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摘】《意外的國度:蔣介石、美國、與近代台灣的形塑》──美國要求反攻海南島,蔣介石另作他想

書名:意外的國度:蔣介石、美國、與近代台灣的形塑(Accidental State: Chiang Kai-shek, the United States, and the Making of Taiwan)
作者:林孝庭  
譯者:黃中憲
出版社:遠足文化  
出版日期:2017/03/29
http://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747422

第九章  重返大陸或擁抱海洋?
海南作戰方案與沿海突擊行動

林孝庭

1971年出生於台灣台北市,台灣大學政治系畢業,政治大學外交研究所碩士,英國牛津大學東方學部博士,美國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東亞研究所博士後研究員,美國舊金山大學環太平洋研究中心傑出訪問學者,於2008年獲選為英國皇家亞洲學會院士。自2007年起獲聘為美國史丹佛大學胡佛研究所研究員,2010年起擔任胡佛檔案館東亞館藏部主任。其研究領域為近代中國政治、外交、軍事、邊疆與少數民族問題、中英外交史、冷戰時期美、中、台三邊政治、外交與軍事關係等。主要學術論著有《Tibet and Nationalist China’s Frontier: Intrigues and Ethnopolitics, 1928-49》、《Modern China’s Ethnic Frontiers: A Journey to the West》、《T.V. Soong in Modern Chinese History》、《Breaking with the Past: The KMT Central Reform Committee on Taiwan, 1950-52》等英文專著,另有中、英、日文學術期刊文章、專書章節、史料彙編、會議論文、百科全書條詞與書評等近百篇。

【印度想想】日本社群:印度的國中之國

在西印度古吉拉特邦(Gujarat State)工作的日籍主管鳥居先生,配有一位印度籍翻譯。初次見面時,我與一位深諳日語的台籍同事目瞪口呆看著這位老兄在鳥居先生和其他印度裔主管間輪轉地切換著日語與印地語(Hindi,北印度最普及的語言)。

在他的口沫橫飛之間,我們發現原來日語跟印地語的腔調是如此相似:印度人與日本人能夠輕易地、字正腔圓地講出彼此語言正確的發音。無怪乎印度腔與日本腔英語並列世界上兩大難懂口音,印度人與日本人自己卻倒是很合拍。

從「馬祖藍眼淚專利事件」看智慧財產權制度的困境

近年來馬祖的藍眼淚被大力推銷,知名度大漲,許多當地店家、廠商,都將自家產品掛上「藍眼淚」的名稱,來吸引目光。但近日卻有一名紀姓網友,在網路上聲稱自己是「藍眼淚」商標的所有人,詢問網友有無意願購買,以及警告當地店家不可以隨意使用「藍眼淚」名號,引來大批人士的批評。

其實這類專利流氓的事件,層出不窮,例如去年,從日本紅遍全球的「PPAP」,大家對其歌詞商標及智慧財產權的擁有者,直覺應該是屬於表演者PIKO太郎及其經紀公司吧?

【書評書介】宜居城市不是一天造成的,車本習慣將是台灣最大挑戰

丹麥知名都市設計者揚‧蓋爾(Jan Gehl)的《建築之間》、《人的城市》兩本著作,近日在台灣發行中文版。針對城市環境品質的惡化,現代都市規劃的陳舊觀念導致汽車的大舉入侵城市,中原大學景觀學系教授趙家麟期許,所有相關專業者,包括城市規劃師、交通工程師,或是建築師、景觀師,都需將人的生活及行人的活動當作一件重要的課題對待。

在台灣談人本環境、友善城市的概念或許已經談了多年,但是趙家麟認為,真的要執行這些理念,才會發現困難有多大,他提及參與過的一些政府審查跟設計案,只要遇到行人跟車要爭空間的時候,就會發現交通建設執行者的觀念,常常是捨不得讓車子有一點點的不方便,這不是擁有知識就可以馬上做得到,因為這是整個社會改造、整個生活習慣改變的問題。

民眾若從家門到公司、到任何地方都開車,要如何在集體的生活習慣下,讓民眾體會開車所造成生活環境的惡化,很多民眾不希望政府修建更多人行道,因為他們的車子要停在家門前,人行道反而佔了車位,阻力來自民眾本身,趙家麟再次強調,邁向人本城市的改造,最複雜困難的其實是整個社會改造的工程,而不是景觀工程或是土木工程,那些其實是相對容易的部分。

The Agora Press

The Agora Press, established in 2016, is dedicated to introducing the latest, most profound and most creative books in the world to Taiwan. By concentrating on art and design, the Press advances the frontier of knowledge through its accurate selection of books and its invitation of elite writers focusing on contemporary social problematic. We value the professionalism, significance and contemporaneity of the contents, making them readable, available and easily accessible.

