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的何止是乳頭?

很有很久以前,有個人喜歡說垃圾話;國王認為他說話「不衛生」,於是把他關起來打了一頓。這傢伙很不服氣,繼續到處主張「每個人都有講垃圾話的權力」,然後越來越多的人加入他的陣營,認為「言論自由的確很重要,說垃圾話是言論自由的一部分,應該予以支持」。雖然他只是單純地喜歡說垃圾話,但是他觸發了人類對於言論自由的追求,關於言論自由的論述也越來越豐富。

以上只是一個虛構的故事,但是最近這個故事的另外一個版本真實地發生了。冰島的一位十七歲的女生因為不爽臉書的審查機制,所以上傳了自己的露點照,結果照片被下架了。於是引起許多人的聲援,許多女性也上傳自己的露點照。然後再全世界掀起一股「解放乳頭」的風潮。

解套台灣TPP困境:以巴西豬許台灣豬一個未來

四月中旬,美國國會跨黨派領袖提出《貿易促進授權》法案,預計此法案的通過,將有助於美國歐巴馬行政團隊完成TPP(跨太平洋夥伴協議)談判。從此跡象可看出,多達12個參與國的TPP自由貿易區談判經接近尾聲。然而台灣參與TPP的可能行,依舊卡在對於進口含瘦肉精(萊克多巴胺)豬肉議題,與美方無共識的瓶頸上,無法突破。

站在台灣農民的立場想,豬農們反對美國瘦肉精豬肉進口,有其不得不反對的苦衷。目前國際飼料價格居高不下,豬農們已是經營困難,一旦低成本的美國豬肉大量進口,台灣農業部門中最大產值的養豬業將會有毀滅性的打擊。

【學與業壯遊】 人類生活在往自由方向衝刺,教育呢?

深夜在便利商店買一碗關東煮當消夜,散步的時候透過手機聆聽音樂,縮在被窩裡從網路商城下單…對現代都會年輕人而言,這一切再也熟悉不過。我們似乎已經無法想像,日子曾經並不是這樣。時代的轉變總是如此:在變化之前,沒人想像得到,說出來都像神話;等到變化真實發生了,人人卻視它為理所當然。相似的事,很可能將發生在:教育。

那些發生在飲食、音樂、購物上的改變,都將在二十一世紀發生在教育事業上。會有什麼樣的改變?

「自由」

教育究竟要如何自由?這件事我們稍後細談,先讓我們來仔細看看吃飯、音樂、購物這三項人類活動在二十世紀發生了什麼樣的釋放,教育的走向也就不言可喻了。

吃飯、音樂、購物,從時間、空間、人物的囚禁中釋放

在十九世紀之前,吃飯這件簡單的事有重重限制。吃飯時間並不自由隨意─要吃飯就得要在菜餚剛做好的時候吃。地點並不自由隨意─主婦做好之後大家立刻得上餐桌排排坐。而且若不是有善於掌杓的主婦或廚師在場,把飯煮熟不燒焦都不容易,更別說好吃。

吃飯這件事,在二十世紀被釋放了─從時間、空間、人物的限制之中被釋放。現代人隨時可以吃,在哪裡都可以吃,不必身旁有大媽和廚師也可以吃。或者到超商購買,或者加熱冷凍食品,或者叫外送,任何人都可以輕輕鬆鬆吃得非常營養飽足。

球場終歸是人使用,巨蛋是嗎?

近日,風雨交加的日子襲來。大巨蛋持續延燒,能否作為棒球使用?可否作為世運主場?能成為臺北市進入世界的一環嗎?能順利疏散近14萬人嗎?我仍質疑這些問題,不管是在市府記者會,抑或是遠雄澄清的記者會前。一切似乎都變得毫無意義。

幾天前胡幼偉說:「哪裡這麼多人給你疏散?」這句話,我早在過去寫的文章提出,臺灣這顆蛋,並沒有辦法吸納如此多人,我也不想老調重彈。如今,箭在弦上,若蓋出一顆未爆彈,又得要人民買單這一切,說是BOT精神也好,說是契約精神也好,說是台北市自作自受也好。我其實不知道該怎麼看待前幾天遠雄安全顧問羅興華建築師的發言,好似這一切都是棒球的宿命。非對稱的設計、內外野座席的分配不均、現代房屋可以自救、消防、救護車不需要開進14萬人的前線坐鎮…。

