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山章榮

現為早稻田大學經營管理研究所副教授。慶應義塾大學經濟學院畢業,並取得經濟學研究科碩士。進入三菱綜合研究所,負責汽車製造商與國內外政府機關的調查、顧問工作。2008年取得美國匹茲堡大學管理研究所的博士學位,同年進入美國紐約州立大學水牛城分校擔任助理教授。2013年開始擔任日本早稻田大學經營管理研究所副教授。曾在頂尖管理學刊發表論文。著有《現在,頂尖商學院教授都在想什麼?》。

奧地利教我的事:轉型正義,是為了在黑暗中尋找光明的出口

我在奧地利接受了中學教育,也實際感受到,轉型正義可以帶給人怎麼樣的正面影響。奧地利這個國家形象優雅,有著美麗阿爾卑斯山脈、古典音樂之都維也納,身為中立國,更是在擔任國際上許多糾紛的和平使者。

許多人不知道的是,這個國家曾經孕育出了著名的獨裁者希特勒(Adolf Hitler)。

是的,希特勒不是德國人,而是土生土長的奧地利人。他從一個潦倒的奧地利畫家一路攀爬德國的政治最頂端,最大的願望之一,就是把他的家鄉奧地利納入德國的版圖。他所率領的納粹黨,一方面系統性的對奧地利人民進行大徳國思想的洗腦,另一方面也大力滲透奧地利的政治。上演幾場逼宮戲後,在1938年,滴血未流的佔領了奧地利,奧地利就此喪失了國家身分。二戰爆發後,奧地利人因為身分上成為德國人,所以男子們也必須為德國軍效力。二戰後,因為奧地利連同德國成了戰敗國,被盟軍軍事代管了10年,於1955年真正光復,成為一個主權獨立的新興國家。

我於1992年開始在奧地利上中學,那時正是奧地利的轉型正義剛起步,開始面對自己於二戰時候該付的責任,不同的戰後補償會也一一成立了起來。二戰後,奧地利的教育偏向著重自己是納粹主義下的受害者、是被德國強迫併吞的,如果有什麼不光彩的事跡,也是被德國逼迫的。活過當代的人,大多選擇了沉默。許多歷史真相似乎就要這樣消失,而奧地利的課本開始面對歷史。

不想七天後才回家,駕駛請保持安全距離

日前蝶戀花遊覽車翻覆,釀成近30年來最嚴重的死傷事件,由行車記錄器研判,司機疑似過勞,以時速約60公里的速度撞向邊坡,筆者看到這一起新聞,除了替死者與過勞的司機哀悼之外,想到自己每天上、下班都要在國道上演一場玩命關頭生死戰,就不禁替自己捏一把冷汗,怎麼說呢?以下幾點供參:

一、什麼是安全距離:

根據高速公路及快速公路交通管制規則第六條,汽車行駛高速公路及快速公路,前後兩車間之行車安全距離,在正常天候狀況下,依下列規定:

1、小型車:車輛速率之每小時公里數值除以二,單位為公尺。
2、大型車:車輛速率之每小時公里數值減20,單位為公尺。

如遇濃霧、濃煙、強風、大雨、夜間行車或其他特殊狀況時,其安全距離應酌量增加,並保持隨時可以煞停之距離。也就是小型車若以時速100公里行駛於高速公路,至少要與前車保持50公尺以上的安全距離。50公尺差不多是11台車身頭尾相銜的距離,沒有保持這樣的安全距離,只要前方車輛煞車踩到底,就算你全神貫注的緊盯前方煞車燈,第一時間也跟著將腳煞車往死裡踩,一樣煞不住,一定會撞上去。

皮諾丘

台南一中畢、台灣師大數學系畢,現職國中教師,在T談談擔任固定專欄作家

【二二八70週年】「2.28事件」與二二八事件:一個事件,兩種價值

二二八事件將滿七十周年前夕,中國國台辦發言人表示:「2.28事件」是「中國人民解放鬥爭」的一部分,是「台灣同胞反抗專制統治、基本權利的正義行動」。《環球時報》也預告了「兩岸將見識其威力」。這些論述了無新意,但令台灣民眾感到錯愕的是:中國政府竟然會將「2.28事件」重新搬上兩岸大眾的視野中,並給出一個完全不同的紀念意義───愛國主義行動。