【北歐想想】芬蘭銀行經驗二、三事:服務轉型、嚴謹管理、社會責任

四年多前,我因為工作調動而短暫移居芬蘭。到公司報到後沒幾天,當地的同事就帶領著前往附近銀行開戶,從此展開在異國安家的歷程。我藉此文章與讀者分享我在芬蘭的銀行來往個人經驗與心得,從一般小客戶的角度,觀察當地銀行的管理與服務。金融財經專業知識並非我所長,但是希望透過最單純的經驗描述,能夠對國內銀行的專業管理與服務帶來些許的啟示。

支票在芬蘭早已成為過去式

銀行開戶是我的第一個芬蘭驚艷。同事跟多位銀行資深經理熟識,打完招呼一圈之後,由銀行公關經理親自幫我填寫銀行開戶及現金卡(同時具有信用卡跟金融卡功能)的申請表。帳戶開妥,我拿出之前在台灣結匯的支票,表示要將10000美元的生活費存入帳戶。銀行經理接過支票,驚訝地瞪大眼睛對著我說「早從20多年前開始,芬蘭就已經不再流通支票了」,接著又說「現在,很多年輕的行員還從來沒有看過支票呢」。

我沒料到出國前結匯的支票竟然無法立即存入我在芬蘭的銀行帳戶,頓時感到財務無法周轉的焦慮。銀行經理拿出另一紙申請表,對我說「如果要兌現支票,就麻煩先填寫申請表,銀行收件後會將併同支票轉送到其他地方去處理,來回的時間可能會需要幾個星期,另外,處理費也不便宜。」

【首爾想想】朴槿惠下台後…收押與否的關鍵一週

3月10日,深陷親信干政風暴的南韓總統朴槿惠,終於被憲法裁判所以全員一致的方式,通過彈劾,成為大韓民國首位以合法程序遭罷黜的元首。

親信干政案一開始,本人在《想想論壇》撰寫的「朝朴槿惠總統席捲而來的『秘線實權』風暴」上下兩篇文章,試著以深入淺出的方式,把複雜的干政案來龍去脈,解說給大家,相信已成眾人了解干政案的重要參考依據。

經過四個半月,這段期間,歷經朴總統三次「無痛」道歉,反向激起民怨;崔順實歸國與被拘捕,特偵組與檢方連串搜索調查,而燭光示威擴大,到國會宣布彈劾、還有「親朴」勢力激化集結,到最後朴被憲法裁判所判決下台,整個過程,如同韓劇一樣,充滿高潮激情。

軍人年金改革:三二九之「犧牲享受、享受犧牲」

「春寒料峭,凍殺年少」。一百多年前3月29日的革命青年為了捍衛民族的利益,拋頭顱灑熱血的壯舉是令人動容。一百多年後的今天,不論是為了甚麼理由,資深青年們為了捍衛自己的利益,初春時節在街頭上與寒風細雨對抗也總還是讓人不捨。革命情誼的休戚與共,在患難考驗時更顯珍貴。

皇帝不差餓兵?蔣介石政府也曾…

國民黨在上海大潰敗的時候,蔣經國就曾經充滿情義的對蔣介石的警衛總隊隊員說過:「只要我有一碗稀飯吃,就會讓全體隊員先吃」!

流亡台灣、並且在這個婆娑之島建立起威權統治之後,當時住在台北長安東路宅邸的蔣經國卻碰上了因裁軍遣散而生計有難的「戡亂建國總隊」警衛請願抗議事件;過去以生死護衛蔣氏家族的警衛總隊隊員在府邸大門之外只能大吵大鬧起來,在門口大罵、罵得相當難聽、罵得不堪入耳:

【山農說書】一切難逃如來掌?──關於第四屆WBC

一掃前一日的細雨霏霏,3月22日(美西時間)於爆滿的道奇球場,美國以其勢如破竹的攻勢,最後在天時、地利、人和兼備的條件下以8:0完封波多黎各隊,首度拿下WBC(世界棒球經典賽)冠軍盃。繞了一大圈,美國終於證明他們才是世界棒球的王者,是萬佛朝宗的依歸。該如何看待WBC呢?

冠軍賽前夕來自底特律老虎隊的美國隊第一棒金斯勒(Ian Kinsler),接受《紐約時報》訪問時表示:「我希望小朋友們在看這次WBC的時候,好好觀察我們怎麼打球,並欣賞我們怎麼對抗波多黎各與多明尼加。他們崛起的方式跟我們不同,他們詮釋棒球的方式也不一樣,我們對棒球展現熱情,他們跟我們用的方式不一樣。」這話語有人解讀為拉美球風不如美國,實則金斯勒要強調的重點是差異,而非鄙夷對手。至於今日之域中竟是亞美利加天下,那絕非順理成章之事。