「公開透明」需建構在「雙向溝通」,全區聽證

去年底,鄭文燦當上了第一屆桃園市市長,中止吳家在桃園地方政治的政權,更終結了朱立倫、吳志揚13年的國民黨執政。

鄭文燦上任滿百天,即迅速解決前任有所爭議的議題與兌現選前的政見,這包括蘆竹國民運動中心、青埔棒球場旁停車場以及生育補助津貼的社會福利,這些決定,也許有好有壞,有不接受有反對,有支持或認同,但這種種果斷的決定已經顯示鄭文燦在桃園向前幾任的一種宣示,「我鄭文燦,這就是我對選民的保證,選民對我的信任」

但是,之前討論的轟轟烈烈、燙手山芋的許多議題,當然也要繼續走下去,是不可迴避之事,包含了航空城、桃園鐵路高架化以及蘆竹國民運動中心後續所發酵的文化資產等,且這些議題不是開開記者會或者與一級官員討論就能解決的,這些都必須透過更透明的溝通與互相交換意見來完成。

【開往台灣的慢船】「皇民」紀念對日抗戰70週年,該吃藥了

因為以前總是有一集沒一集的看,最近重看了全10集的HBO影集「太平洋戰爭(The Pacific)」。太平洋戰爭在2010年推出,和2001年的「諾曼地大空降(Band of Brothers)」前後輝映,都由名導演史蒂芬史匹柏(Steven Spielberg)和名演員湯姆漢克(Tom Hanks)共同監製,早已是戰爭迷或歷史迷公認不可錯過的好戲。

憲改:我們最熟悉的陌生人

任何一個在這次修憲提議中,主張採用內閣制或是增加閣揆同意權的政黨,都必須先回答一個問題:為什麼不回歸中華民國憲法本文就好?

1991年第一次修憲,為了回應野百合學運終止「萬年國會」的訴求,首次以增修條文的方式,把當時的三個國會(國民大會、立法院、監察院)改成在台灣進行選舉。隔年進行的第二次修憲,明定1996年開始進行總統直選。自此而後,歷次修憲都是圍繞著總統直選後的政治結構進行調整,包括:擴充總統在國家安全方面的權力(1994)、取消行政院院長的副署權(1994),取消立法院的閣揆同意權(1997)、行政院院長提覆議失敗不必辭職(1997)、省主席改由總統任命(1997),到最後廢除國民大會(2005)。這一連串的改變,意在打造出一個新的總統,代表台灣所有人民,展現豐沛的主權意志。

【島嶼邊緣】遊花蓮十八層地獄?你八字夠重嗎?

柯林頓在1990年代有次訪問中國會見江澤民時,攜帶了一支可以打到天堂與地獄的高科技行動電話。江澤民說他想打給毛澤東,所以就向柯林頓借這支電話。不過柯林頓很猶豫,因為通話費很貴,1分鐘高達100萬美金。江澤民打包票說中國很有錢,一定會支付電話費,於是就這樣借走了電話。

隔日,江澤民很滿意地把電話還給柯林頓,接著說他與毛澤東通話3個小時。柯林頓回到美國後非常憂心電話費。然而,柯林頓在一個月後收到電話費帳單,竟然電話費只要1元美金。柯林頓非常不解,打電話詢問電話公司,該公司告訴柯林頓:從中國打到地獄是市話(local call),1美金可以講3小時。

【Formosa小賊獵影冊】都蘭小農見習記:雞毛與檳榔

都蘭駐村期間偶爾客串農家小幫手,第一件任務就是幫忙拔雞毛。
把一根根雞毛從深深的毛孔拔出來,還得仔細挑掉皮上的小細毛,對我這個向來只會到超市買現成雞肉的都市聳而言,真是場漫長的馬拉松…

黃丞儀

作者為中央研究院法律研究所副研究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