我認為,這其實無須錯愕。在國台辦發言人對「2.28事件」的表述中可知,中國對於台灣主權的立場並無改變,依舊認為台灣「未曾有效脫離」過中國。無論是甲午戰爭後《馬關條約》的不合法性,及中華民國政府「光復台灣」的合法性,都是長期中國政府所支持的立場。其立國(包含台灣的中國)前提依然不變。中國長期為了掌握統一的基礎,甚至將當時參與二二八事件的日本共產黨謝雪紅所創辦的「台灣民主自治聯盟」納為中國八個民主黨派之一;八個民主黨派之中的「中國國民黨革命委員會」,也因此而出現。在台盟的官方介紹中,更將二二八事件稱為「2.28革命」,將二二八事件與「中國人民對國民黨的革命」連結在一起。

【縮影人間】幽暗角落的二二八受害者泣聲

從1990年代開始,政府每年幾乎都為二二八事件道歉,然而道歉卻無法解決二二八事件的核心問題:只有受害者、沒有加害者。

二二八事件雖然早已成為國定紀念日,行政院也在1992年公布「二二八事件研究報告」,不過,二二八事件始終只有受害者,不見加害者、不見元兇。在二二八事件那段時間裡,失蹤者的家屬,四處探聽家人被誰抓走,長官公署、縣市政府、憲兵隊、警察局、警備總部等等,沒有任何單位承認自己的作為。解嚴後的30多年來,沒有任何單位承認,也沒有任何人負責。70年來,二二八事件真相被塵封在歷史之中,有餘力尋找真相的人,只能依賴自己的力量,在黑暗中摸索拼湊故事的全貌。

【二二八70週年】揭開傷痕的勇氣 是和解療癒的起點

「民國三十六年二月二十七日下午,緝私警察以槍托擊傷販私煙的中年煙販林江邁額頭,引起公憤,此即二二八事件的導火線⋯⋯」這是八十八學年度(1998年)教科書改採一綱多本後,某版高中歷史課本對二二八事件的敘述;相信多數目前三十歲左右的「七年級生」,也是從類似文字認識起這場悲劇。

畢竟小時候所有「中國歷史」課外讀物,往往只講到「國父革命推翻滿清」為止。

儘管九○年代末期,二二八已不再是禁忌話題、甚至還成為國定假日,針對二二八,課本卻還是只用短短幾個段落帶過。總得趕進度的老師無法多花時間多介紹課本沒提的故事;身為學生的我們,也只是為了應付考試,囫圇吞棗地背下人名、傷亡人數,以及「文化衝突」、「通貨膨脹」、「政府官員舞弊」等引發動亂的原因。

必須坦承,對那個年代的我來說,「二二八事件」與課本上也有的「太平天國之亂」、「盧溝橋事變」等歷史事件,沒什麼不同,就是必須牢記下來的「知識」;直到對政治產生興趣以前,一點也不知道對於許多與我同樣生活在這個國家的人而言,「二二八」這三個字,是錐心刺骨的傷痛。

【二二八70週年】二二八事件並非偶然,亦非反共黨滲透不得不然

228事件已屆70周年。關於228事件的討論,一般對當時政府血腥鎮壓已無太大爭議。但是對於政府鎮壓的原因,仍有許多人認為是因為「本省人打外省人」,當然這種說法,即使是真,也不能掩蓋228事件中政府的責任,更不能因此合理化血腥鎮壓的理由。更重要的是,我們可能需要面對一個事實:那就是台灣社會是否已經具備著228事件發生的土壤?如果是,又是甚麼原因造成的?

【書摘】《我決定認真地瞧不起人生》──平凡人不能採用和「厲害強者」相同的戰略

書名:我決定認真地瞧不起人生
作者: 長倉顯太 
譯者:邱香凝
出版社:先覺 
出版日期:2017/02/01

(P37-44)天才天生就是天才

實際上這麼一說,接下來似乎就沒什麼好說了,可是現實就是「辦得到的人一開始就辦得到」。

長倉顯太

1973年生於東京,畢業於學習院大學。現職為製作人、內容行銷專家、電子書籍作家。他在大四時對於未來毫無想法,提不起勁找工作,也沒有獲得任何企業的內定資格。受到高中時讀過的一本小說《麻將放浪記》的影響,他決定大學畢業後去美國成為職業賭徒。為了存錢出國,他在報紙分類欄找到一份歌舞伎町地下賭場的工作,並在那體會到社會上的種種不合理。

 後來,他成功赴美鑽研21點賭技。回日本後一時半刻找不到工作,也曾當過四處打零工的飛特族。

28歲時他獲得出版社社長賞識,進入以商業書、心理勵志書籍為主要出版品的出版社,此後以編輯身分不斷推出暢銷書,10年內經手書籍的總銷售量超過1000萬本,從出版門外漢一路爬升到總編輯。

個人官方網站:kentanagakur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