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RCA公司,誰讓RCA工人受苦至今?

「阿窕!我們贏了!」

2015年04月17日,經過15年的努力,RCA工人終於等到一審判決的好消息。主流媒體爭相報導這個涉及人數最多、賠償金額最高、引用「揭穿公司面紗原則」防止資方規避責任,號稱台灣有史以來最大的公害案件。自救會和律師團一方面肯定法官對於RCA公司造成環境污染和健康損害的認定,一方面也難掩失望:一來判賠金額(5.6億)不到原告請求(27億)的四分之一,判賠標準也排除了部分會員及其親屬;二來被告已從台灣脫產,賠償能否順利支付?未來是否繼續上訴?都還是未知數。只能說,一審結果是階段性、象徵大過實質的勝利。

【眷村想想】 第一台電視

台灣電視公司1962年台北開播,過一兩年,中南部也可收到視訊。光大一村當年還沒有人家有電視,看電視得到位於五權路和篤行路口的航空研究院實驗工廠文康室。我每禮拜固定去看的影集是《斷刀上尉》,內容演美國印地安人和卡士達將軍對抗故事。

我國小一年級時,村內有了第一台電視,是家住巷尾的蕭家所買,蕭伯伯外省人,蕭媽媽台灣人,有兩個女兒。蕭家起初開放讓鄰居進場,三個女人卻很龜毛,不久竟然宣布「以價制量」,凡到蕭家看電視都要繳兩毛錢才可入場,想攀關係都不行。結果一群小孩只能在蕭家門外徘迴,偷聽裡面一點點電視聲音也爽。

還好,過了不久,「豐原仔」歐利桑在日本的妹妹送他家一部十幾吋電視,開啟眷村時代新紀元。歐利桑和老爸熟識,我自然天天都到他家看電視。

王鈞瑜

作者畢業於台灣大學公共衛生學系和社會學系,RCA訴訟醫療志工及口述歷史小組成員,現為台灣大學人類學研究所碩士班三年級。

台灣是個完整的民主國家嗎?── 從《經濟學人智庫》(EIU)的民主指數來看

台灣社會內部有一股聲音,認為台灣是「過度自由、過度民主了,才會這樣吵吵鬧鬧、阻礙經濟發展(或阻礙競爭力等一百種說法)」。但筆者曾引述《經濟學人智庫》(EIU)的民主指數排名,說「台灣還並不是完整的民主國家」,究竟這個民主指數是怎樣產生的,而台灣又為何被認為不是完整的民主國家?這中間的落差我們又該如何解釋?

這個指數是《經濟學人智庫》收集各國資訊後所作的排名,最早一次調查是2006年,而自從2010年後每年都有發表,以觀察近年民主發展的工具來說,相當有參考性。依據收集來的資訊,將全世界的國家/地區分為四大類,分別是「完全民主國家」(得分8-10)、「部份民主國家」(得分6-7.9)、「混和政權」(得分4-5.9)以及「威權國家」(得分低於4)。

反抗階級的《愛琳娜》──鼓譟革命時代(下) 性別/階級─跨國婚姻

《愛琳娜》故事的另一頭,陳愛琳不斷的相親,以自詡高品味的眼光,看著每個來相親的男人,而她要的條件是「男方身高要超過176公分、體重低於75公斤、身體健康、家世清白、無不良嗜好、人要長得英俊、要有正當工作、收入要高、講話要幽默風趣、氣質出眾、要有音樂素養」,如此夢幻般的條件,對於現實如果有了解的話,在婚友社當中找到這種條件是不切實際的幻想,而當這樣的男人出現時,她也瘋狂愛上如此擬像般的存有。

實際上適合陳愛琳的,其實是計程車司機俊明,一位會血暈的孬種前警察,帶著一個女兒,開著計程車賺點小錢過日子,那是普遍被認為沒有出息的人生狀態,愛琳眼中也沒有在階級上看上過這個「計程車司機」,那是一種拒絕下嫁的排斥。

公民的聲音:中融的倫敦水晶宮重建計劃中止

單純的大巨蛋卻附帶一連串商業設施,使得原本的美意被大打折扣,甚至傳出就算大巨蛋順利完工,多數時候也可能是閒置的龐然大物。這情況與倫敦的水晶宮重建方案有些相似,但水晶宮重建計劃因為地方民眾的反對聲浪太大,爭議太多,水晶宮公園所在地的布倫利(Bromley)市政廳,於今年三月與來自中國的建商─中融公司正式解除合約。

李筱雯

作者為英國西敏寺大學新聞傳播博士

混亂當中的前進──亞投行行動

2015年3月31日,黑色島國青年陣線、民主鬥陣、臺左維新、公投護臺灣聯盟、革命議會、夢由藝文工作室、獨臺新社、臺大法言等民團發起總統府前行動,針對加入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簡稱亞投行)此事向馬政府的諸多錯誤表達抗議,一來是如此龐大的區域整合計畫,馬政府破壞行政體例透過陸委會將意向書轉交中國國台辦,由國台辦代表台灣提出申請,嚴重創害臺灣體制;另黑島青站在反對盲目追隨經濟強權的金融資本主義競賽,擔憂亞投行是否為世界銀行、國際貨幣基金會的複製再版,況且亞投行章程預計六月完成,事前利弊不明確,且站在對環境、勞工人權的堅持方面,在面對中國這個對各式社會層面殘害皆罄竹難書的投資需求之下,還能夠再爭取多少、堅守多少人道的底線?

黃燕茹

作者為苑裡反瘋車小兵,黑色島國青年陣線成員,感性份子。

反抗階級的《愛琳娜》──鼓譟革命時代(上)

即將在6月5日上映的國片《愛琳娜》是一部在高雄拍攝的本土電影,描繪一個35歲的女人,在不斷換過各式基層工作後,想藉著當小提琴老師,促使自己進入上流社會的奮鬥故事。

《愛琳娜》劇情描繪女主角陳愛琳背後的大家庭,她的大哥是流氓無產階級的卒仔、二哥則是努力無效的悲劇基層警察、三哥是經營投資失敗而破產的小工廠主(小頭家),以及在他們背後支撐著的那位國營事業台碱工人退休父親,劇情就從家庭開始走起,描述著家庭內的互動、真摯的情感,搭配著彼此不盡如人意的生活困窘。

翻身階級的扭轉之繩,小提琴作為救贖?

愛琳的教育背景中等,就如同他同輩的大部分人一樣,有著一個不上不下的教育程度,在大學錄取率60%的時代,卻僅有專科畢業的學歷,在各種去技術的工廠、服務業打工,努力體力勞動來賺取生活的溫飽,內心想著總有一天要脫離這樣的生活,朝著另一條不同人生道路邁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