亮麗的施政成績?加上人性的墮落,雨露均霑,民進黨從未以大動作向地方黑金染指政壇開戰。

人無遠慮,必有近憂,果不其然,儘管民進黨原本想乘九合一勝選之勢,一轉各議會的生態,對議長選舉下達監票軍令。但國民黨顯然完全不受九合一大敗影響,在地方的綿密實力依然令人瞠目結舌,有如百足之蟲,死而不僵,在全國22席議長改選中逆勢操作,硬是拿下17席,連民進黨佔穩定多數的台南市議會,也被國民黨逆轉,由惡名昭彰的李全教坐上議長寶座,全黨譁然。

【開往台灣的慢船】他是我爸爸:超越藍綠的「二代艦共識」?

長久以來,民進黨經常問選民一個問題:蔣經國的爸爸是蔣介石、馬英九的爸爸是馬鶴凌、郝龍斌的爸爸是郝柏村、吳志揚的爸爸是吳伯雄、連勝文的爸爸是連戰。蔡英文、陳水扁、謝長廷、蘇貞昌和游錫堃的爸爸是誰?

有人知道嗎?應該沒有。就算知道也沒有用,因為他們和張三、李四、王五沒有兩樣,都只是茫茫人海中的一粟。

這個問題直接點出世襲政治、家族政治的現象,一向很能激發選民不平之鳴,因為這些政治人物是不折不扣的「靠爸族」,而無論怎麼說,靠爸和有正妹帥哥圖不貼一樣,是現代人最痛恨、最不齒的天條之罪。

殘念,綠營可以自恃比國民黨更加神聖、在道德高地上站得更高的時代,說不定要到此為止了。即使不論雙方在地方政治層級都早已存在家族政治的現象,如今在全國性民代的層次,民進黨也行將雞嘴變鴨嘴,未來的相罵本又少了一本。

【島嶼邊緣】當罷免蔡正元成為事實 不得宣傳就是你的義務

罷免蔡正元通過兩階段考驗已經成案,但是經過國民黨於1994年為保住擁核立委而修訂後的鳥籠罷免條例後,罷免蔡正元還有許多關卡要通過。除了不合理的50%投票率之外,竟然還不得宣傳蔡正元的罷免案;因此,網友為了反制這條不合理的法令,在網路上自行製作「不可以宣傳2月14日罷免蔡正元」的文宣。

時光回到核四激戰的1994年,當時反核與環保團體成功連署罷免台北縣擁核立委林志嘉、洪秀柱、詹益仁與韓國瑜。當時民進黨執政的台北縣所轄之選委會原本宣佈罷免投票在1994年12月3日與首次省長與直轄市長選舉同日,但是國民黨迅速地反制罷免行動,立即在立法院展開修法,將公職人員選舉罷免法(選罷法)變成鳥籠版選罷法,讓選民幾乎只能執行憲法的選舉權,但沒有罷免權。

思其

作者目前就讀於東部某大學研究生,平時的興趣是在自家與學校附近的聚落做田野調查,以希望看見他人、政府與新聞媒體所未看見的事實,以期望得到反思與提出新觀點的目的。

張善政沒說的事:大數據、巨量資料平台,然後呢?

漫畫「航海王」裡,敘述一位懷抱夢想的年輕海賊,渴望成為獨霸一方海賊王,在大航海時代中,到處潛藏危機卻也到處充滿機會。同樣的,台灣政府這艘艦隊是否已準備妥善,在大數據的時代,在浩瀚數據中找到傳說中的寶藏。

「資料科學家」這個專業,是DJ Patil and Jeff Hammerbacher在2008年提出的,主要指稱隨著巨量資料(big data)時代的到來,能處理且專研巨量資料的專家。之後,美國政府在2012年投入2億美金(約60億台幣),積極建構數項大數據計劃,因而帶動起一波又一波資料科學的風潮,巨量資料也因而成為熱門詞彙。柯文哲市長在台北市選戰中狂掃80多萬票,其中,準確嚴謹的資料分析,功不可沒,為台灣巨量資料寫下新的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