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現校園環境教育 從非基改午餐做起

友善列印版本

1月18日在宜蘭縣將有一場由學界、NGO、立法委員及政府部門共同策劃的「食農教育立法論壇」,針對食農教育推動現況進行討論及檢視相關法規。再加上日前立法委員姚文智召開的食農教育法公聽會、台北市政府規劃推動的「小田園小農夫計劃」,及民間發起目前已有百餘間學校参與的「咱糧學堂」行動,台灣食農教育顯然有日益蓬勃之勢。

對照台灣近年食安風暴接連,一有警訊發生,校園午餐食材的安全與營養常成為最先檢視的指標。識者曾提出,基改作物很可能是下一波尚未引爆的問題。在大選前後全台15位縣市首長簽署由「校園午餐搞非基」行動團隊所發起的「基改食材退出校園」承諾,選後宜蘭縣長林聰賢、新竹縣長邱鏡淳、彰化縣長魏明谷及新竹市長林智堅在接受媒體訪問時,均表示要藉由地產地消方式達成此一目標。

食農教育的萌芽,正好讓我們反省:學校為一教育場域,討論非基改校園午餐不應僅侷限於食安層面,更應拉高至環境教育的視野。

非基改校園午餐中的環境教育內涵

2011年通過施行的《環境教育法》第一條開宗明義提到「為推動環境教育,促進國民瞭解個人及社會與環境的相互依存關係,增進全民環境倫理與責任,進而維護環境生態平衡、尊重生命、促進社會正義,培養環境公民與環境學習社群,以達到永續發展,特制定本法。」

台灣99%以上的黃豆仰賴進口,其中有90%以上為飼料級基改黃豆,校園午餐中每天幾乎都有一樣豆製品,如此低的自給率及高食用量,不就正是與學童談論全球食物供應鏈和飲食文化最好的機會?

此外,眾所皆知基改黃豆具有抵抗年年春(除草劑)特性,而使農友為追求耕種效率而大量噴灑農藥。此舉不但直接影響生產者健康及產地生態多樣性,亦讓作物有較高的農藥殘留量。這其中牽涉的環境不正義、生態失衡、生命倫理及永續發展內涵,更是目前全球爭論不休的社會衝擊項目。

以希望增進國民環境保護的知識、技能、態度、價值觀並產生行動的環境教育精神來說,非基改校園午餐行動不啻是最好的實踐機會。

無基改校園的環境行動策略思考

我們深知全國各區情況相異,基改食材全面退出校園午餐並非一蹴可及,然而政府、學校及家長若能共同参與規劃階段性的實踐目標,這是完全可落實的環境行動。

掌管午餐業務的政府教育局處,第一階段可先從盤點校園豆製品消耗量開始,估算若全面替換為非基改食品所需經費,再與農業部門討論在地或區域聯合供給的可能性,並進一步評估是否可鼓勵農友轉植雜糧作物,提升當地食材自給率。

在學校方面,由於基因改造議題横跨土地、健康、科學、文化及倫理等面向,可將此融入語文、社會、自然科學等課程,若再搭配目前蔚為風潮的食農操作活動,便成為一個完整的校園環境教育模式。

家長端則可以要求菜單落實基改標示為第一步,由於目前政府已有追蹤追溯系統及基改作物的進口專屬貨號,所以標示是立即可行的方案。同時也能藉由家長會機制,與學校一同擬定午餐採用非基改食材的期程和策略。

若此時台灣正爆發的禽流感疫情,背後反應的是工業化集約型畜牧方式的反撲,那麼非基改校園午餐便是我們提早覺察基改食品可能風險,而採取的預警行動,並以此全面觀照校園農作、在地文化、環境資源、生態多樣性及生命關懷等面向。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