溝通的譯術

四月20日晚間,非凡新聞台報導一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出訪巴基斯坦的新聞,稱習近平該日抵達巴國首都「伊斯蘭堡」進行訪問,當下的我實在很是錯愕。「伊斯蘭堡」是中國方面的譯名,台灣的標準譯名應為「伊斯蘭瑪巴德」(Islamabad)。又莫約數日之前,TVBS播出一則google在中國發展近況的報導,新聞內容中規中矩,唯在口述上始終稱google為「谷歌」,雖然稱呼「谷歌」不會讓人不理解其意,但也著實讓人感到彆扭。

一般而言,直接以中文音譯名稱呼「谷歌」是中國的使用習慣,並非台灣本地的使用慣性,這一如我們不將SARS稱為「非典」,也不稱港人稱作的「沙士」一樣,再舉習慣為例,台灣則慣稱東協而非「東盟」。在此,能夠被理解的是,相同客體在語言、文字分殊各不同區域流轉之後,會自然衍生出不同的譯名方式與口語習慣,最終成為具自我風格、莫衷一是的詞彙予人溝通。

直球對決:島國前進公投提案的歷史意義

2015年4月16日,行政院公投審議委員會以10比2表決通過島國前進所提「廢除公投法第30條所定50%投票率門檻」之公投提案。本案將可以進入第二階段連署,根據《公投法》規定,必須在六個月內集滿904,322份連署書,若連署順利,本案將確定交付全民公投。

【中東想想】 徵兵制的以色列,凝聚獨立建國的​堅定意志

每年4月下旬,以色列總沈浸在一股莊嚴又哀戚的氣氛中。每年此時,「大屠殺紀念日」及「陣亡將士紀念日」這兩大國定紀念日總讓以色列人不斷深化以色列不再讓猶太人悲劇重現的堅強意志。

這兩大節日的上午8點,以色列全國會響起警報聲。所有民眾都會起身肅立;行進的車輛無論在高速公路或一般道路,全都停駛。乘客和司機集體下車默哀。畫面和生活瞬間凍結在那一刻,停頓在警報聲的那兩分鐘。

猶太人占以色列近80%的人口。同樣是猶太人,卻來自世界各個不同的國家和種族,例如衣索匹亞的黑人猶太人、歐洲的阿什肯納茲和賽法迪猶太人、阿拉伯世界的米茲拉希猶太人、俄羅斯的猶太人等等。以色列本身就是一鍋種族大熔爐。

這群散居在全球各地的猶太人,宛如散落各處的咖啡渣,看似可丟棄的無用之物。但當咖啡渣凝結一起,卻變得極為苦澀和強悍:大批猶太人只要團結,即會展現充滿爆炸性力量,外人難以小覷。

陳鄭為

作者為中研院政治所研究助理

仗著知識嘲笑人?──炎亞綸地震事件的一些反省

關於炎亞綸地震事件,由於他錯把暴雨當作地震的成因,引來許多人的調侃與嘲諷。筆者針對此一事件提出一些看法,希望與讀者分享。筆者的背景與教育機會公平、知識社會學有關,本文的討論會與上述概念的精神相關。

話先說在前面,筆者認為此一事件可以分為三個層面來討論:

1.    炎亞綸不知地震是由板塊運動所造成

2.    炎亞綸沒有蒐集資料去支持自己的觀點

3.    炎亞綸在承認錯誤方面有一些問題

本文主要集中討論在第一個層次,其他兩個層面礙於篇幅,討論較少。

筆者在初獲得此訊息時,以及網友的回應時,其實也覺得十分莞爾,不過經過一些反省之後,心中產生了一些觀點,本文旨在與大家分享我的心得。

在台灣,我國的教育脈絡是非常升學競爭導向的,而且高低分組的學業成就有相當大的落差。這樣的現象,其嚴重性不只與教育公平相關,也關乎社會正義。

當醫療需求變成苛求

近日,恆春基督教醫院停下午診的事情浮上檯面,而其中較被關注的是小兒科門診停掉的部分,之所以受到關注,是因為恆春半島也就只有恆春基督教醫院有小兒科。

小兒科是賠錢科,投入人力多但回收的少,所以許多醫院若無評鑑需要就不設置,這是關心醫療議題的人都知道的。但連兒科診所也沒有是怎麼回事?全台其實有不少鄉鎮沒兒科醫師服務,這與人口有相關性,恆春半島六萬人,人口較為聚集的恆春鎮則是三萬人,鎮上有數間設立許久的內外家醫科診所,有三家地區醫院,有具耳鼻喉科專業的診所醫師與衛生所主任,一間兒科診所能否在夾擊中生存是有疑問的。

王行篤

作者常年擔任經濟政策研究及評析,主要偏重於總體經濟及經濟發展等領域

 

【政策想想】 台灣為何亟需結構改革

回顧台灣經濟發展60年歷程,大體而言前30年經濟力爭上游,社會充滿發奮的風氣;後30年則經濟成長減緩,人們有一些失落的感覺。我們不禁想問,如此趨勢的演變是因為台灣人不夠打拚?還是國際政經情勢變化使然?其實可歸納的因素很多,但其中最重要的事實是:台灣既有發展模式已經頹落,亟需進行整體結構的改革。

從歷史看經濟成長的歷程,台灣經濟在度過1950、60美援協助的年代之後,到了1970年代經濟全面起飛,經濟的蓬勃帶動了社會的欣欣向榮,一路走了將近20年快速成長的榮景。但有如花開花謝的生命週期,台灣經濟在1990年之後逐漸走下坡,從8%開始逐漸快速下滑,目前台灣成長率維持在4%與3%之間,已經成為一種常態。

希.牧亞特

熱愛陽光大海的醫療從業人員

 

郭展有

台師大教育系大四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